前言:
關于數智化轉型、資料中台内容探讨可掃碼加入數智化轉型俱樂部哦

正文:
“全面上雲的拐點到了!”7月25日,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在2019阿裡雲峰會上海站上提出,今年是從傳統IT向雲計算全面轉移的分水嶺。阿裡雲将以“四張王牌”——飛天雲作業系統、飛天大資料平台、阿裡巴巴雙中台(資料中台和業務中台)和智聯網AIoT,助力政企客戶走進All in Cloud時代。
拐點之年
張建鋒回顧過去一個世紀的技術變革,從十九世紀末内燃機替代蒸汽機、二十世紀初汽車替代馬車、七十年代電話替代電報,新舊技術的交替往往以拐點的形式出現,今年将是雲計算全面替代傳統IT的拐點。
“全面上雲是時代必然,今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拐點。”張建鋒表示,雲計算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經曆過去10年的發展,已經在關鍵技術和應用規模上實作對傳統IT的全面超越,雲、大資料、AIoT和移動化技術引領時代。
一個重要的信号,IDC最近釋出的《全球雲計算IT基礎設施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雲上的IT基礎設施占比超過傳統資料中心,成市場主導者。
技術層面,雲計算在成本、穩定性、安全和效率層面已經遠超傳統IT。在現場,張建鋒分享了一組數字,上雲後綜合成本下降一半,穩定性有10倍以上提升,安全性更是提升50倍。
資料顯示,過去5年間,阿裡雲不斷釋放規模紅利,核心基礎産品價格累計降低66%。以業内通用的TCO标準(即總擁有成本)計算,用雲可比傳統IT節省一半以上的成本。
知名IT雜志《連線》撰文指出,企業自建機房的伺服器使用率僅為6%,維護狀況堪憂。2016年北美區域傳統IDC機房當機近4000次,影響3.67億人。越來越多的IT人才成為雲上的“原住民”,未來企業将招不到傳統IT開發和運維人才。
趨勢嗅覺靈敏的企業不僅将網站APP等網際網路業務放在雲上,還将核心系統在内的全量業務上雲。其中,不僅包括創業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大型企業、公共服務機構也在全面上雲。
目前,已經有上萬家企業全面遷移到阿裡雲上。例如飛利浦中國、迅雷、萬科物業、百麗、Salesforce中國、居然之家、大潤發、西貝莜面村、虎撲、得到、千尋位置、115科技、衆安保險、網商銀行、龍湖地産、振華重工、洛可可、首汽租車、優信二手車、安聯救援等。
”四張王牌“
張建鋒表示,政企全面上雲将經過基礎設施上雲、大資料上雲、雲上中台和雲上智能四個階段。經過10年發展讓阿裡雲具備了“四張王牌”——飛天雲作業系統、飛天大資料平台、阿裡巴巴雙中台和智聯網AIoT,幫助政企客戶實作技術和商業的指數級增長。
飛天是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雲作業系統,排程全球數百萬台伺服器,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數百萬客戶提供服務,包括中國80%科技公司與一半以上的上市企業。2017年獲得中國電子學會16年來頒發的唯一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飛天大資料平台是目前國内規模最大的計算平台,可擴充至10萬台計算叢集,曾創下四項海量資料排序世界紀錄。在阿裡巴巴經濟體中支撐了全局資料存儲和計算,單日資料處理量超過600PB。
資料中台和業務中台讓阿裡巴巴經濟體多元業務互聯互通,業務創新層出不窮,人機協同大量運用,資料智能開創全新的商業形态。在海外再造一個淘寶天貓,隻需要兩三個月時間。盒馬更是僅用4周就開發上線。
在浙江,醫院看病從一次就診多次排隊付款,變為看病之後再付錢。2019年,浙江省最高人民法院開始業務中台和資料中台建設,打通全省100多個系統和審判資料記錄,幫助法官實作對簡易流程案件的輔助判決。
智聯網AIoT融合了雲邊端一體化的人工智能與物聯網能力。具備從高性能AI晶片至雲平台、AI算法、AI元件以及産業AI的立體能力。
資料顯示,阿裡巴巴AI服務的每日調用量高達百億次,服務全球近15億人。産業AI正在各個領域全面發展。在上海臨港借助全球最完整的物模型建構“數字孿生”,對城市公共資源進行智能調配,為上海城市精細化治理進行先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