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柳葉刀》刊登港大新冠“雞尾酒療法”:三種藥物聯合治療,中輕症轉陰時間縮短至7天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5月8日,香港大學團隊在《柳葉刀》雜志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用一種“雞尾酒療法”在臨床II期試驗中縮短了中輕症患者的治愈時間。

《柳葉刀》刊登港大新冠“雞尾酒療法”:三種藥物聯合治療,中輕症轉陰時間縮短至7天

接受該療法的患者,病毒核酸測試轉陰的時間從原來的12天縮短至7天。如果該療法完全通過臨床試驗,并推廣使用,可以大大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過去,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将對付其他病毒的藥物來治療新冠,但似乎收效甚微。

用于治療艾滋病的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被證明對新冠重症患者無效,用于針對埃博拉病毒的瑞德西韋因為較大的副作用而廣受質疑。

港大團隊發現,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利巴韋林和幹擾素β-1b三種藥物聯合治療,比隻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的效果改善明顯。

而且這種治療方法的副作用相比後者并不明顯。

實驗内容

研究團隊招募了127名成年确診病人參與臨床研究,分别來自香港6間公立醫院。

他們将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機配置設定,其中86人服用了混合藥物,另外41人服用了對照組藥物。

《柳葉刀》刊登港大新冠“雞尾酒療法”:三種藥物聯合治療,中輕症轉陰時間縮短至7天

混合藥物的劑量為:每12小時服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其中洛匹那韋400mg、利托那韋100mg)、利巴韋林400mg。

與之配合的是隔天皮下注射1到3劑的800萬ui/mL的幹擾素β-1b,從症狀發作開始的前兩天内為3劑,3~4天注射2劑,5~6天注射1劑,7~14天停止注射。

對照組的患者每12小時僅接受口服同等劑量的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持續14天。

臨床試驗的主要終點是在鼻咽拭子樣本中獲得SARS-CoV-2陰性RT-PCR結果的時間,次要終點是症狀緩解的時間(定義為NEWS2評分為0維持24小時)、每日NEWS2和SOFA評分、住院時間和30天死亡率。

在治療後的第1天至第7天,聯合治療組的鼻咽拭子病毒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在治療後的唾液、咽拭子和糞便樣本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

從研究開始治療到鼻咽拭子測試陰性的中位時間,聯合治療組為7天,而對照組為12天。

《柳葉刀》刊登港大新冠“雞尾酒療法”:三種藥物聯合治療,中輕症轉陰時間縮短至7天
《柳葉刀》刊登港大新冠“雞尾酒療法”:三種藥物聯合治療,中輕症轉陰時間縮短至7天

症狀發作後不到7天開始治療的76例患者的亞組比較顯示,聯合治療組的臨床和病毒學結果均優于對照組。

此外,聯合治療組86例患者中有41例(48%)報告了不良事件,對照組41例患者中有20例(49%)報告了不良事件。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腹瀉(40%)、發燒(38%)、惡心(35%)和谷丙轉氨酶水準升高(13%)。

《柳葉刀》刊登港大新冠“雞尾酒療法”:三種藥物聯合治療,中輕症轉陰時間縮短至7天

這些副作用大多在用藥後3天内消除。

聯合治療組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對照組中的一名患者發生了嚴重的谷丙轉氨酶受損不良事件,需要停止治療。研究期間沒有患者死亡。

兩組之間的副作用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認為:

對于輕度至中度COVID-19患者,早期的三重抗病毒治療在緩解症狀,縮短病毒脫落和住院時間方面優于單獨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

幹擾素可能是綜合藥物治療的重要一環,但仍須進一步驗證。以幹擾素β-1b為主幹的雙重抗病毒治療的未來臨床研究值得肯定。

作者簡介

這篇發表在《柳葉刀》上論文的通訊作者是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進階别專家組成員。

《柳葉刀》刊登港大新冠“雞尾酒療法”:三種藥物聯合治療,中輕症轉陰時間縮短至7天

2003年SARS疫情爆發期間,袁國勇帶領他的團隊發現了緻病的冠狀病毒,是全球首名确認SARS是由冠狀病毒造成的學者。并于4月被《時代》雜志評為“年度亞洲英雄”。

他在《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科學》、《病毒學雜志》和《PNAS》等頂級期刊上發表了700多篇文章,被引用超過15000次。

在此次新冠疫情爆發之初,他就強調所有人應佩戴口罩,理由是病毒感染者會在早期無症狀的情況下通過飛沫傳播新冠。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5-11

本文作者:曉查

本文來自:“

量子位公衆号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公衆号 QbitAI”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