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我們正處于一個“物聯網”的世界中——無處不在的聯網裝置正在給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基建”的加速啟動,将會給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産業帶來重大的發展機遇。
昨日,“聯想智慧中國行:聯想商用IoT新品釋出會”線上上舉行,此釋出會聚焦新基建浪潮下,智能物聯與行業更新的融合發展态勢。
“新基建”涵蓋了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資料中心、人工智能、工業網際網路,特高壓,城際以及城軌交通七大領域和相關産業鍊。
其中,資料采集和傳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是以物聯網感覺層、傳輸層、平台層、應用層的使用場景在“新基建”中将大規模落地。特别是在疫情期間,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人流密集的重點區域,紛紛啟動了體溫檢測工作,物聯網在非接觸式疫情識别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僅如此,物聯網已經廣泛應用在工業、商用、消費等多個領域,甚至可以衍生出成百上千個應用場景。
本次活動上,聯想攜五大智能物聯裝置與兩大智能場景解決方案集體亮相,展現了遍及零售、交通、建築、餐飲等諸多行業應用場景的智能化成果。
企業“備戰”進行時: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在本次活動之前,由聯想商用與财新雲會場共同舉辦的“聯想智慧中國行首站商用IoT雲端尖峰對話”線上上開啟,其主要聚焦“新基建浪潮下企業數字化的通關密碼”,探讨後疫情時代數字化轉型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伴随着科技的飛速發展,市場的競争也日趨激烈,特别是疫情期間,如何保持企業平穩增長是每個企業都面臨的難題,不僅要提升企業競争力,還要尋找新技能與新的業務模式以應對目前局勢。
在談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時,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産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表示,不轉型等死,如果轉型不好就找死,這是兩難困境。造成我們企業發展的一個很大難題是什麼?不會轉,不敢轉,不能轉,不善轉,或者是不願意轉,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以我們不是說企業認識不夠,而是說有多重因素疊加之後,企業在整個政策選擇上,有時是很難抉擇的。
但是,企業也要敢于嘗試,不改變就意味着落後,會逐漸被市場遺忘甚至淘汰。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商用大客戶業務總經理劉征補充道,資料的驅動是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因素,所有決策都要基于資料,所有價值的挖掘,背後的支撐都是資料。聯想想要給客戶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提供基于物聯網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技術,以及更多的技術平台的支撐,也幫助客戶實作他在應用智能物聯網技術過程中的一些關鍵痛點。
過去短短一年,劉征帶領的團隊已經幫助了100多家工業和商業領域的客戶,在多場景下做了各種基于物聯網相關的應用,并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撐。
資料+物聯網+人工智能:聯想腦海中的智能物聯網
楊元慶曾在演講中把資料比作是智能化變革的“燃料”(聯想創新科技大會2018(Lenovo Tech World)商用技術及解決方案大會)。他認為,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融合,将徹底改變人們生活的空間和生活方式,也将為産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
聯想擁有規模化裝置生産制造能力和廣闊的産品線,并積極研發和布局嵌入式SIoT産品(主要是指PC、智能手機、智能音箱、智能顯示、AR/VR頭顯等産品),種類豐富的裝置使聯想掌握着海量的資料入口。但是,聯想始終認為,SIoT更大的潛力其實是在商用領域。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商用大客戶總經理劉征展望聯想智能物聯的全新機遇
劉征表示,從公司的戰略講起,“3S戰略”包括——Smart IoT(智能物聯網)、Smart Infrastructure(智能基礎架構)、Smart Vertical(行業智能),這也是聯想基于對未來技術趨勢判斷制定的戰略。我們希望通過“3S戰略”,聯想能夠把握住在未來智能物聯網領域所面臨的市場機遇。首先,從智能物聯網裝置角度來說,它會産生更大量的資料,這也是人工智能未來發揮更大作用的基礎;第二,智能基礎架構會為處理這些海量資料和人工智能相關的算法提供算力;第三,行業智能就是在各行各業基于大資料/人工智能所形成的垂直的這些行業的解決方案。
在商用領域,聯想的SIoT裝置除了包括商用IoT等産品,還可以通過嵌入智能的晶片和模組,提供相應的協定或SDK包,變身SIoT智能物聯裝置,并和背景雲計算能力結合,整合成為行業解決方案。聯想未來希望通過提供系統設計/咨詢、SIoT個性化産品定制(設計/制造)、安裝實施(Implementation)、運維/服務,為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提供定制化的嵌入式SIoT産品、服務與解決方案,讓更多的裝置變得智能,讓更多的資料得以利用。
聯想正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進。
豐富聯想智能物聯産品線:五大智能物聯裝置悉數亮相
如今,聯想的智能物聯裝置已覆寫資料采集、資料傳輸及資料處理領域,并形成了包含硬體裝置、平台、應用、解決方案在内的多樣化智能物聯組合。
聯想豐富的智能物聯裝置組合
在此次釋出會中,聯想借助落地場景的示範與講解,正式釋出了包括工業計算裝置ECI-430、邊緣計算闆卡ECB-PR70、邊緣計算網關ECG-AR70、嵌入式計算裝置ECE-233、邊緣傳感終端ECS-930在内的五大智能物聯裝置,這也标志着聯想智能物聯産品矩陣的進一步完善。
在資料采集環節,面對環保、交通、電力、工業、農業等高度碎片化的物聯網應用場景,聯想釋出了基于通用傳感與通信架構的邊緣傳感終端ECS系列,以高通用性、高擴充性和多模式的資料采集能力,支援多種低功耗資料傳輸方式,全面滿足物聯網場景化應用下對終端智能化、綜合傳感、以及邊緣計算的需求。其中,邊緣傳感終端ECS-930可廣泛應用于室内外的智能安防、智慧建築等場景,通過NB-IOT低功耗方案,對人員流動、物資位移、安防狀況進行監測,并借助雲平台,為遠端監測及預警提供可靠保障。
在資料傳輸領域,聯想釋出的邊緣計算網關ECG-AR70可有效連接配接各種生産裝置,進行資料的實時采集,并同步到雲端管理背景。通過采用ARM 6核心處理器,ECG-AR70不僅在體積外觀上更小巧輕便,易于部署,更降低了自身運作能耗,以相當于一顆LED節能燈泡的能耗,即可有效支援邊緣側的資料傳輸。
而在資料處理環節,聯想釋出了工業計算裝置ECI-430和嵌入式計算裝置ECE-233,以應對各行業中極端、嚴苛的需求場景。通過結構與設計的優化,ECI-430和ECE-233可支援零下20℃至零上60℃寬溫,具備豐富的擴充接口,同時可适配多種标準主機闆,覆寫不同計算能力需求,有效滿足能源、工業、制造、交通、零售等行業對于營運管理連續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此外,針對智能物聯裝置需要面對不同AI應用場景、整合不同類型傳感裝置、處理不同标準網絡協定的痛點,聯想還打造了足夠開放的、打破傳統硬體裝置邊界的邊緣計算闆卡——ECB-PR70。此闆卡不僅具備輕量化的外形與強悍的性能,更能夠按需進行硬體定制設計,靈活銜接多種雲端平台,實作不同層面的智能物聯軟體、硬體的有效融合,為行業客戶的快速開發奠定基礎。
劉征表示,聯想不僅給客戶提供智能物聯網相關的硬體産品,本次活動還推出了聯想的工業物聯網的平台——LeapIoT的平台,這個平台會使我們硬體智能物聯裝置提供完整的工業資料的接入能力,通過LeapIoT平台支援超過200種工業裝置以及相關協定的轉化。同時,LeapIoT平台提供了非常高效能的計算能力和存儲的能力,還能提供智能實時的控制,對實時、持續的資料進行分析、管理、模組化以及實作可視化。
直擊行業痛點問題:兩大智能場景解決方案落地
能耗管理對于很多行業來講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随着原材料和營運成本的不斷攀升,如何從能耗環節節省費用開支,甚至提升整體營運效率,成為了企業“降本增效”的新課題。
對于行業的痛點問題,需要整合的解決方案來擊破。此次釋出會中,聚焦于工業巡檢、智能會議室等典型場景,聯想釋出了Lenovo AR/VR解決方案與Smart Office解決方案,幫助行業進一步“降本增效”。
聯想釋出Lenovo AR/VR解決方案、Smart Office解決方案
在傳統的工業巡檢和維修環節中,始終存在着無法實時了解裝置狀态、不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的痛點,故障排查的效率難以提升。借助AR裝置與解決方案,從業人員在巡檢一線佩戴AR頭盔,專家即可在後方獲得實時共享的視野,提供遠端指導;一線從業人員也能在視野中,同步看到專家傳遞的文檔、視訊等資訊,進而提升維修效率。
為了協助巡檢的高效進行,聯想推出了Think Reality A6、晨星G-1、晨星G-2等多種AR頭盔,為智能化生産開辟了嶄新的操作途徑。不僅如此,在後疫情時代,受限于人員物資流動的不便,AR智能化裝置與解決方案也将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通過賦能遠端技術指導、遠端出貨、遠端運維等環節,AR智能化解決方案将有效打通業務間的壁壘,進一步密切協同合作,提升營運效率。
除了AR技術的落地應用,聯想還帶來了基于VR技術的Mirage S3 VR一體機産品。通過終端性能和計算能力的完美結合,聯想VR智能裝置将為醫療、教育、黨建等應用場景,提供計算與内容展示的多樣化支援。
而在智能辦公領域,聯想Smart Office解決方案則聚焦于中小會議室的場景,幫助企業解決協同辦公困難、部署成本高、移動性能差等問題。聯想推出的完整的視訊會議室解決方案,不僅提供了“ThinkSmart HUB500會議一體機+ThinkSmart Display會議平闆+源生适配軟體”的産品組合,更能夠根據客戶需求靈活搭配,提升會議效率,降低整體成本。
聯想中國區商用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王磊宣布開啟聯想智能物聯産業生态招募
釋出會中,聯想智能物聯産業生态招募宣布正式開啟。在未來,聯想将為合作夥伴們提供最廣闊的成長空間,通過業務教育訓練、技術支援、方案指導等多種形式,将聯想的智能化轉型經驗分享給客戶、生态夥伴,為其他企業進行智能化“提速”,推動智能物聯真正地走進千行百業。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5-09
本文作者:陶婧婕
本文來自:“
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