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冠肺炎CT輔助診斷方案/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析方案 Q&A

近期,我們釋出了新冠肺炎CT輔助診斷解決方案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析方案,收到來自行業内的很多的咨詢,我們會在這個文章為大家做統一回複。

此回複後續會持續更新,有問題的可以在我們文章下繼續咨詢。

新冠肺炎CT輔助診斷解決方案:

點選檢視

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析方案:

Q&A

Q:CT影像閱片300+,是說一個疑似人就要有300張片子嗎?

A:拍一次CT,就有一個序列,一個序列是300~400張片子。

Q:我想問一下,人種的不同,會不會影響我們算法的準确度?

A:目前還沒測過國外的資料,有可能精度會有影響。

Q:還有對于其他ct系統的內建我們能做到什麼程度?

A:目前一般不建議直接對接CT系統,而是對接醫院的PACS系統。

Q:PACS系統全球都是一樣的嗎?

A:PACS系統是基于國際通用的DICOM協定的,是以基本上全球都一樣。

Q:我感覺資料安全會是大問題?

A:目前我們跟國内醫院的合作是通過在醫院内部署一台前置機,對醫院資料做隔離,同時對資料進行脫敏,然後上傳公網調用AI服務。

Q:是誰在負責方案部署的工作呢?

我們在日本的部署方式是在日本region上部署API服務,然後日本本地的雲PACS合作夥伴會對接AI服務的API。

Q:PACS系統語言支援英文嗎?

A:我們的合作的雲PACS ISV都是可以支援英文的。

Q:基因檢測用血液監測呢?

A:一般不用血液樣本,主要是咽拭子、痰液、糞便等。

Q:咽拭子或痰等呼吸道分泌物據說可能病毒量比較少,而推薦血液檢測PCR?

A:血液的比較少,咽拭子要看情況的,有些位置病毒多,有些少。

Q:CT的檢測影像會被阿裡雲/達摩院留存,用來訓練模型嗎?

A:不會。沒有回報的資料我們留下資料沒有意義,而且還有合規方面的風險。一般AI診斷完後會自動删除。

Q:前置機是我們提供嗎?還是我們隻提供API?

A:前置機的話一般是醫院或者合作的PACS提供。

Q:醫生的移動辦公APP我們有英文合作夥伴嗎?

A:國内合作夥伴有英文版;海外CBM/SA也可以推薦海外ISV。

Q:上傳基因資料需要專線?

A:不需要專線,建議邊測邊傳。

CT的拍攝條件及圖檔品質

Q:是否有所使用機器的情報(品牌和型号等)?

A:大部分的資料主要來及以下廠家SIEMENS、GE、PHILLIPS、TOSHIBA,但是目前沒有具體的型号資訊。

Q:是否有片子的厚度分布資料(xmm占y%)

A:Slice thickness (0mm, 1.5mm):33.3%

Slice thickness (1.5mm, 5mm): 54.5%

Slice thickness (5mm, -): 12.2%

Q:本系統是否有使用準則(不僅限新冠病毒,普通肺炎的圖檔,或是醫院拍攝的胸部CT片子是否可以使用等)

A:目前對于拍攝的CT片子沒有特殊的要求,在我們的訓練集和測試集中,縱膈窗重建的資料和肺窗重建的資料的比例接近1:1, 同時對于早期病例資料,我們建議使用薄層CT資料。

**

其他肺炎的鑒别能力**

Q:如何定義通常肺炎及其他肺炎?是否有區分通常肺炎(=新冠病毒以外的病毒性肺

炎)和其他(包含細菌性肺炎,誤吸性肺炎等全部肺炎)?

A:目前我們将新冠肺炎以外的其他肺炎都統稱為正常肺炎,暫時沒有區分正常肺炎能

力。

Q:其他肺炎的診斷正确率(其他種類肺炎的病例數,患者CT數等)

A:正常肺炎的病例大約有1700例,其中在測試集有200例左右,具體名額稍後測試完給出。

中國國内的最終識别正确率,96%正确率的證據,可信性,影響因素等

**Q:如何得出正确率(判斷結果和PCR陰性/陽性的一緻率?經過臨床診斷的病例,臨床

醫生最終确診的病例,放射科醫生讀片結果的比對等?)**

※第五版規定隻有湖北省可将CT讀片結果視為臨床診斷病例。但第六版之後并沒有相關的項目。**

A:1,目前該AI服務的其中一個功能是輸出新冠肺炎的機率、正常肺炎的機率和其他

情況的機率(三個機率的和為1,我們取機率最大的類型作為該病例的AI輸出結果)

2,我們目前的測試資料有600+,其中新冠資料、正常肺炎資料、其他情況的資料

比例接近1:1:1。關于這些測試資料的GroundTruth(GT),其中新冠資料的GT來

自醫院對外釋出的确診資料、正常肺炎的GT和其他情況的GT來自曆史回顧性資料

(新冠爆發之前的資料)。

3,“CT讀片結果視為臨床診斷病例”:在我們所有的确診資料中,隻有不到200例

資料是通過CT被确診為新冠病例的。

Q:判斷正确的時間點(PCR多次實驗?患者出院或死亡時臨床醫生确診的病名?等等)

A:這些資訊無法擷取。

Q:是否有和醫生的診斷,臨床醫生或放射科醫生讀片結果進行比對?是否有資料?

A:我們所有的資料GroundTruth都是來自放射科醫生和臨床醫生,我們的驗證也是在

這些資料上面進行的。

Q:CT圖檔的數量和品質,是否多次拍攝同一個患者以及患者情報等因素如何影響正确

率?是否有資料确認?

A:我們有小部分資料是病人全病程的CT資料,目前對早期資料的判斷精度不是很高,

具體資料目前暫時無法統計。

基因分析一體機常見問題:

方案定位和後續更新

面對疫情的緊急需求,将測序儀、試劑、軟體打包成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降低測序和分析的使用者使用難度。幫助醫院病理科/檢驗科,疾控中心等機構,甚至是基層醫院,實作病毒的院内檢測。在此基礎上,後續增加流感、病原等相關分析流程算法,提高基因測序的臨床應用普及程度。

售賣條件

對于具備開展病毒檢測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已經具備實驗和測序能力的機構,可提供基因分析一體機的售賣。如果不具備測序能力,需要聯合合作夥伴,提供自動建庫儀,基因測序儀,試劑耗材等方案配套。

傳遞方式

一體機軟硬一體,傳遞時隻需要簡單配置即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