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星魁:管理資料資産的「五步驟」與「六要素」 | 數智加速度05課回顧01 什麼是「業務資料化」?02 什麼是「資料資産」?03 資料資産管理「五步驟」04 資料資産管理「六要素」

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構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公布。「資料」首次作為一種新型生産要素寫入中央檔案中,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并列為要素之一。

于企業經營成長,于政府服務治理,于社會建設發展,「資料是核心資産」都已成為共識。

而在實踐場景中,海量的資料則如同不斷湧出的原油,必須經過提煉、加工才能轉化成汽油、機油為引擎所用。

5月6日,資料中台建設實戰系列課程「數智加速度」第5課,奇點雲資料産品專家星魁帶來分享《企業資料資産管理方法論》,解答關于資料資産的那些事兒,例如:如何把資料變為資料資産,如何管理、評估資料資産,資料資産化給企業帶來的變化等。

星魁,奇點雲合夥人、資料産品專家,原阿裡巴巴資料産品專家、原阿裡巴巴雙11媒體大屏負責人、原阿裡巴巴資料小站産品創始人。

下文為分享節選:

01 什麼是「業務資料化」?

業務資料化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也是資料資産化的前提。

一般來說,業務資料化有三個環節:

1、業務系統化

梳理業務,用系統去承載業務環節,例如會員系統、訂單系統、商品系統等,如果沒有那就需要建構新系統,實作把資料存下來。

2、資訊結構化

在業務系統化的過程中會發現,有很多資料是非結構化的,例如攝像頭錄下的視訊資料、店内陳列的照片資料等。我們需要通過視覺算法等方式,将非結構化的視圖聲資料轉為可分析的結構化資料。

3、資料集中化

很多企業的資料是分散在各個部門的,尤其是大企業、傳統企業,各個部門掌握一部分資料,互不流通,或有着很高的交換門檻,譬如2012年前的阿裡巴巴,消費者資料分散在淘寶、天貓、聚劃算等。而資料作為新型生産要素,隻有流動、分享、加工處理才能創造價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呂薇,2020)。企業需要統籌分散割裂在各個單元,才能看到資料的全貌,更好地發揮「大資料」的價值。

有聽衆朋友提出:「為什麼要集中?那為什麼大企業都采用分布式呢?」這裡的資料集中化不是指把所有資料存儲在一個地方,而是指打通各單元之間的資料壁壘,由企業去統籌資料資産。而分布式其實是一種存儲方式,并不與理念上的資料集中化沖突。

02 什麼是「資料資産」?

資料資産化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石,是把資料原礦提純為資料金子的必經之路。

那麼為了完成從原礦到金子的轉變,企業資料應該向什麼方向發展以實作資料資産化?以消費者資料資産為例,我們有四個評價名額:

1、标簽化

即能通過資料提煉出形象的标簽,例如消費者的性别、品牌偏好等。這種标簽是概括性的、易懂的,而非絕對值名額。

如果資料隻能告訴我「這個消費者,昨天花了100多元錢,買了一隻某品牌、草莓紅的口紅」,那不是标簽化。需要将統計資料标簽化,比如此消費者對口紅的偏好是「中端、某品牌、草莓紅」,才是标簽化。

2、價值化

指已對原始資料進行了清洗、治理、提煉,轉化為可衡量的資料,基于這個資料可推導轉化為GMV。比如掌握了100萬消費者資産,其中有1萬是鐵杆粉絲,每年複購3次,每次客單100元,那麼單鐵杆粉絲的價值就是1萬3100元=300萬元,其他的忠誠度不高的使用者以此方法類推。

3、可應用

做資料看闆算不算完成了資料資産化?不算。

資料不止是用來「看」的,而需要面向效果營運,最終可轉化為服務并支援變現,為企業帶來看得見的效益。例如,把消費者資料運用到廣告投放中,提升廣告的觸達和轉化;基于對消費者的偏好資料,對産品研發做下一步的更新等等。

4、可持續

這裡指的是資料需要保持新鮮度,并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資料,是「活水」。

打個比方,短短一個月内,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就可能發生改變,譬如受到懷孕的影響,從偏好美妝類産品轉為天然護膚類産品,開始關注孕婦養護和嬰幼兒的産品。有的使用者本來可能買東西前要看小紅書,直播風起後,很快轉為直播購物,購物習慣都發生了改變,流量管道也會發生變化。

拿舊的消費者資料,一定不能指導現在的市場活動。

星魁:管理資料資産的「五步驟」與「六要素」 | 數智加速度05課回顧01 什麼是「業務資料化」?02 什麼是「資料資産」?03 資料資産管理「五步驟」04 資料資産管理「六要素」

資料需要标簽化、價值化、可持續、可應用,才是「資料資産」,才可以說企業真正擁有資料主權。

03 資料資産管理「五步驟」

從方法論上講,企業管理資料資産要經曆這5個步驟:

1、業務資料化

上文已經談到,業務資料化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也是資料資産化的前提。

例如,零售企業需要圍繞人、貨、場,建構能落資料的業務系統,把實體世界的業務放到數字世界上,把資料攢起來,這是開采原始的金礦。

2、實體歸一化

同實體,融通多源資料,進而發揮最大價值。

例如,在不同平台,同一使用者可能有不同的id,積累了不同标簽的資料,至少要打通一個手機号關聯的資料,才能讓使用者形象更加豐滿,進而去做有針對性的服務。在阿裡的資料中台體系裡,這方面叫OneID,對應的技術是ID-Mapping。

3、資料資産化

資料資産化在上文也談到了,簡單來說就是「把資料原礦提純為資料金子」,把資料标簽化、價值化,讓資料可持續、可應用。

在這裡,我們也需要注意一個問題,資料量越來越大,有些領域已經步入了指數級增長,不得不面對一筆不小的資料存儲開支。降低成本,讓資料成為資産并盡快發揮價值,成為企業必要的課題。

4、資料服務化

技術底層透明化,把資料提供給各個業務單元去調用,業務單元隻需要從業務的角度出發使用資料服務,無需考慮底層資料技術。

5、資料業務化

資料一定要用起來,去服務業務,為企業帶來降本增效。在這個過程中,資料中台(或企業的資訊資料部門)也就實作了從成本中心到利潤中心的轉變。

星魁:管理資料資産的「五步驟」與「六要素」 | 數智加速度05課回顧01 什麼是「業務資料化」?02 什麼是「資料資産」?03 資料資産管理「五步驟」04 資料資産管理「六要素」

04 資料資産管理「六要素」

在管理資料資産的過程中,有六大要素需要企業去重視:

1、标準體系

有一個平台某資料口徑為A,另一個平台某資料口徑為B,這個A和B指向同一個内容嗎?那到底是以誰為準呢?正如秦始皇統一文字度量衡,統籌企業資料,标準化很重要。

具體來說,有資料同步标準、資料模組化标準、資料規範定義、中繼資料标準、資料服務标準等五大類标準。

星魁:管理資料資産的「五步驟」與「六要素」 | 數智加速度05課回顧01 什麼是「業務資料化」?02 什麼是「資料資産」?03 資料資産管理「五步驟」04 資料資産管理「六要素」

資料模組化标準、資料規範定義的兩大核心要點

2、健康體系

庫裡那麼多資料,可能針對一個使用者一個名額都有好幾個不同資料,哪個資料是真實的呢?是否存在很多錯漏資料呢?例如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女鞋品牌裡的消費者資料,曾經有一大串都是「男性」,後來發現是之前的營運人員「圖友善」随便選擇了一個值,這就影響到了資料的健康分。

星魁:管理資料資産的「五步驟」與「六要素」 | 數智加速度05課回顧01 什麼是「業務資料化」?02 什麼是「資料資産」?03 資料資産管理「五步驟」04 資料資産管理「六要素」

我們從準确性、完整性、一緻性、及時性等四大标準定義來了解資料資産的健康度。像給資料資産體檢一樣,通過對每一項檢查,都有一個标準,建立健康體系,達标了100分,不達标扣分,最終可以得出一個資料資産總的健康分,去提醒資料營運管理人員不斷地完善資産品質。

3、價值評估

100萬的使用者資料,到底是「值」一個億還是兩個億?如何評估資料能為企業帶來的價值?

我們從覆寫率、健康度、調用度、業務效果、業務依賴等五個角度,去評估資料資産的價值。

最直接可衡量價值的名額就是GMV,比如前面說到的消費者資料資産,掌握了多少消費者,就掌握了多少GMV資産。

星魁:管理資料資産的「五步驟」與「六要素」 | 數智加速度05課回顧01 什麼是「業務資料化」?02 什麼是「資料資産」?03 資料資産管理「五步驟」04 資料資産管理「六要素」

4、資産ROI

上文我們也談到了,存儲資料成本不菲。在發揮資料價值的同時,也需要降低存儲資料原礦石的成本。同樣是這麼多資料,有人投入100台機器,有人隻需要投入10台機器,這就有了巨大的ROI差别。

資料資産不僅要衡量價值,也要衡量成本。在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程序中,需要不斷去權衡,做到價值與成本的平衡(資産價值>計算成本+存儲成本+其他成本…),才可以稱為合格的「資料資産」。

5、資産安全

資料既然成為資産,安全自然非常重要,包括資料安全(高危告警、資料脫敏、資料分級等)及系統安全(傳輸加密、防篡改、防入侵等)。

星魁:管理資料資産的「五步驟」與「六要素」 | 數智加速度05課回顧01 什麼是「業務資料化」?02 什麼是「資料資産」?03 資料資産管理「五步驟」04 資料資産管理「六要素」

6、組織保障

還是這個老例子,對于人力資産,我們有HR體系去保障;對于物質資産,我們有财務、采購等部門去保障;那麼對于DT時代極為核心的資料資産,組織保障自然不可缺失。

一方面,需要有資料平台團隊(或請外部服務商支援配合)來完成一系列的資料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系列的規範機制去保障資料管理的正常運作。

星魁:管理資料資産的「五步驟」與「六要素」 | 數智加速度05課回顧01 什麼是「業務資料化」?02 什麼是「資料資産」?03 資料資産管理「五步驟」04 資料資産管理「六要素」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我們可以為企業資料資産化描繪一張理想而完備的藍圖,但企業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的程序;前面我談到的五步驟、六要素,企業也很難快速做到「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不妨按照需求緊急程度、業務比對度等劃分為數期,逐漸實施,「讓車子先跑起來,邊跑邊換輪子」,把資料用起來,讓企業更快看到資料的價值。

用起來,是企業管理資料資産的最佳啟動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