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雖然資料中心是一種有别于傳統“鐵公基”的新基建形式,但其一方面聯系着整個數字生态,另一方面又與傳統基建産業密不可分。在新基建的大潮推動下,其建設進度已經如快馬加鞭。但是,傳統大型資料中心建設進度慢,能耗高,管理不便的痼疾卻也令人側目。那麼,在數字經濟時代,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行業仍将“快馬加鞭”
随着新基建政策落地,5G基建和工業網際網路時代來臨,還将産生海量資料,隻有建立大量的大型或超大型資料中心才能支撐。雲計算資料中心規模會更加龐大,邊緣計算資料中心則以小型內建傳遞方式更多的出現在用戶端。除此之外,為了加速資料中心建設,還必将帶動與之相适應的網絡帶寬,供電系統等傳統基建項目。最後,伺服器,UPS,制冷裝置等周邊行業也将被激發。這将是一個完整而龐大的生态版圖。基于此,資料中心的發展仍将“快馬加鞭”。據科智咨詢(中國IDC圈)最新釋出《2019-2020中國IDC産業發展研究報告》預計,2019-2022年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為26.9%。
不過,雖然市場需求巨大且增速明顯,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資料中心行業還存在着建設周期長,能耗過高,管理不便等諸多問題。
建設周期長,運維管理難是資料中心發展阻礙
按照傳統的建設速度,一座大型資料中心的建設周期往往在兩年以上。這對于滿足未來計算力需求顯然是“遠水不解近渴”。另外資料中心的能耗問題也是一個痼疾。目前我國的資料中心整體PUE值相比國外還有很大差距,很多老舊機房甚至還在2.0以上。最後,資料中心大型化之後,人工運維也已經弊端盡顯,目前機房故障的80%來自人為。在未來各類資料中心大行其道的時代,這顯然不可接受。
很多老舊機房都存在的機櫃掉電問題就是一個很淺顯的例子。由于早期機房建設複雜,後期人工運維又有諸多漏洞,比如沒有機櫃電流監測和報警,緻使部分機櫃電力負荷率偏高卻無法提前發覺。久而久之,此類微觀問題綜合作用,勢必導緻能耗居高不下,管理難度愈發加大。
標頭雲計算中心售前咨詢部總經理高錦中表示,供電系統管理是機房的痛點之一,在傳統的管理方式上,空調系統和供配電系統都耗費了巨大的精力,并産生了不菲的成本支出。
聯通IDC行業經理馬奇峰則認為,很多老舊資料中心由于缺乏完善的智能監控手段,還有很多地方會導緻電源管理效率降低,以及不必要的浪費。這樣的情況在未來邊緣計算時代顯然是無法接受的。是以建設預制化,管理數字化将是資料中心的一種潮流。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何寶宏所長表示,資料中心屬于技術密集型産業,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存在建設周期長,能耗過高的特點。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未來标準化,預制化,智能化和工具化,以及液冷等技術将成為主要趨勢。
建設預制化,管理智能化将成未來趨勢
事實上,上面使用者和專家口中的預制化和子產品化并非是新生事物。在此次疫情期間,20天時間建成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就是應用的這些技術。通過在工廠預先将所需要的子產品制造完成,然後到工地“搭積木”即可。
對于資料中心而言,預制子產品化的價值在于,可以将定制化的機架和伺服器置于其中,然後傳遞施工隊到現場安裝即可。這樣的資料中心擁有搭建迅速,功能完善以及維護便捷等多種優點。可以很容易的解決資料中心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實作快速傳遞。不過由于涉及諸多專利技術以及建設實施能力,目前能夠完善實施預置子產品化資料中心建設的供應商并不很多。
未來資料中心在部署速度和可擴充性等方面的要求勢必更高,傳統的資料中心建構方式不僅周期長、擴充性不足,而且裝置相容性很差。是以預置子產品化資料中心将成為趨勢。目前一些高端的解決方案已經可以将資料中心的建設周期從1~2年縮短到6個月,并可實作IT空間的子產品化,整個IT空間的裝置相容性也将得到大大增強。傳遞周期甚至可以進一步縮短至3個月,并可實作IT空間和基建空間的整體子產品化。”
另外,從更長遠的發展看,資料中心的極簡化和智能化将是大勢所趨。特别是在邊緣時代來臨以後,資料中心将變的星羅棋布。極簡化智能運維的價值将愈發明顯。屆時,資料中心的供配電系統,制冷系統還會進一步簡化,而IT基礎設施與機房的融合度也會進一步提升,建築物隻需要能夠滿足必要承重條件即可。依托于高度發達的網絡可以對資料中心進行高效管理,就好像人體神經對機體的監控一樣。
後記
我國的資料中心布局和經濟人口的發展十分吻合,正在從城市中心向遠郊區縣,甚至周邊城市發展,溢出效應顯著。不過,雖然中國的資料中心市場規模增速已經接近30%,但超大型資料中心隻占世界總量的11%,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則高達40%。由此來看,發展空間仍然很大。這也正式諸多外部資本關注的原因所在。
從技術角度來說,計算機的發展史,其實就是資料中心的未來。除了大型和超大型資料中心之外,星羅棋布的邊緣資料中心,甚至未來像數位裝置一樣的家用資料中心将随處可見,其建設和管理将成為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而标準化,預置子產品化,智能化則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live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5-11
本文作者:胡弘毅
本文來自:“
51cto”,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