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栖号案例 | 物聯網&人工智能】雲栖小鎮上雲 如何解決城市停車“老大難”?

雲栖号案例庫: 【點選檢視更多上雲案例】 不知道怎麼上雲?看雲栖号案例庫,了解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上雲方案,助力你上雲決策!
【雲栖号案例 | 物聯網&人工智能】雲栖小鎮上雲 如何解決城市停車“老大難”?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城六區居住停車位缺口高達幾十萬個,北京市正在研究出台錯時共享停車指導意見。而類似的停車難已成為全國通病,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一方面車多位少。另一方面車場的平均空置率也高達51.3%,存在嚴重的停車資源不比對現象。政府部門應該如何治理?

其根本關鍵是停車場和車主之間資料資訊要打通、以及車位資訊實時更新、車位導航實時指引。這些背後都需要智能科技的力量。杭州雲栖小鎮位于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核心區塊,每年舉辦的雲栖大會、2050大會等,都會給這個地區帶來巨大擁堵。通過整合利用停車資料資源和算法的線上排程,雲栖小鎮實作了車輛、車場、車位的精準推薦和最優适配,化解了城市停車的“老大難”問題。這是全國第一個跨區域停車場資料化打通和資料化引導停車的案例,對各地政府相關部門有積極的實踐意義。

【雲栖号案例 | 物聯網&人工智能】雲栖小鎮上雲 如何解決城市停車“老大難”?

雲栖小鎮全域3.5平方公裡,總計22個停車場,其中包括公共停車場、商業配套停車場、産業園區停車場、企業自有停車場、社群停車場及特殊機關自有停車場(如西湖大學、市委黨校、杭州卷煙廠等)。如何基于現有政策、資源來整合這些停車場,并讓其對外開放合理利用,成為項目推動的主要問題。雲栖小鎮通過3個小創新,有效提升了車位的使用率,提升了車主的出行體驗。

1. 先離場、後付費,讓停車周轉“快”起來

【雲栖号案例 | 物聯網&人工智能】雲栖小鎮上雲 如何解決城市停車“老大難”?

在位于雲栖國際會展中心的一個地下停車場,每天早晚高峰都有大量車輛駛入或離場。但和其他停車場不同的是,這裡沒有收費道閘杆,也沒有收費員,車輛自由出入。

每次從車庫出來,車主都會收到一條賬單短信提醒,确認無誤後用支付寶就可以完成付款。據測算,“先離場後付費”的停車收費模式在今年實施之後,車主的平均出場時間從23.4秒降低到2.6秒,降幅達89%,解決了停車場出口排隊繳費的擁堵難題。目前,除了免費停車場,剩餘12個停車場已經全部實作先離場後付費服務,其中包括主動要求實作全國首批無杆停車示範的停車場有5個。

2. 全接入、全排程,讓車位資源“活”起來

小鎮通過接入全域22個停車場6495個停車位,實作停車位資料全接入,通過全域時空排程算法,實作車主與空餘停車位資源的動态配置。車主通過支付寶頁面搜尋到“便捷泊車”小程式,進入應用頁面後,可以尋找到距離自己最近的停車場,點選打開後,導航界面會顯示附近停車場可預訂的車位數以及剩餘車位,同時結合路網、曆史停車等資料計算出車主到場時目标停車場的空餘車位數量,確定有空餘車位可用。确定好要去停車場後,便可以在小程式裡進行一對一的車位預約,預約成功後,當汽車駛入停車場靠近車位十米以内時,地鎖會自動開啟,車輛離開時,地鎖也會自動關閉,大大節約了等待停車的時間。

整個配置的背後,核心是在實時獲得多個停車場的感覺資料的基礎上,結合阿裡雲自研算法來适配更多停車場景,保證排程結果更優。這個算法包括了多個調優因子,能保證車主快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車位。

【雲栖号案例 | 物聯網&人工智能】雲栖小鎮上雲 如何解決城市停車“老大難”?

3. 有車位、無違停,讓路面秩序“好”起來

找不到合适的車位是車主違停的主要原因,以往治理道路車輛違停以“罰”為主,看到車上的罰單也成為車主最郁悶的事情。小鎮通過打通路面監控系統和浙江省“掌上 110”便民服務平台,自動識别違停情況,發現違章車輛,第一時間向車主發送提醒短信。在提醒“車輛違停,盡快駛離”的同時,提供附近适配的停車場資訊和精準導航資訊。從“剛性執法”到“柔性提醒”,帶來的不僅僅是小鎮停車的秩序改善,更是具有小鎮科技特色的人文關懷。

【雲栖号案例 | 物聯網&人工智能】雲栖小鎮上雲 如何解決城市停車“老大難”?

除了雲栖小鎮,2019年7月,杭州下城區政府選擇新天地商圈作為城市大腦應用場景示範區,“便捷泊車”項目也成為其中主要的建設内容。

以前每天下班後,周末假期、店内大促等時間,商業中心停車場經常出現資源緊張、排隊等車的情況,而周邊其他停車場卻部分不飽和。便捷泊車項目實施之後,一期已經完成新天地商圈的11個停車場、管理泊位1萬餘個的覆寫,二期已經開始規劃,将會覆寫武林商圈、嘉裡中心等商業停車場。整個功能上也更加多樣,增加了錯峰停車、動态調價等選項。不僅提升了停車場的資源使用率,為業主帶來商業收益,更主要的是友善了車主最快時間找到車位,提升了出行和消費體驗。

未來,通過利用阿裡巴巴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能、便捷支付、全景導航及芝麻信用等技術的整合打通,實作全域停車資源的“智能感覺-智能排程-智能服務”,既可讓個人獲得良好的駕車出行體驗,也能讓政府監管部門獲得全域停車資源的綜合排程能力,讓停車場庫的營運方獲得了提升車位資源周轉率的增潤能力。

撰文:肖劍、李雙宏、李培敬

責編:斌卡

【雲栖号案例 | 物聯網&人工智能】雲栖小鎮上雲 如何解決城市停車“老大難”?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線上課堂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