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一直播源碼構架的技術性要求
技術人員都知道,直播系統源碼在設計架構有非常高的技術要求,包括用戶端層、網關接入層以及路由層和業務層。一對一社交直播源碼更是如此,我們來看下在這幾個層面對于技術上都有哪些要求。
用戶端層:處理各種裝置的相容問題,包括對ios,Android,Windows, Web等各種開發平台的語言适配;消息通道的管理維護,包括移動裝置上的弱網絡管理,斷線重連等;保證資料安全,所有上行下行的資料包都需要加解密處理,規避資料洩露或中間人攻擊等各種安全風險。
網關接入層:管理大量用戶端連接配接,單個節點可以維護的用戶端數量在數十萬量級;處理不同類型用戶端的協定相容,由于用戶端實作技術的多樣性,導緻用戶端與網關之間底層的資料通信協定存在差異,需要由不同的接入網關做協定轉換;處理資料安全邏輯;跨網絡的高可用邏輯,網絡級别的主備;廣播消息的高效下行分發,将收到的廣播消息分發到所有連接配接在本節點上的用戶端。
路由層:作為業務層接入的中轉,同時承擔負載均衡和高可用的作用,單個業務節點處理能力達到瓶頸時更友善的擴容,路由層使業務層擴容對前置網關層完全透明;當一個網絡的業務叢集出現網絡故障時,可以切換到備用網絡,保證服務可用性。
業務層:處理聊天室内的業務消息,一個叢集内有衆多節點,節點角色互相對等,任何一個節點的故障會使整個叢集的處理能力下降,但不會引起服務的中斷,因為其他節點可以繼續接管業務資料包的處理;業務叢集同樣有多個網絡環境的熱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區域性網絡故障。
這些源碼構架在實作上需要三端的技術甚至更多的技術進行互相的配合,是以實作起來是需要有多年的技術開發經驗的人員來做,尤其對于現在的直播市場來說,使用者對于平台的功能穩定性都要求更嚴格的情況下,尋找原生開源且可進行二次開發的源碼服務是十分必要的。
為什麼一對一直播技術這麼火爆
國家手機4G業務資費的下降,移動智能裝置與移動無線網絡的普及,全面影響了現今手機移動端使用者的增長,随着人們上網越來越友善,直接造就了移動消費群體市場規模空前巨大,各種手機APP産品也随之應運而生,傳統網際網路企業均在積極參與,搶奪占領這塊蛋糕,火爆異常!
在這樣的市場潮流大勢下,傳統直播行業也慢慢開始對接移動平台,從最初的PC端到現在的PC端+移動端二者結合,大資金、大流量的引導參與下導緻現在的直播行業種類層出不窮,一對多直播、遊戲直播、娛樂直播、休閑直播、短視訊、小視訊、直播+購物、一對一直播等等模式,直播行業可謂是火遍了整個網際網路,趨勢效應的影響下各種大平台、小平台、各類門戶網站、媒體行業均在開放端口接入直播平台,借用直播這一趨勢擴大經營,現在看來,直播的發展,帶動了整個網際網路經濟,現在這已不再是BAT的禁脔,盡可任你天高海闊自由飛翔!
現今的直播平台,無論是PC還是手機移動端,模式居多的還是一對多模式,也就是一套主播系統進行節目播放,多數使用者進行觀看,依靠成熟的CDN分流技術,這樣的主播模式在各個平台上的表現都很不錯,雖也有延遲但基本隻會有短短的3~4秒,對大部分使用者而言可以忽略不計了。使用者的體驗度是不錯,但如果想擴大平台的人氣,那就不斷需要增強更新伺服器的配置,每年在這上面的花費就是個天價數目,很多大平台經營多年,資金實力都很不錯沒有壓力,但對于很多想有心參與進入直播行業的創業者而言,就是很大的一個阻礙,于是一對一模式技術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
何為一對一模式,以命名而言,一對一模式就是單個使用者與主播之間進行的對話和娛樂,類似于一場單獨為你而開的演唱會,觀衆隻有你一名,這樣的模式不僅突破了傳統一對多的平台成本限制,更是提高了直播平台的收入,讓營運成本與收入達到了有效收益正增長占比。
針對這裡我需要特别解釋一下,傳統的一對多模式,是主播面對很多使用者進行的表演,消費者給主播打賞也要看主播表演的如何,人群效應會對此有很大的影響,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在不同的人在表達不同的意見時,就會影響到很多看表演的人的想法,是以,一對多的模式,主播能夠讓大家喜愛,并讓很多人觀看并大把大把的刷禮物,是很考究主播的引導能力的,你可以了解為是一名能力很強的銷售人員,不僅會銷售,還要長得好,會唱歌,會跳舞,遊戲主播更是要把遊戲打的精彩至極,過程中還要不斷推銷自己。能做到這些,并且粉絲量巨大,禮物不斷的這樣的主播,在行業内便統稱為大主播,除了國内有名的幾個大平台,其他的平台是養不起他們這些大主播的。是以你看,直播平台不僅僅是機器裝置會花費很大,在主播的投資上也是很大的一塊,大主播的人氣粉絲量是很高的,他們入駐哪個直播平台,自然會為其引來更多的使用者,這跟明星做廣告是一個道理。
一對一模式的産生,就是這些大平台的各種局限下所産生的新技術,在此我來說下一對一模式對比一對多模式的優點。
首先,一對一模式對平台伺服器要求這塊不高,主播在直播,一名使用者觀看,那麼如果這個平台有兩千名主播,同時運作觀看者也就隻有兩千名使用者,當使用者與主播結束一對一後,下一名使用者接入,那麼數量不變,依然保持是兩千名直播量,平台這塊的壓力是不是就小了很多。
其次,一對一直播平台畢竟是面對一名使用者,那麼大主播在這裡是有點大材小用的,那麼我們在招主播這塊,就可以隻追求,人美、聲癢、甜死人的标準就可以了,至2017年11月份調查報告,中國人現在男女比例失調嚴重,男性占比相比女性超出了三千萬還多,上直播平台觀看女主播和遊戲主播的,男性也占絕大部分,當然,單身這塊隻是一種說法,畢竟很多已婚人士也是很愛看直播的,誰還沒點愛美之心不是。
最後,我們看收入這塊,傳統一對多是一群人中有那麼幾個人刷禮物,而換到一對一模式呢,我們的消費模式就是對主播的時間進行買單了,平台中都有虛拟貨币,使用者充值後可以兌換到等比例後的虛拟貨币,在這裡我們以某個一對一直播為例,這個産品中的虛拟貨币叫聊币充值50元是5000聊币這樣,假設主播的時間售價是10分鐘5000聊币,那麼50元就可以跟主播聊50分鐘了,主播随随便便跟人聊個把小時平台就收益50元,相比傳統一對多模式而言,這樣的收費模式更加精準有效,幾乎可以算是每位來看直播的使用者,都可以在平台産生消費,長此以往平台的收益是很穩定的,而且在聊天過程中,也是可以給主播刷禮物的,這樣就是另一筆的收入,仔細算來,這樣營運模式不僅成本這塊大大降低,收入反而還能保持持續的增長,隻要這些主播能夠堅持常駐下去,那麼固定的粉絲群體會越來越多,平台的收益也會水漲船高。
講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一對一模式為什麼這麼火爆,大平台在參與,小平台也在參與,但是大平台的主播稽核機制比較嚴格,是以很多想當主播的人沒有機會。一對一模式技術的産生,不僅可以讓小平台營運成功,還可以消化吸收很多沒有機會當主播的人,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其中,這樣主播的人員機制也會降低成本。這多種有利情況下,一對一模式想不火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