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存儲産品及應用白皮書》釋出,4大趨勢助你布局決策

從文明誕生以來,我們每天都要面對文字、圖檔、聲音、視訊等各種類型的資料。同時,我們也一直在尋求能夠更有效儲存資料的方式,從石壁、甲骨、竹簡、紙、錄音帶、硬碟以及硬碟的虛拟形式——雲端,當時間來到1928年,錄音錄音帶的出現标志着現代存儲技術的開端。但如果要說主流,則是以硬碟為主要存儲媒體的計算機時代以及雲時代。

根據IDC的相關統計,2020年公共雲存儲量會超過個人裝置總存儲量,2022年公共雲存儲量超過企業資料中心總存儲量,2025年公共雲存儲量占有 50% 總存儲量。雲,正在成為存儲的重要形式。

在阿裡雲智能存儲負責人,阿裡巴巴進階研究員,吳結生博士看來,存儲一直是 IT 設施中最重要的一環。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為了實作阿裡雲“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的宏大願景,存儲必須擔負起更大的責任,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核心價值,促進基礎設施雲化、核心技術互聯化和應用資料化和智能化的更新。經過二十年的技術演進,阿裡巴巴實作了統一存儲的目标,以“盤古“系統做為統一的底座,通過标準化、服務化和開放化的方式建立了完整的存儲産品和服務體系,統一服務内部和外部的客戶。一方面,經過曆年的阿裡巴巴”雙11“的錘煉,打造了滿足大規模業務場景超高要求的技術競争力和産品差異化能力,為客戶提供了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斷在向阿裡雲上的數百萬客戶學習,學習客戶的業務架構,了解客戶的需求,不斷精進存儲技術和産品的打磨,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阿裡雲存儲産品及應用白皮書》的正式釋出,是對行業的一次全景式概覽,而通過這本白皮書,将讓每一位數字化轉型從業者和實踐者得以受益。

點選下載下傳白皮書>>>

在《阿裡雲存儲産品及應用白皮書》中,從挑戰與機遇的角度,對雲存儲行業的未來趨勢做了綜述。

1、雲不僅僅是基礎設施

根據咨詢機構Forrester的相關報告,越來越多的企業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慮,開始在雲端實作備份、深度歸檔、災備等功能,這将進一步加大公共雲存儲的使用量。随着雲技術的深入發展,雲已經遠遠超過IT基礎設施的範疇,漸漸演變成所有IT技術創新的中心。雲已經貫穿新型晶片、新型資料庫、自驅動自适應的網絡、大資料、AI、物聯網、區塊鍊、量子計算等整個技術鍊路,同時又衍生了無伺服器計算、雲原生軟體架構、軟硬一體化設計、智能自動化運維等全新的技術模式。

雲正在重新定義一切。廣義的雲,正在源源不斷地将新的技術變成觸手可及的服務,成為整個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包括5G基建、特高壓、大資料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人工智能、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簡稱“新基建”),本質上是資訊數字化的基礎設施,而雲計算則是基礎設施數字化的重要支撐,能支撐傳統産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資訊基礎設施,也必将成為“新基建”的核心所在。是以,加強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的意義,不言而喻。當下,阿裡雲正在全力投入到數字經濟“新基建”的建設中,阿裡巴巴技術能力将源源不斷輸送給全社會。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是阿裡雲的重要使命,未來還将繼續支援政府、組織、企業的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在這個過程中,雲存儲産品将不斷積極推動各行各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快速發展。

2、資料智能賦能産業更新

過去十年,在數字化浪潮的機遇下,阿裡雲将智能技術應用到城市管理、政府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智能化基礎設施。資料是否上雲,是否帶動業務增長、是否通過資料智能驅動業務模式更新是包括網際網路、金融、汽車、營運商等在内的資料密集型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目前,阿裡巴巴集團正将其獨特的數字化轉型方法論,通過阿裡雲向全社會開放、為全社會服務。

以線上協同辦公産業舉例,随着産業網際網路、5G、AI時代的到來,以釘釘為代表的線上協同辦公軟體行業将駛入發展的快車道,成為企業高效協同運作的助推器,而雲計算将成為這個助推器的重要燃料,為包括釘釘在内的衆多應用提供包括彈性擴容、跨省容災、多租戶管理以及傳輸加速等功能在内的穩定、安全的基礎設施服務,用更為智能的方式賦能産業的全面更新。

3、從“建雲”走向“用雲”

2019年10月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釋出的《中國雲計算産業發展白皮書》指出,在産業發展趨勢方面,預計2023年政府和企業上雲率将超過60%,上雲深度将有較大提升。此外,根據IDC釋出的《IDC FutureScape:全球雲計算2020年預測——中國啟示》,到2024年,55%的中國企業将通過采用特定行業的SaaS應用和平台來降低企業應用定制的成本和複雜性。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對國民經濟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此次疫情爆發後,雲計算企業全力支撐各地政府部門業務,助力各級政府快速建設疫情資訊管理、疫情智慧等系統,緊密配合政府各部門利用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進行疫情防控。以往政府部門大多采用自建資料中心的模式搭建政務雲基礎,容易出現資源使用率低下、偏重硬體投資、應用程度難以達到預期等問題,而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政府部門與雲計算企業通過緊密合作建立了信任。可以預見,此次疫情過後,越來越多的行業将更多地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來降低支出,提高運作維護能力,将越來越多的核心應用系統遷移上雲,同時從硬體基礎建設轉向平台與軟體應用建設,“以購代建”将被越來越多的行業所接受,實作從“建雲”向“用雲”的快速轉變。

4、需要持續應對資料安全的挑戰

2018年歐盟頒布的《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堪稱史上最嚴厲、最翔實的一部保護使用者資料安全的法律。2020年1月起,美國加州的消費者隐私法案(CCPA)也正式生效,該法案将對所有和美國加州居民有關的資料商業行為進行監管。國内在2019年以來也加快了資料保護的立法速度,《資料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兒童個人資訊網絡保護規定》、《網際網路個人資訊安全保護指南》、《個人資訊和重要資料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密碼法》等陸續出台。

随着世界各國法律法規的相繼推出,資料安全保護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在采集、應用、存儲過程中,資料安全保護和隐私保護不再是可選項。此外,黑客及病毒的攻擊也對資料安全帶來極大挑戰。軟體廠家以及雲服務提供商需要不斷增強對勒索軟體的檢測,防止備份資料的再次感染,并不斷優化現有架構,以保護雲和邊緣位置中的應用程式以及主資料中心的安全。同時,反勒索軟體技術需要從檢測和預警已經發生的攻擊發展為在入侵之前就可以識别惡意代碼,保證備份資料不可修改和删除。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專業負責人,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辛陽認為,作為一家雲服務提供商,存儲是IT行業的三大關鍵技術領域之一,是IT 系統的感覺輸入記錄和IT大腦的思維記憶所在,其基礎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雲存儲作為将儲存資源放到雲上供行為對象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隻要有網絡連接配接即可存取的技術,依托其便利性和彈性按需的低成本優勢伴随着雲計算技術一起迅猛發展,勢不可擋。阿裡雲存儲伴随着阿裡雲技術的成長,從誕生之初就植入了多種創新自研技術,在業界保持着很高的市場占有率。

通過《阿裡雲存儲産品及應用白皮書》我們不僅可以全面了解阿裡雲作為一家雲服務商的存儲産品與解決方案,也能從“上帝視角”對整個存儲技術領域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相信這是一份對IT組織和IT從業者具有啟發和借鑒意義的文檔。祝願阿裡雲在雲存儲技術領域産出更多的創新成果,造福行業組織,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阿裡雲存儲産品及應用白皮書》釋出,4大趨勢助你布局決策
點選下載下傳《阿裡雲存儲産品及應用白皮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