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作者 | 高飛
編輯 | 晚晚
圖檔 | Gerd Altmann
來源 | 賽博故事(cybergushi)

最近有個新聞,簡直讓人啼笑皆非。一開始以為是個段子,後來發現居然是個真事。話說英國有人相信“5G信号能引發傳播新冠病毒”,于是一堆人上街破壞5G基站,簡單來說,就是燒基站。
這個謠言是怎麼來的呢,源頭有很多。
查了下新聞,其中一個源頭是3月12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辦的一次健康峰會。
一個名叫托馬斯·考恩的美國醫生在活動上提出了這個看法。總結了下,類似說法的相關推導是這樣的。首先,非洲沒有5G,也沒有新冠肺炎,其次,武漢是全球最早商用5G的城市,也最早爆發肺炎。是以,是5G信号引發肺炎。相關視訊,在Youtube上又獲得了數十萬計的觀看。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明星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一個知名人物是伍迪·哈裡森 ,演過《驚天魔盜團》和《三塊廣告牌》,這些明星們在Instagram等平台轉發類似的論斷,更引發大衆關注。
這個像段子一樣的事兒本來不值一提。但是對于英國來說,卻已經成為一個必須要回應的事件,因為真的有人在燒基站。4月2日,英國伯明翰一座信号塔被縱火,4月3日,英國默西塞德郡的一座5G信号塔也被人點了。這麼下去,瘟疫還沒怎麼着,英國恐怕就被大火燒沒了。
英國政府恐怕也是被逼無奈,官員們輪番上陣回應。
英國内閣長官邁克爾·戈夫說:這是危險的胡說八道。
英國國家衛生服務局醫療主管斯蒂芬·鮑伊斯說,5G陰謀論是虛假新聞,沒有科學依據,而且這會阻礙人們戰勝疫情。可不是麼,本來就出不了門了,再打不了電話,上不了網,那人還能好過麼。
但是這兩個官員,隻說這是謠言,但沒說這為什麼這是謠言。我們就花一點時間來講一下。
這個醫生,和制造相關說法的人,一共犯了三個常識性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事實性錯誤。
在相關5G引發肺炎的論斷中,武漢市是全球首個商用5G的城市這個說法從根上就有問題。
實際上,中國第一批5G試點城市,一共有18個之多。三大營運商,分别選擇不同的城市進行試點。武漢隻是其中之一。如果5G真的會傳播病毒,那麼也不會先在武漢爆發,而是十八個城市都爆發(或者電信營運商總部爆發)。而三大營運商都做試點的城市,也不是武漢,而是上海。但上海,卻是一個疫情控制非常好的城市。僅從這一點,這個說法就講不通。況且,現在非洲也有疫情,怎麼解釋?
第二個錯誤,是實體學錯誤。
這個說法,完全無視實體規律。
首先,無線電波無法制造病毒。
世界有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資訊,能量,和物質。我們日常打電話,上網,就是利用光纜、無線中能量傳輸所攜帶的資訊。在某些條件下,能量和物質,可以互相轉換,但是需要極端條件,比如原子彈就是極端條件下品質到能量的轉換。
但如果一個5G基站就有這個能耐,将能量變成物質意義上的病毒(其實我猜可能很多人認為病毒是肉眼看不見的,就不是物質吧)。根據E=MC2,愛因斯坦的棺材闆就壓不住了。輻射能不能緻病,吸收到達一定劑量的高能輻射當然也可以,但是那也是引發皮膚、癌症類疾病,而不是造出一個物質實體病毒出來。
原子彈也做不到的事,何況是5G基站。
其次,無線電波無法傳播病毒。
其次,從病毒傳染的角度,5G也不可能是傳播途徑。病毒雖然微小,但它也是物質。而物質是無法通過無線電波傳輸的。咱們假設一下,如果電波能傳送物質,那中國航天局,美國NASA,和埃隆馬斯克就不用費勁搞什麼航天飛機、宇宙飛船和可回收火箭了,發送一束電波,把人發送到火星上就行了,多簡單。
第三個錯誤,是邏輯性錯誤。
很多事情既有因果性,又有相關性。因果性的意思是,一個事情的發生,會導緻第二個事情的發生。
我舉一個不那麼嚴密的例子來說明一下。人不吃飯,會餓死,這是因果性。相關性是這兩件事情,有關聯,但是沒有因果關系。比如人不吃飯餓死的時候,地球還在自轉。餓死和地球自轉這倆事就是相關的,但是沒有因果性。因為你不能說,是地球自轉導緻人餓死。
這個醫生說武漢有5G,又有肺炎,就是5G信号傳播病毒,就犯了把相關性和因果性混為一談的錯誤。按照他的邏輯,得過肺炎的患者還都喝過水,難道喝水會導緻肺炎麼?
說到這,真的是要感慨一下,無論在哪個國家,科學素養都非常重要。
不知道為什麼,近年來,關于無線網絡的謠言特别多,我就聽說國内有這樣的案例,說怕鄰居的Wi-Fi路由器有輻射,影響自己健康,上門讨說法,要求人家斷網的。
而在疫情中,醫學健康領域的謠言也多了起來。這起謠言,是網絡問題再加醫療問題,簡直雙倍無知,雙倍威力。
回顧人類的文明進步史,很大程度就是科學技術的推動。甚至謠言的傳播,也依靠科學進步本身。畢竟如果沒有網絡信号,何以這則謠言,會這麼快從美國傳到英國呢?但無奈的是,科學知識的普及速度,很多時候又跟不上科學進步的速度,畢竟了解科學知識是需要門檻的。
這就說明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其實謠言何嘗不是一種基于資訊的病毒,在缺乏科學知識的人中間傳播。科普工作做的好,就是給人打了一針免于謠言的疫苗,是以我非常尊重、佩服做科普工作的人。
說到這兒,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記得馬三立的一個相聲,說一個醉漢,要順着晚上手電筒發出的光爬上天去。大家要是敢信這個醉漢,那就可以信5G信号能傳播病毒了。
有時候,真覺得這些造謠的人“還是吃的太飽了”。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4-07
本文作者:高飛
本文來自:“
科技行者”,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