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浪地球》視效藝術家們如何“雲複工”?阿裡雲上有答案

電影裡逼真、璀璨的特效背後,有着一群滿腹才華的視效藝術家。你可能想象他們如梵高般瘋狂、如李白般不羁,其實他們跟你一樣,朝九晚五地上班。

受疫情影響,許多公司選擇在家辦公,而制造、餐飲、零售、院線等線下行業則處于停擺。其中,影視後期制作也是一個備受"複工難題"困擾的行業。

許多讀者印象中,影視後期制作的藝術家,都是聚精會神地坐在裝置前,用各種酷炫的軟體與技術做出或磅礴恢弘,或栩栩如生、纖毫畢現的特效。

視效企業看似可以輕松實作在家辦公,實際不然。國内頂級視效企業、《流浪地球》制作方MORE VFX與阿裡雲共同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或為行業打開思路。

《流浪地球》視效藝術家們如何“雲複工”?阿裡雲上有答案

阻礙藝術家在家辦公的幾座大山

就拿《流浪地球》後期制作方MORE VFX為例,呈現視效行業的境況。藝術家如果要在家辦公,繼續完成自己的作品,可能需要破以下三道關:

首先是裝置。模組化和特效渲染等環節對CPU、顯示卡等電腦組態要求極高,特效公司一般會采購運算和實時圖像處理能力更強的工作站——即定制的專業級電腦——給藝術家用。普通的個人電腦根本跑不起。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藝術家們隻能跟公司的貓一起加班,而無法享受在家辦公的樂趣。

即便将工作站從公司搬到了家裡。藝術家可能會發現,都看完5部電影了,都還沒下載下傳完一個素材。

網絡成了第二關。相比于其他行業,影視工業化生産過程中資料關聯性很高且資料總量大,單個項目資料檔案總量超過100TB。如使用家用網絡下載下傳到本地生産,根本是不切實際。

第三關則是資料安全。特效公司的素材是其核心資産之一,都存在公司内網中。藝術家在公司辦公,本質上是在相對封閉的企業内網裡工作,連電腦的USB接口都是封死的。要進入一家特效公司,你要經曆的安保措施超乎想象,制作間更是"門派禁地"。

藝術家如果要在家辦公,就要從公共網絡連入企業内網,将尚未完成的作品資料重新加載,并且不斷在内網檢索查找已有的素材用于設計。如果素材洩漏,後果不堪設想;一旦素材涉及即将上映的電影,可能導緻電影投資血本無歸。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嚴格隔離是保證員工健康的重要手段。然而,三座大山在前,特效公司的藝術家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在家辦公)不易。

視效制作公司需要人員協作密集生産,若項目無法正常調配,工資、房租等營運成本卻在空耗,傷害是巨大的。

MORE VFX隻花兩天實作全員SOHO

如斯環境下,MORE VFX卻意外迅速地實作了在家辦公。據CEO徐建透露,他們從2月3日開始複工,目前雲複工能保證日常生産70%-80%的進度,個别部門能達到90%,資料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流浪地球》視效藝術家們如何“雲複工”?阿裡雲上有答案

春節期間MORE VFX立刻針對員工健康成立疫情應對小組,制定防禦措施。同時,"IT部門開始重新驗證與阿裡雲合作的遠端辦公方案,當IT通過測試驗收後,就由我們的CG總監先上手測試,并且逐漸讓每個部門都安排人員測試,以确定遠端辦公是否滿足正常的生産流程。"徐建表示。

這裡提到的遠端辦公生産方案,就是阿裡雲桌面/雲圖站。雲桌面是一種基于桌面虛拟化的雲服務。簡單了解就是在雲端伺服器建構與本地電腦相同的操作環境,使用者借助本地電腦螢幕對雲端的電腦進行操作。

MORE VFX通過和阿裡雲資料中心拉通了專線,藝術家通過公網在家通路阿裡雲的雲桌面執行個體,經遠端連接配接軟體(RDP、VNC、DCV等)跳闆到辦公室工作站。如此一來,藝術家真正在用的還是遠方的電腦,本身就處于企業的内網環境。個人電腦再渣,隻要網絡正常即可,也不需要下載下傳龐大的檔案。

而在資料安全方面,作為跳闆機的雲桌面執行個體提供普通遠端桌面工具(VNC、RDP等)所不具備的資料安全管控能力,降低MORE VFX的素材流失風險。比如可溯源的水印功能、可調整裝置準入政策、禁用檔案上傳下載下傳等。這些功能都讓MORE VFX實作了"資料隔離"。

"第一天配置,第二天驗證,第三天開始辦公。"隻用了兩天,MORE VFX就實作了在家辦公,恢複正常生産的同時保證了員工安全。

有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測試結果後,MORE VFX CEO徐建第一時間在社群裡和行業内二十多家公司做了技術分享,希望這次行業能共渡難關。

本次疫情,MORE VFX之是以能迅速恢複生産,得益于雲的彈性。更不得不提的是,MORE VFX此前對雲的積極擁抱,以及領先的技術儲備,為後續辦公業務的靈活打下基礎。

渲染環節先上雲,引領行業技術更新

看似光鮮的背後,影視特效制作有着其傳統之處。

普通觀衆也許無法想象,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一部電影的渲染竟然是靠硬碟人肉運輸到渲染農場的。據業内人士透露,一部電影,起碼需要一百張硬碟。

被視作未來的雲計算服務,在視效行業内尚待普及。幸而已有數家頭部公司主動上雲。

MORE VFX就是其中一家引領者。去年起,MORE VFX就和阿裡雲達成了雲的各方面合作。算力需求最大的渲染環節邁出了上雲的第一步。

MORE VFX後期特效量極大,同時對于計算力的需求随項目而變。其自有本地農場數百台多核伺服器在低谷期使用率不高;在高峰期任務排隊又嚴重,必須借助外部渲染農場伺服器才能完成任務。而農場伺服器老舊,性能不高;隻能依靠硬碟寄送方式,資産安全性差;又缺乏彈性。

這些問題困擾着MORE XFV,最終它選擇拉通上雲專線,利用阿裡雲高性能計算服務(E-HPC),在雲端完成渲染任務。

在渲染任務上雲過程中,結合後期制作公司的業務流程需求,阿裡雲團隊提供了拉專線的混合雲渲染方案,同時通過為MORE VFX定制檔案異步緩存能力,有效降低了超大規模叢集渲染時對專線帶寬的壓力。

此外,通過阿裡雲高性能計算緩存層的橫向、縱向擴充能力,能夠平滑分解渲染節點對緩存層的吞吐和IO壓力,進而提供極強的資源彈性。

通過阿裡雲高性能計算內建的行業通用軟體deadline、計費和報表功能,渲染叢集可以根據任務排隊情況自動伸縮,使得運維極其簡單,大大節省了MORE VFX IT部門的工作量。

視效行業空間巨大,技術紅利有待激發

2019年下半年的渲染上雲,MORE VFX提高了渲染性能與彈性,了解了雲服務的便利。近期疫情,刺激了在家辦公的強需求,MORE XFV不僅成為了遠端雲制作的開拓者,更是帶動了許多影視視效企業開始關注雲服務。

《流浪地球》視效藝術家們如何“雲複工”?阿裡雲上有答案

徐建曾經在接受文娛垂媒《三聲》采訪時表示:"我們跟好萊塢成功的視效公司相比,還存在幾十年的差距。"他坦言,國外設計軟體、研究底層算法;國内公司購買商業并使用軟體,做少量二次開發。

MORE VFX主導或參與制作的影片多次獲得香港金像獎等,代表作有《流浪地球》、《一出好戲》、《悟空傳》等。

作為國内一線電影視效公司,MORE VFX一直在探索如何引領并幫助行業轉型更新。徐建一直期盼,國内産業能基礎設施和核心算法上創新與突破,主動接觸新技術,希望雲計算能成為加速行業技術更新的的平台。

徐建認為,目前中國的視效行業,不管是從市場需求或是整體發展來說,還有十年左右快速增長期。

在網際網路的上半場,雲計算降低了網際網路創業成本,提升創新效率;相信在産業網際網路時代,雲計算也将推動更多行業更新。

國内視效行業的發展前景巨大,技術紅利仍有待激發。随着MORE XFV等行業上雲,雲計算服務影視行業的深度與廣度将快速擴大,幫助國内視效行業建構屬于自身的技術壁壘。

阿裡雲高性能計算産品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