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留存低迷的原因很多,我們達成一緻的認識是我們的内容缺乏稀缺性,我們雖然通過寫手平台來擴充我們的編輯資源,并且通過獎勵的方式來吸引和刺激平台寫手的創作,但是依然缺少優秀的内容,加上平台流量的特性,很快就導緻内容形式和風格的趨同,從友盟看兩周的留存就顯著下降了;雖然月度留存低,不過相比女裝導購,已有大幅的提升,隻是很難達到行業的優秀水準。當然,留存資料的提升還是有方法提升的,但是我們遇到了市場和資金的雙難境界,月度留存的低迷無法支撐我們持續(季度期限)的推廣,而市場行情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于當時的移動應用獲客成本的推算我們的資金捉襟見肘,資本市場的風向視乎也依然冷淡,如果推廣,我們将面臨生存危機,而且無法持久,而不推廣,意味着我們要找到突破口。這一切都告知着我們的業務模式存在問題。
時間很快就到了Q4,我們需要作出決策。那時候,我經常聽到我隔壁的CEO深夜在房間無眠的聲音,我也和他開玩笑說,晚上不要找我讨論,不然兩個人都睡不着。雖然公司表面平靜,但是我也感受到公司内部氛圍的些許異樣,我們的焦慮緩慢的擴散出去了,同時業務一個Q的沒有明顯進展,團隊内也有聲音了。
當時同一個圈内的團隊也遇到了同樣的瓶頸,他們比我們好一些,有個DAU十幾萬的應用,但是也無法持續增長,我們也經常交流。彼時,外部環境也有着巨大的變化,短視訊風起雲湧,快手已經名聲鵲起,不少快手紅人紛紛尋求電商變現,抖音也在9月份上線了。另外,當時一個讓人耳熟能詳的事情悄然就發生了,QQ群、微信群賣貨一夜之間遍布大江南北,連洗衣店的老闆也拉群賣貨了。
在繼續探索業務模式和做收入解決資金危機上,我們一緻的選擇了後者。我們依然是短平快的小步嘗試,為了做收入,内部組建了營運小組,通過合作快手紅人建群,快速賣貨,做收入,review整條鍊路的轉化及ROI,驗證下來效果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有點驚豔。很快,我們決定全力轉型。但這次,我們也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裁員。這次轉型不同前兩次,一是業務有巨大轉變,從内容電商轉向直接的銷售導購,二是成本壓力讓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盡管我們一直在小心的花錢,但是成本和複利一樣,随着時間的積累效應是巨大的。個中滋味一言難盡。
後端因為人員一直保持緊湊的結構,是以相對穩定,而且通過前期市場同學的探路,我們感受到工具市場的潛力和緊迫,沒有太多的回味,我帶着團隊很快就投入研發中,而且這次我們挑戰的是桌面應用,出于系統穩定性和性能的考慮,我選擇了C++作為這次應用的開發語言,算起來我也有小十年沒有寫C++代碼了,時間緊迫,通過關系我找了一位外援同學解決了我們一些關鍵問題,緊接着我帶着3位小夥伴就投入緊張的996中去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的工具研發上線了。工具上線後我們做了兩件事,第一,在市場團隊内部測試使用,第二,我們開始為市場推廣做準備,一切都在緊鑼密鼓的推進着;不知不覺就到了年底,2017年,我們來了,我們不知道迎接我們的是什麼,我們依然信心滿滿。
就在年底,我收到了一個遺憾的消息,團隊内一位很重要的小夥伴提出離職了,我了解他的選擇,很多時候創業成功是一個機率事件,每一個人都要面對随機事件的選擇。非常感謝他和我們一起度過了緊張而艱苦的日子,也非常高興他得到了成長,雖然在這裡沒有得到預期的成功,但我對他們無憾。
2016就這麼匆匆而去,又到了總結的時候,我做了這麼些回顧:
1、運維很重要,阿裡雲輔助我解決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從這一年開始我認真的思考接下來的技術規劃,我依然相信我們有機會成功。2015年底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嘗試了VPC,但直到16年,依然放棄了,當時VPC沒有解決好阿雲内部元件的互通問題,像OpenSearch,而且OpenSearch一直挺獨立的:),印象中通路控制OpenSearch也很晚接入的,是以我在子賬号配置設定權限上始終不盡人意;
16年我們因為redis未授權通路而中了挖礦的招,這讓我從安全的視角重新審視我們的體系結構,由于VPC不能和當時的諸多元件相容好,是以我通過ECS安全組劃分各個應用的安全域,當時購買了安恒的堡壘機來做跳闆,再自建VPN通路,但是受業務發展影響,我們當時隻有一個redis組服務,很多業務都依賴,這導緻基礎服務的安全權限異常高,實際上非常危險,後來随着業務的擴大,我們也逐漸遷移到雲Redis上去了,這并非說你不能自建Redis,隻是當你自建的時候需要考慮安全方面的影響,對你的架構是有好處的。一個題外話,當時阿裡雲的安全元件很多都是公測免費階段,是以體驗了當時幾乎所有公開的服務,對于先知服務的感受還是比較驚豔的,當然這是對于我這個安全領域相對欠缺的人而言。我當時依然做了DAU幾個階段的安全規格的計劃,這對我們後期的發展還是有不小的幫助,但是有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依然要考慮成本,當時依據公測推廣階段的成本預估顯然是不盡合理的。安全元件的思路更多是将業務做黑盒看待,安全是殼的思路,這個思路沒有問題,因為現狀通常就是内部依賴一團亂麻,安全事關重大,但業務發展更重要,這是無奈,也是一種妥協中的最優解;很慶幸我能提前感受并思考了安全的問題,是以我們後期的業務開發逐漸增加了安全的考慮,在團隊内我也不斷的強化大家的意識。
運維的思路,我的了解是在盡量忽略業務影響的狀态下構架穩固的元件執行體系,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覺得需要有人從這個單純的視角來看體系、架構,才能逐漸的逼近極限;同樣的,應用層的思考也需要盡量在業務層思考解決方案,我們不能阻止這種思考,隻有在兩種張力的合力下,我們現實中的解決方案,不管是折中、妥協,都能趨于合理,更優。
2、兩年的阿裡雲體驗,讓我深深感受到雲市場的緩慢進展,基礎元件、服務的第三方接入會越來越難,就像投資人常問的一個問題一樣,假如阿裡雲做了怎麼辦?當然對于應用領域創業者而言,這不是一個特别敏感的話題,但是現狀讓我有時不得不思考,如果作為技術人的創業,你的選擇和決策該如何?其實和我們的創業之路有同感吧,這會是一個困難,不過,方法總比困難多,誰知道呢?一年之後七牛完成了由阿裡領投的新一輪融資。
3、說到技術人的個人發展,16年底17年初的時候,我和一些朋友讨論了ITer的商業化路徑,我和大家的分享是:從軟體到服務,進階到技術,再從技術升華到知識;現在看,當時的觀點還是片面了,其實這也是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軟體用産品來說更合适,當升華到知識商業化的階段後,你依然需要一種新的産品形态來承載知識的商業化,不然這些知識依然是一種離散的組合,無法形成更加持久深度的壁壘,其發展結局很可能是一種供給方市場,能否形成知識的平台化,令人遲疑,但是一個獨立有深度的品牌肯定是可行的,不過你依然要挖掘這些知識的某些共性,積累形成自己的品牌認知;
4、這一年的感受依然是成長巨大,我常常來類推自己出來創業後能否保持自己的能力提升,比如按照曾經工作環境的層級,我現在能達到什麼程度呢?我的感受是依然要對自己做的事情保持足夠的熱情,不論是什麼形态,什麼環境,隻要你保持這種熱情,那麼一定能不斷提升自己,這是一種快樂的本能。我記得15年的時候我們當時從童裝轉型女裝,我自己在國慶期間跑了國内的幾大童裝批發市場,從供給方調研當時童裝市場的現狀,讓自己有更深的感受和認知;16年的時候我又去了昆山了解線下推廣管道的市場情況,這些都是自己曾經在網際網路上不能感受到的資訊;無論如何,始終保持資訊管道的多樣化,以及資訊的全面對一個創業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時候不僅僅需要别人告知,還要自己去調研,這也符合機器學習的特征處理過程。
2017年接踵而至,2016年我依然保持了日均工作時長超14個小時的工作狀态,沒有覺得累,也沒有覺得了不起,有焦慮,但是依然充實,盡管我不知道,我們即将遇到的至暗時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