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經曆了資本的熱捧、明星婚禮的噱頭以及某些城市夜空燈光秀營銷之後,無人機似乎已經淡出媒體和普通人的視線很久了。
無人機市場本身一超多強的格局也已經多年未變。不謀求上市,不缺資金,更不主動融資的大疆穩坐全球無人機消費級市場頭把交椅多年,成績穩定到就連媒體話題都不好找。

如果說無人機還有下一場“全民追捧”的盛宴,那一定就是無人機快遞、無人機配送的真正興起。但由于政策限制、運輸成本、城市信号傳輸等問題的制約,這項《頭号玩家》開頭經典的“懶人福利”場景遲遲不能落地,那麼自然也就不再引起吃瓜大衆的關注。
生活場景的意興闌珊,可不代表無人機市場的寥落。據統計,無人機在行業級市場中,已經落地在農林植保、新聞媒體、安防、電力、地理勘測等數十個行業,上百種應用場景當中。
2015年之後,随着無人機消費級市場陷入紅海競争,衆多無人機廠商也都将目光投向行業級細分市場。但在無人機行業市場上,目前還未出現赢家通吃的局面。随着無人機銷量增速的放緩,無人機廠商也需要更多的合作夥伴和開發者,開拓更多的行業場景的應用,共同做大無人機的行業生态。
從我們對無人機行業級應用的觀察來看,基于細分場景的第三方無人機應用服務,仍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但也存在着種種現實困難與問題,需要無人機行業從業者更有耐心地去面對和克服。
場景細分,為無人機應用帶來需求富礦
“一切的技術都是人的延伸。”思想家馬歇爾·麥克盧漢在《了解媒介》如是說道。那麼,無人機技術從哪些方面延伸了人的能力呢?
首先是人的遷移運輸能力的延伸。無人機最早在軍事領域發明,就是用于戰場炸彈的投遞。而在民用無人機市場,最主要的應用就是農業植保和物流運輸。無人機植保适用于大範圍、規模化種植的農田場景,通過地面遙控或者導航飛控,執行精細化噴灑作業,可以有效提升農藥使用率,降低人力成本。而無人機物流,相較于大宗貨物運輸,更适合緊急場景下的快速、貴重的物品配送,比如某些救援場景的藥品配送等。
其次是人類視野的延伸。擁有上帝視野,一直是人類的夢想。随着航攝相機以及數字通信技術的進步,無人機正在廣泛地應用于航拍、測繪、環境監測、巡檢偵查、新聞報道、影視拍攝等衆多場景當中。
無人機航攝測繪,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時效性,能夠處理各種複雜環境的航測或巡查任務,比如對高壓電網的安全、地下礦道、茂密林區等高危場景的靈活巡查,既能實作高精度拍攝巡視,也能節省大量人力成本等。
随着無人機飛控技術的成熟,資料處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平台的融入,無人機正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和複雜場景中得到應用,而這些細分行業場景的影像拍攝、傳輸以及分析,都需要相配套的軟體應用服務。以高壓電網巡查為例,高精度錄影機不僅能清晰拍攝線路影像,而且能精準定位和研判受損線路,協助專業人員快速發現安全隐患。
但無人機這一單一的硬體工具,顯然不能滿足上述複雜的需求。像是農業、測繪方面的自動化,或者是配送、監測工作如何與背景系統連結。諸如此類的細分場景的行業需求,将催生衆多第三方無人機軟體應用服務的出現。
資料升維,為商業模式建立技術壁壘
我們可以想象,無人機産業的第三方應用,可以基于不同行業特點的業務需求以及資料模型,提供給行業客戶能夠快速擷取資料、分析資料以及制定決策的數字平台。通過與垂直行業的深度結合,建立起穩定的産品定位和商業模式。
但這種理想情況,實作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在無人機航測勘查市場,美國在早期已有多家創業公司進入,主要模式就是通過無人機進行航拍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應用于建築工地、礦業開采、能源管線以及一些保險公司的現場勘查,收入模式采取按項目需求預定服務或者整體服務協定來收取費用。
其中最典型的,是融資高達1.18億美金的Airware公司。在占據市場先機、獲得充足資本之後,Airware并沒有繼續在軟體服務層面進行研發,而是入局了硬體市場,最終在硬體競争的紅海中敗北。
而一家出自美國矽谷的無人機創業公司Skycatch,則沒有重蹈Airware的“燒錢”陷阱。Skycatch始終堅持了最初的定位,基于對涉及行業場景的長期營運,建立起穩固的市場地位。
Skycatch最初設想的商業模式主要為建築、農業、太陽能以及礦産等行業在高空采集高清的圖像和視訊資訊。這一商業模式的弊端在于,隻能為客戶提供航拍資料,幫助客戶發現問題,但不能幫客戶分析解決問題。
為克服這一商業模式的缺陷, Skycatch做了兩方面的技術提升。其一是在無人機自動化控制系統上的領先優勢,建立起較高的服務水準和進入門檻,讓對手難以短期超越;其二是搭建自動化的資料采集和影像資料處理平台,開始為細分行業客戶提供實時可視化的資料分析工具。這又為Skycatch建立了專業護城河,也讓客戶沒有動力去“越俎代庖”地自建系統。
目前,Skycatch在和日本小松公司的合作中,基于大疆無人機定制的Skycatch Explore1,正在廣泛應用于上萬個建築工地場景中。這些無人機可以實作高精度自動測繪、指揮智能化的挖掘、推鏟車工作。此外,基于Skycatch Edge1 RTK基站,這些無人機能夠識别可能存在的施工錯誤,可以進行工期預測,進而為施工方節省高額人力開支。
從Skycatch的案例中,我們可以了解隻有深度挖掘航測資料次元,建立具有專業行業屬性的資料平台,提供能夠滿足行業客戶全面需求的技術能力,第三方應用企業才有可能在無人機細分行業找到自己的市場立足點,也才會找到自己的價值之源。
精耕細作,在行業生态中找到生存之基
據一份統計資料,我國2019年民用無人機主要應用領域裡,消費級占據40.32%,行業級占據59.68%,其中,農林植保為25.81%,電力巡檢19.35%,警用安防8.06%,其他類型為6.45%。預計到2025年,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約400億,其中農林植保約200億,安防監控市場約為150億,電力巡檢等約為50億。
随着近幾年無人機消費級市場銷量減緩,無人機價格陷入紅海競争,依靠硬體銷售的頭部玩家也開始觊觎行業級服務市場。
就拿植保市場這一相對成熟、規模又較大的市場來說,目前就已經被極飛和大疆兩家無人機巨頭分割殆盡,而這兩家企業都既有軟體布局又有硬體布局,幾乎剝奪了其他小企業的所有機會。
這對于那些依賴這些無人機巨頭硬體的第三方服務商來說,并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這意味着一旦某個無人機細分市場成長起來的話,這些硬體巨頭極有可能沖進來,通過其獨有的成本價格優勢,攪亂行業的市場定價秩序。
盡管這一隐患确實存在,但是多樣化的行業場景需求以及精細化的應用解決方案,已然為衆多的第三方應用服務商留下了發展機會。
精耕細作,成為我們對衆多成功的無人機行業應用觀察後的最好結論。
首先,找準細分市場,做持續的戰略投入,建立穩固成熟的商業服務模式。比如這些争奪植保市場的大廠,實際上付出了大量的精力,甚至深入新疆戈壁的嚴苛的農田環境,針對不同農作物的生長特點,展開持續近2年的現場試驗,才累計下了前期的行業優勢。
其次,深度挖掘行業客戶需求和行業資料特點,形成具有差異化優勢的技術護城河。正如Skycatch在建築工地測繪領域,已經建立起專業技術優勢,成為其與小松、大疆合作研發專業無人機的可靠壁壘,進而赢得持續的行業紅利和更大的市場規模。
此外,第三方應用的持續的生态發展,需要得到來自國家法律、城市政策以及配套的行業标準、飛控人才培養機制等多方支援。比如,無人機應用落地城市的政策扶持,可以讓無人機應用于城市交通、城管執法、城市規劃等領域;在電力網線、能源管道、建築工程、森林海洋等測繪等領域,制定相關的無人機行業應用規範,為無人機應用的安全性和品質結果提供可量化的标準保障。
最後,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這些第三方應用服務将出現質的提升。在無人機行業場景應用中,通過對智能晶片、智能攝像頭以及分析算法的軟硬體耦合,實作基于不同場景、不同功能的算法更新,進而讓無人機可以執行自動識别、分析判斷甚至自主決策等能力。
更多的無人機行業服務場景将會出現。比如,搭載視覺識别技術,無人機可以起到目标人物的自動識别和追蹤、違章違法事件判斷和預警、飛機、輪船等安全隐患的自主檢測等更為智能化的場景。
随着越來越多的行業場景的出現,這些場景都将裂變為一個個“小而美”的細分市場,進而也會為那些能夠“深耕細作”的第三方應用服務商留下市場機會。同時,這些第三方應用服務的專業化需求的增加,也會帶來整個無人機硬體市場的擴大,才會形成一個良性的行業生态。
有了涓涓細流,才能彙聚成産業生态的大江大河。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3-25
本文作者:海怪
本文來自:“
腦極體”,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