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物聯網智庫”(ID:iot101),作者:趙小飛,36氪經授權釋出。
工信部官方網站和微信公衆号正式釋出了《工業和資訊化部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作為2020年針對5G發展的第一個重磅紅頭檔案,工信部在5G網絡建設、應用推廣、技術發展、安全保障群組織實施多方面進行全面部署,可以看作是2020年度中國5G發展的“總綱領”。
近日,工信部官方網站和微信公衆号正式釋出了《工業和資訊化部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作為2020年針對5G發展的第一個重磅紅頭檔案,工信部在5G網絡建設、應用推廣、技術發展、安全保障群組織實施多方面進行全面部署,可以看作是2020年度中國5G發展的“總綱領”,需要産業鍊各方仔細研究并作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當然,這份檔案中大部分工作部署是工信部和業界一直強調的内容,而其中一些新的提法更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可以看出國家對于5G産業發展的決心和一些新思路。

在筆者看來,這份檔案中值得關注的新亮點包括以下五點:
- 支援基礎電信企業以5G獨立組網(SA)為目标,控制非獨立組網(NSA)建設規模;
- 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加快實施700MHz頻段5G頻率使用許可;
- 适時釋出部分5G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
- 開展5G行業(含工業網際網路)專用頻率規劃研究,适時實施技術試驗頻率許可;
- 推進網絡共享和異網漫遊
這5個亮點,凸顯國家對于5G網絡建設、頻譜規劃、網絡營運等方面的支援力度和思路。筆者就圍繞這5個亮點逐一進行分析。
01 控制非獨立組網(NSA)建設規模
工信部在本次檔案中明确提出“支援基礎電信企業以5G獨立組網(SA)為目标,控制非獨立組網(NSA)建設規模”,可以看出官方針對5G網絡部署路線的态度,NSA作為過渡性方案逐漸減少,SA必将成為5G主流的部署方式。
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是5G的兩個組網選項。簡單的說,所謂的NSA組網,就是借助4G現有的核心網+建立5G基站快速實作5G部署,而SA則是核心網和基站全部建立。NSA組網主要支援5G eMBB業務場景,SA則可以支援5G eMBB、uRLLC和mMTC業務場景。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差別是是否有5G核心網。
由于3GPP在2017年12月當機了首個5G标準,這一版标準是支援NSA的标準,為希望加快商用5G的營運商打下基礎;而在2018年6月,5G SA組網标準當機。是以SA組網标準比NSA晚了半年時間,加上NSA可以複用4G的網元,是以SA的産業生态成熟晚于NSA。
2019年,在5G牌照發放之前,業界曾經掀起過一波是否要先部署NSA後部署SA的讨論,不少觀點認為應該以SA為目标。當然,在5G牌照發放初期,鑒于産業生态的完善程度,營運商首先以NSA組網為主,逐漸過渡到SA。工信部本次表态,SA的地位進一步确立。
從營運商的動作來看,實際上也已經将SA作為5G網絡建設的核心目标。早在2019年6月的GTI峰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就表示:“2019年的5G基站很多基于NSA,要想讓5G發揮作用,SA一定是目标架構網絡”。近期,楊傑又表示:“中國移動要把發展5G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加快推進5G建設發展,全面開展SA端到端性能測試。”而在3月10日,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聯合啟動5G裝置招标,而本次集采的對象就是SA無線主裝置,一共約25萬站。
02 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
衆所周知,700MHz頻段一直由廣電所有,而這一頻段作為黃金頻段,對于無線通信網絡尤其是5G部署意義重大。
5G牌照發放之前,中國廣電被業界一緻認為是第四大5G營運商的人選,2019年6月6日,工信部發放5G正式商用牌照也印證了業界的猜測。然而,在獲得牌照後,中國廣電将獲得哪些5G頻譜,是廣電5G商用中值得業界關注的最核心問題。
早在2018年12月,工信部就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營運商頒發了5G頻率使用許可。随後,随着多次頻譜牌照的頒發,中國廣電的5G頻譜配置設定格局初步确定下來,包括2020年1月向廣電頒發4.9GHz頻段5G試驗頻率,以及2020年2月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共同使用3300-3400MHz頻段頻率用于5G室内覆寫的許可。整個頻譜配置設定格局為:
- 中國電信:3400-3500MHz
- 中國移動:2515-2675MHz、4800-4900MHz
- 中國聯通:3500-3600MHz
- 中國廣電:4.9GHz頻段
-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3300-3400MHz共享室内頻段
在多個場合,中國廣電曾表示過“采用低頻+中頻協同組網政策”,其中,中頻就是4.9GHz和3300-3400MHz,低頻即700MHz。然而,中頻是無線電頻譜監管機構已經明确可用于5G組網的頻段,而低頻并未明确用于5G組網。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規定“無線電頻譜資源屬國家所有”,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負責無線電頻率的劃分、配置設定與指配。700MHz雖然此前授予廣電,但其使用範圍是明确由廣播電視和微波使用,并未指派給5G移動通信,直接用來商用5G并不合法。700Hz頻譜要用于5G,必須經過專門流程,先從之前使用範圍中“剝離”出來,再歸到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配置設定序列,然後才能決定最新使用範疇。
工信部本次提出“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加快實施700MHz頻段5G頻率使用許可”,筆者認為有兩方面動向:一方面,坐實了700MHz未來要用于5G的計劃;另一方面,将啟動無線電配置設定合法程式,為700MHz“松綁”,加速其用于5G。當然,最終700MHz會授予哪家營運商,亦或是多家共享,還需進一步關注政策動向。
03 釋出部分5G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
早在2019年初,工信部釋出的《2019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要點》中,就提出将“适時釋出5G系統部分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2019年,5G商用牌照釋出,營運商在中頻段完成了13萬5G基站的部署,中頻段相關産業鍊成熟度較高。本次再将毫米波提上議事日程,可見業界對毫米波商用的需求開始上升。
衆所周知,毫米波一般是指處于24.25GHz—52.6GHz的頻段。随着移動通信的發展,無線電頻譜稀缺性越來越突出,加上資料傳輸速率越來越高的趨勢,毫米波通信技術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它可以緩解網絡頻譜資源限制,顯著提高提升網絡速率,有效解決熱點地區網絡覆寫等問題。
當然,毫米波穿透能力弱,覆寫範圍小,在組建網絡時需要建設大量基站提高覆寫範圍,投入成本極高。同時,在實際應用中對于産品的挑戰非常大。
2019年11月,中國IMT2020(5G)推進組曾透露了我國毫米波試驗節奏:2019年重點驗證5G毫米波關鍵技術和系統特性;2020年重點驗證毫米波基站和終端的功能、性能和互操作,2020到2021年開展典型場景驗證。國内通過毫米波的試驗,目的是驗證5G毫米波關鍵技術和主要特性,來制定26GHz頻段的5G裝置功能和性能的名額要求,指導5G毫米波基站、核心器件和終端的研發。
毫米波場景的特征,其技術對基帶、射頻、天線、變頻器、移相器、功放、低噪放、射頻開關等關鍵器件提出了新要求,國内企業技術儲備還有很大差距,毫米波産業生态還不夠完善。美國營運商5G的商用,就是在毫米波頻段上開始的,雖然因為其國内頻譜現狀不得已選擇毫米波,但其相關器件的競争力較強。
是以,“适時釋出部分5G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這個“适時”更多還是要看産業生态的發展,看試驗的進展,保證中國5G的競争力。
04 5G行業(含工業網際網路)專用頻率規劃
5G推出伊始,國内外很多行業領軍企業對于5G專網就表示出極高的積極性,這其中工業企業的積極性最高。當然,通信行業企業也表示出一定積極性,例如,諾基亞曾在2019年底表示其已發展了120多家私有網絡客戶,涉及交通、能源、公共部門、物流和制造業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專用網絡也可以是采用3GPP的标準部署的蜂窩網絡,目前已有多種形式,包括私有的低功耗廣域網絡(LPWAN)、基于LTE的寬帶無線專網和5G專網,這些網絡與公網在實體上隔離,專網專用能夠做到安全性和服務保障。
雖然5G網絡切片也能提供類似專網的體驗,但一些行業使用者依然願意自建私網。相對于私有LPWAN和私有LTE網絡,目前已有大量廠商在規劃建設私有5G網絡,業界對5G專網也寄予厚望,有很多專家認為5G專網将成為5G時代的一種主流網絡部署方式。5G專網的發展,頻譜政策和技術的發展是其中最重要因素之一。
私有網絡的頻譜使用方式一般有三種類型:專用頻譜、共享頻譜和非授權頻譜。
專用頻譜一般包括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私網營運商自己獲得監管機構頒發的專用頻譜牌照,第二種是在一些特殊的地理範圍内使用公網營運商的頻譜。第二種方式在操作中有一定的複雜性,因為首先要保證這些地域沒有公網客戶的接入,其次是公網營運商頻譜牌照的二次授權,不過,這樣的形式可能給公網營運商帶來一些新的收入,例如幫私網營運商部署、營運、優化網絡,畢竟公網營運商這方面經驗非常豐富。
采用專用頻譜,尤其是第一種形式的專用頻譜已有很多實踐,電力、民航、鐵路、公安等很多行業都采用專用頻率自行部署過行業專網。未來更多企業若想部署5G私網的最大難點是專用頻譜擷取難度太大,目前很多國家在這方面開始陸續出台一些政策,增加私網專用頻譜的可用數量。當然,專用頻譜畢竟非常稀缺,是以共享頻譜和非授權頻譜也派上用場。
共享頻譜是一種“輕授權”的頻譜使用方式,一些國家監管機構會出台一些共享使用的頻譜使用制度,行業使用者可以采用共享頻譜部署其私有網絡。全球多個國家都出台了共享頻譜政策,一些廠商也開始了實踐,這方面并非從零開始。
海外為專網預留專門頻譜的政策,最為典型的是德國、英國和美國。舉例來說,2019年德國聯邦網絡局就釋出了供本地使用的5G頻率架構條款,決定将3700-3800 MHz頻段内的頻譜将預留給工業自動化、農業和林業等應用,并将根據申請進行配置設定,無需進行拍賣。此政策釋出後,大衆、奔馳、西門子、博世等廠商已經開始了5G私網的測試和部署。此外,美國的CBRS、英國的本地許可接入頻譜政策都給5G專網提供了有利條件。
本次工信部提到“開展5G行業(含工業網際網路)專用頻率規劃研究,适時實施技術試驗頻率許可”,可以說是首次将5G行業專網頻率寫入政府紅頭檔案中,考慮重點行業對5G通信需求,順應5G專網發展的趨勢,推動多種業态的5G網絡部署形态發展。
05 推進網絡共享和異網漫遊
這句話裡面主要在于“異網漫遊”這個關鍵詞。所謂“異網漫遊”,就是使用者使用一家營運商簽約的SIM卡,也可以用另外一家營運商的網絡。比如,通常大家所熟悉的國際漫遊,在國外沒有本地營運商網絡覆寫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接入其他營運商的網絡使用移動通信業務。但是在國内異網漫遊并未實施起來。
目前,在5G建設中,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開展了共建共享合作,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5G投資的成本,也進一步提升了網絡服務。而異網漫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算一種網絡共建共享方式,而且是對網絡改造最小、成本最低的方式,因為大量工作主要在不同營運商計費系統之間完成。
通信業專業社群“通信人家園”曾對異網漫遊做過詳細解釋,引用部分觀點包括:
- 在歸屬營運商網絡沒有覆寫、信号弱、終端不支援所處位置的網絡制式、擁堵、故障等狀況時,自動漫遊切換到其它營運商網絡,繼續為客戶提供服務;歸屬營運商網絡恢複可用時,自動切換回來,優先使用歸屬營運商的網絡。
- 采取系統自動控制,優先使用歸屬營運商的網絡的漫遊政策,不會導緻客戶大量漫遊,惡性競争。這種漫遊政策,更多的是互補。
- 客戶隻與歸屬營運商結算,客戶漫遊出去,歸屬營運商從客戶那裡收取的通信費,要分一部分給漫遊服務營運商。
若5G異網漫遊能夠實作,則幾家營運商都可以借助友商網絡提升對自己客戶的服務品質,同時節省投資支出。本次工信部檔案中也明确提出:“加快形成熱點地區多網并存、邊遠地區一網托底的網絡格局,打造資源集約、運作高效的5G網絡”。在這些工作推動下,營運商之間的競合關系更加緊密,而且互相之間的合作動力更足。
在網絡共建共享之後,又着重提出異網漫遊,可見,政府對于5G發展的态度是盡一切努力降低投資成本、提升使用者服務水準。業界對于異網漫遊的期待也非常高,2020年可能成為異網漫遊的試點之年。同時,目前在全國全面開展的攜号轉網或許會受到一定影響,畢竟對于使用者來說,異網漫遊和攜号轉網都是為了使用最好的網絡服務,但異網漫遊流程更為簡單、對使用者基本上零打擾。
總結
工信部在本次檔案中也提出:充分發揮5G新型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支撐經濟高品質發展。以上5個亮點,很多都是首次展現在政府紅頭檔案中,同時也是業界積極推動的領域,展現出工信部在5G政策制定中的大膽創新和順應市場趨勢,同時也展現出國家對于5G發展的決心。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3-25
本文作者:36氪的朋友們
本文來自:“
36Kr”,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