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冠複仇者集結,世衛官方開發疫情追蹤神器,要健康還是要隐私?新冠肺炎追蹤神器阻止病毒傳播,還是保護隐私?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内的持續傳播,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的大量存在,使得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暴露在巨大的感染風險之中。

我們日常接觸的人群中或許就有潛在的感染者,我們也很難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上了病毒,有沒有碰到過被感染的人。同時,尤其在國外,很多人目前很難了解到所在社群的病毒流行程度如何,如果出現症狀,很多人似乎也不清楚可以去哪裡做檢查或找到治療方法。

正如 Nature 最新報道,估計超過 6 成新冠患者無症狀,可能引起新一輪疫情爆發。

為了幫助全球各個國家的群眾解決這些問題,由一群醫生和工程師共同開發的一款應用程式,已經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認可,這也将成為世衛組織的官方應用程式,來幫助世界各地的人們應對 COVID-19。

上司這項工作的美國醫師 Daniel Kraft 上周表示:“我們正在組建一支由技術複仇者組成的特殊團隊,來開發這款應用的第一個版本,希望能在下周釋出。”

新冠複仇者集結,世衛官方開發疫情追蹤神器,要健康還是要隐私?新冠肺炎追蹤神器阻止病毒傳播,還是保護隐私?

同時,世衛組織數字衛生和資訊主管 Sameer Pujari 也證明 Kraft 正在與世衛組織的合作。不過, Pujari 拒絕透露有關這款應用的更多資訊。

新冠肺炎追蹤神器

Kraft 将這款應用程式描述為 COVID-19 的導航軟體,它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導航建議,不過并不是平常出行路線導航。其目标是讓應用程式為人們提供本地資訊,并将人們的資料回報給公共衛生部門,以提高應用程式的準确性。

平常我們使用的智能手機,能夠時刻記錄我們的 GPS 位置曆史資訊,是以這一資料特别适合用于追蹤新冠感染者和接觸者,公共衛生官員們也可以根據其中的資料分析,來确定受感染者曾與誰接觸。

按傳統的方法,衛生部門會要求攜帶病毒的人回憶他們的活動,然後找到可能感染病毒的接觸者,讓其進行自我隔離。

但在這個應用程式上,可以通過檢視被感染者手機中存儲的位置記錄,并将這些資訊與其他人的資料進行交叉聯系,公共衛生當局就可以迅速而準确地确定誰是密切接觸者,誰處于危險之中。

Kraft 表示,該應用的第一版将隻包含基本功能,其設計仍在不斷變化中。他的首要任務是讓這個應用程式盡快進入谷歌和蘋果的應用商店。“完美是善的敵人,” 他說,“我們想要為接下來持續發展的冠狀病毒和其他流行病奠定基礎。”

新冠複仇者集結,世衛官方開發疫情追蹤神器,要健康還是要隐私?新冠肺炎追蹤神器阻止病毒傳播,還是保護隐私?

世衛組織官方應用程式界面

當使用者安裝該應用程式時,他們首先會看到世衛組織關于如何維護自身安全的資訊提示,包括洗手指南和保持社交距離。然後,一個類似聊天機器人的界面,會詢問使用者是否有相關症狀,引導他們進行自我評估,并在必要時引導他們到本地站點進行檢測或治療。之後,該款應用程式可能還會告訴需要治療的人們,附近的哪些醫院有可用的床位。

為了提供個性化的資訊,該應用程式還會詢問使用者的年齡、位置和首選的語言。Kraft 表示,該應用程式最初将以世界衛生組織的六種官方語言提供服務,并可能根據使用者的年齡調整資訊。他表示 “我們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向嬰兒潮出生的一代(指二戰後出生的一代人)和千禧一代(年輕人)傳達資訊。”

Kraft 是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的醫學主席,在過去幾周内他發出了尋找合作者的呼籲,目前團隊成員已包括微軟前首席資料科學家、谷歌前工程經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Ramesh Raskar 等。同時他還在為這款 WHO COVID 應用程式尋找志願者,并将項目開源到了 github 上。

新冠複仇者集結,世衛官方開發疫情追蹤神器,要健康還是要隐私?新冠肺炎追蹤神器阻止病毒傳播,還是保護隐私?

Kraft 表示,該應用的第一版将不會包含聯系人追蹤功能,隻希望它能盡快上線運作。為了實作對接觸者的追蹤,該應用程式一開始主要會依賴于 Raskar 的已有成果。

不久前,Raskar 團隊釋出了一款名為 “Private Kit: Safe Paths” 的應用程式原型,該應用程式最多可以存儲使用者 28 天的 GPS 位置資料,每 5 分鐘記錄一次。如果使用者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他們可以選擇與衛生官員共享最新資料,以提醒其他人可能會受到感染的地點。

下載下傳該應用程式後,需要使用者同意共享位置之後,才開始跟蹤記錄。在以後的版本中,該應用程式将以加密的方式,将人們的位置資訊與那些已經選擇使用該服務的受感染人群的位置記錄進行交叉分析,以警告用于與受感染者的潛在接觸。

同時,Raskar 團隊也正在努力确定需要多少人使用該應用程式,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傳播。

Raskar 的團隊也釋出了一份白皮書,讨論了在建立應用程式阻止流感大流行時保護個人隐私的難度和必要性。Raskar 說道,“如何開發出一款有用的工具,且不讓它最終成為監控的工具,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阻止病毒傳播,還是保護隐私?

阻止病毒的傳播,首先需要做的是迅速找到并隔離感染接觸人群,而 Kraft 團隊正在開發的這款追蹤 APP,似乎正是控制傳染病擴張的利器。

但是,利用手機位置資料來跟蹤感染者的移動,并警告可能受到感染的人,這又會涉及隐私問題。

流行病學家們目前也正在讨論,這樣的應用程式是否應該在歐洲和美國使用,以及這樣做的好處是否大于隐私問題。

牛津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家 Christophe Fraser 與臨床醫生 David Bonsall 及其同僚一起設計了一個數學模型,以模拟 “瞬時數字接觸追蹤” 将如何影響病毒的傳播。

新冠複仇者集結,世衛官方開發疫情追蹤神器,要健康還是要隐私?新冠肺炎追蹤神器阻止病毒傳播,還是保護隐私?

首先為了制止流行病,衛生官員必須将病毒的基本傳染數(即每個感染者病毒傳播的平均人數)減少到少于一個。該小組對一個相關場景進行模組化,如果一個人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并立即通知其聯系人,這将有可能将病毒的基本傳染數控制到門檻值以下。

Fraser 說道,“對我們來說,追蹤接觸者很明顯正在解決一個主要問題。” 目前,他的團隊正在為包括英國在内的幾個歐洲政府提供數字跟蹤方面的建議。英國國家衛生局也在 3 月 19 日宣布,正在開發一種新冠病毒接觸者追蹤應用程式。

目前,谷歌和 Facebook 也在與美國政府就共享匿名位置資料進行讨論。而在擁有歐洲最嚴格的資料隐私保護措施的德國,為了追蹤患有或可能患有新冠肺炎的人,隻允許按照法律規定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目的,将資料限定于收集特定人群。

艾倫・圖靈研究所的倫理學家 David Leslie 說道,“我們生活在資料泛濫的時代,但大流行的緊迫性不得不讓當局和公衆權衡隐私的價值,以及收集資料可以挽救百萬生命的可能性。”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上周末在《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長文《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表達了對隐私的擔憂,也暢想了未來的情況。他表示,近年來政府和公司都在使用越來越先進的技術來跟蹤、監視和操縱群眾。但如果我們不謹慎的話,現在的這種流行病可能将是人類監控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新冠複仇者集結,世衛官方開發疫情追蹤神器,要健康還是要隐私?新冠肺炎追蹤神器阻止病毒傳播,還是保護隐私?

他提出了一個設想,政府如果要求每個公民每天佩戴生物特征識别手環,以監測 24 小時的體溫和心率。所得的資料通過政府的算法進行存儲和分析,這些算法甚至會在症狀出現之前就知道你生病了,并且還知道你去過哪裡以及遇到了誰。這樣感染鍊可以大大縮短,甚至完全切斷,可以盡快停止流行病的蔓延。

這樣的做法在疫情期間确實對阻止流行病的蔓延大有益處,但是其中的弊端也很嚴重。當收集我們生物識别資料的時候,政府和公司将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他們不僅可以預測我們的感受,還可以操縱我們的感受,并向我們出售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從産品到政治觀點。細思極恐的是,當我們觀看視訊時,他們可以監視我們的血壓和心率變化,進而可以了解使我們發笑、哭泣以及使我們真正生氣的原因。

雖然,生物特征識别可以作為政府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的臨時措施,一旦緊急情況結束,這些措施也會取消。但是,臨時措施有持久保持下去的巨大慣性,而且新的緊急情況也可能會再次出現。

隐私和健康之間的選擇一直是個難題,赫拉利強調,我們應該同時享受隐私和健康,當使用跟蹤應用程式時,我們應該讓公衆有知情權,通過廣泛的測試和誠實的報告,讓公衆自願合作。

參考資料:

[1]

https://spectrum.ieee.org/the-human-os/biomedical/devices/who-official-coronavirus-app-waze-covid19

[2]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478703/an-app-for-tracking-coronavirus-in-your-community-is-almost-here

[3]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3/cellphone-tracking-could-help-stem-spread-coronavirus-privacy-price

[4]

https://www.ft.com/content/19d90308-6858-11ea-a3c9-1fe6fedcca75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3-24

本文作者:何靜

本文來自:“

學術頭條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