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交通運輸作為大後方行業,在整個物資運輸過程中快速響應需求,保障資源及時分發,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了解,這次疫情期間,國内大型的物流平台幾乎都在阿裡雲上運作,其中物聯網貨運服務平台G7攜手阿裡雲開發的疫情物流服務關聯30家物流平台,将數十萬隻口罩等醫護資源成功運往武漢。為了提高運輸效率和快速比對運力,G7作為國内領先的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物流産業連接配接平台,發起搭建“疫情物流每日動态”及“馳援武漢—物流資訊共享”項目,阿裡雲提供雲及資料技術支援,協助完成搭建。
在疫情期間,除了技術上的賦能外,阿裡雲與物流客戶也展開了多元度的合作,為控制疫情做出貢獻。
阿裡雲具體措施:
第一,阿裡雲在物流行業的全面上雲和彈性計算方面做了很多耕耘,阿裡雲服務物流客戶,關鍵的理念是保持穩定性,其次是提升服務響應度。物流平台大多是 To B 企業,不像釘釘是 To C 的,資源暴漲的訴求特别明顯,是以保障系統穩定性至關重要,提前制訂好支撐方案:資料擴充、彈性擴充、方案評估、落地預測等,在全鍊路打通的情況下,保障技術、服務和資源。
第二,無接觸配送和保障民生工程。疫情期間,很多小區實行了封閉化管理,對生鮮電商的配送、快遞配送需求增加,阿裡雲聯合菜鳥物流,大力推廣無接觸快遞櫃解決方案,以無接觸快遞櫃為媒介,以網際網路平台為橋梁,實作發貨申請到收貨通知的線上化。
第三,全鍊的防疫、控疫解決方案。例如雲疫寶、防疫精靈、疫情監控、遠端辦公、線上教學快速搭建平台等。在一些貨運樞紐、中心倉庫、物流園區、貨運的生産園區,雲疫寶可快速甄别入園人員是否戴口罩、是否安全、人員流動軌迹等等。阿裡與也針對各個交通樞紐節點、辦公生産園區、物流園區,提供了體溫檢測、健康摸排、無接觸考勤打卡的方案,幫助物流園區和社會做好社群防控工作。
第四,除了技術上賦能,阿裡雲和物流客戶也展開了多元度的合作,攜手客戶一同應對突發疫情,最突出的一個案例就是和 G7 一同開發了疫情物資和運力比對找車平台。當時物資運輸難的問題表現在:有物資的人找不到卡車,同時有運力的司機又找不到能運的貨。而 G7 可以借助多年來積攢的物聯網平台和大資料來擷取到司機的資訊和位置。是以 G7 從大年初一到初五,連續上線了兩個産品,用于收集兩端的資訊并撮合在一起,完成應急救援物資千裡馳援。據不完全統計,G7 基于阿裡雲平台創造的資訊工具,最終成功地比對的物資運力超過 50 對,累計運輸的醫療和生活物資超過 1000 噸,這是疫情期間 G7 和阿裡雲平台一起攜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