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遇春和常遇春,郭興和郭子興,明初大将裡名字相似的可真多啊!

每一個大一統王朝在建國之初,都少不了會有大量的名将得到分封,但明朝的開國名将裡,卻有很多名字相似的,讓後世的人在學習的時候,總是容易傻傻地認不清楚。比如鄭遇春和常遇春,郭興和郭子興這兩對開國名将,他們的姓名都隻有一字之差,經常讓人給弄混淆了!

鄭遇春和常遇春,郭興和郭子興,明初大将裡名字相似的可真多啊!

首先,鄭遇春是朱元璋得力先鋒鄭遇霖的弟弟,但鄭遇霖在至正十五年的時候就,在渡江作戰中力戰而死,弟弟鄭遇春至此接替他的軍隊,繼續為朱元璋賣力。

鄭遇春随軍作戰時表現勇猛,多有戰功,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諸侯的時候,他因功被封為了荥陽侯,食祿九百石!

而對于常遇春,很多人就比較熟悉了,他是同徐達、傅友德等同等層次的一流名将。早年是當一位打家劫舍的賊寇,但他很快發現幹這一行是沒有前途,于至正十五年正式脫離盜群,加入朱元璋的麾下。

鄭遇春和常遇春,郭興和郭子興,明初大将裡名字相似的可真多啊!

常遇春不僅打仗厲害,他還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在攻打衢州的過程中,常遇春部所向披靡,在戎馬倥偬之間,還有閑情逸緻作了一首詩《龍遊道中》,字裡行間将自己的英雄氣概展露無疑。

常遇春這人打仗富有奇略,經常會出奇兵,以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敵緻勝,等到需要沖鋒的時候,又常常表現得比誰都還要勇猛。

比如在渡江之戰中,常遇春駕駛着小舟,激流勇進,縱身登岸,殺得敵軍陣陣敗退,最終拿下了關鍵的緣江堡,取得作戰的勝利,他也因為這場戰鬥的出色表現,成功升任為元帥。

鄭遇春和常遇春,郭興和郭子興,明初大将裡名字相似的可真多啊!

後來在同陳友諒的作戰中也連連取得勝利,在鄱陽湖大戰中,常遇春的表現也最為可圈可點,被朱元璋誇贊為“當百萬衆,摧鋒陷堅,莫如副将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名将,卻英年早逝了,在跟着徐達北伐中原不久後,便暴病而死,實在令人惋惜!

至于郭興和郭子興這一對,也有很多人輕易弄混淆了。郭興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他與弟弟郭英同為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幹将,在鄱陽湖水戰中,就是他建議朱元璋采用火攻,方才緻使陳友諒大敗的!後來又跑去駐守潼關,這一三秦關口,屢次打敗了敵軍的進攻。

鄭遇春和常遇春,郭興和郭子興,明初大将裡名字相似的可真多啊!

原本他可以獲得更高的獎賞,但由于屢次不受軍紀,被朱元璋所發現,是以也隻是勉強得到一個鞏昌侯,食祿一千五百石!于洪武十七年去世後,追封為陝國公!後來又因為被牽扯到胡惟庸案後,爵位被革除!

至于郭子興,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算是大明王朝的開國名将,他早年是朱元璋的頂頭上司,是元末群雄之一。

鄭遇春和常遇春,郭興和郭子興,明初大将裡名字相似的可真多啊!

在元末的那個背景下,郭子興憑借着家中的财富,迅速集聚了數千壯士奪取了濠州,而朱元璋也在這個時候聞迅前來幫忙,而朱元璋也因為表現得很好而逐漸獲得了郭子興的器重。

鄭遇春和常遇春,郭興和郭子興,明初大将裡名字相似的可真多啊!

但由于後來,郭子興陣營内部的孫德崖、趙均用、彭大等高層上司意見不合,内争不斷,互相傾軋,連郭子興本人也險遭殺害,由此郭子興不斷地向朱元璋靠攏,而與孫德崖、趙均用等分離,移駐滁州,并将養女馬氏嫁給朱元璋。

郭子興病重去世後,他的部隊就這樣被朱元璋給繼承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