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博文以 Cent OS 為例, 示範 Linux 系統下如何檢視某個網絡端口的占用情況, 并找出占用某個端口的程序, 以及殺死相關程序的方法.
目錄
- 1 lsof檢視端口的占用情況
- 1.1 指令使用示例
- 1.2 檢視某一端口的占用情況
- 1.3 殺死某個端口的所有程序
- 1.1 指令使用示例
- 2 netstat檢視端口占用情況
- 2.1 指令使用示例
- 2.2 檢視占用某個端口的程序
- 2.3 殺死某個端口的占用程序
- 參考資料
- 版權聲明
# 指令為 lsof -i
[root@onepiece ~]# lsof -i
# 将會顯示 指令 + 程序ID + 程序所屬使用者, 以及監聽的協定、狀态等資訊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dhclient 728 root 6u IPv4 11262 0t0 UDP *:bootpc
ntpd 839 ntp 16u IPv4 13671 0t0 UDP *:ntp
ntpd 839 ntp 18u IPv4 13677 0t0 UDP localhost:ntp
- 注意: 若提示無此指令, 則需要安裝, 指令如下:
[root@onepiece ~]# lsof -i -bash: lsof: command not found [root@onepiece ~]# yum install -y lsof ...... Installed: lsof.x86_64 0:4.87-6.el7 Complete! # 出現上述的 "Complete!",說明安裝成功。
# 比如檢視80端口的占用情況,指令為:
[root@onepiece ~]# lsof -i:22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sshd 3187 root 3u IPv4 16278 0t0 TCP *:ssh (LISTEN)
sshd 9528 root 3u IPv4 4436480 0t0 TCP onepiece:ssh->120.253.xx.xx:30214 (ESTABLISHED)
這裡顯示出22号端口正被sshd所使用, 狀态是LISTEN(監聽).
不建議通過 kill 的方式解決端口沖突問題!
某些極少的情況下是可以直接殺死程序、釋放端口的, 比如某個 Tomcat 程序沒有成功退出, 導緻重新開機失敗.
# 指令如下:
[root@onepiece ~]# killall sshd
# 這樣,所有sshd的程序都會被結束掉 —— 我這裡通過ssh遠端操作阿裡雲伺服器, 殺死之後将退出連接配接, 提示如下:
Connection to 47.52.xx.xx closed by remote host.
Connection to 47.52.xx.xx closed.
# 此時需要從阿裡雲控制台通過終端進入, 并開啟sshd服務, 指令如下:
service sshd start
這樣, 所有與 sshd 的相關程序都會被結束掉 —— 務必慎用.
# 指令示例如下:
[root@onepiece ~]# netstat -anp | grep 22
tcp 0 0 0.0.0.0:22 0.0.0.0:* LISTEN 9646/sshd
tcp 0 36 172.31.xx.xx:22 120.253.xx.xx:30307 ESTABLISHED 9649/sshd: root@pts
unix 2 [ ] DGRAM 15722 476/dbus-daemon
unix 3 [ ] STREAM CONNECTED 11122 476/dbus-daemon
可以看出22端口被9646号程序監聽着.
# 指令為fuser:
[root@onepiece ~]# fuser -v -n tcp 22
USER PID ACCESS COMMAND
22/tcp: root 9646 F.... sshd
root 9649 F.... sshd
[root@onepiece ~]# kill -s 9 9646(程序号)
說明:
-9
參數表示告訴作業系統直接殺死程序, 無論程序的狀态是否可殺死;
該指令隻殺死某個程序, 比
指令相對安全一點.
killall
Linux中如何解除端口占用
linux下如何搜尋一個檔案或程式所在位置
作者: 馬瘦風(https://healchow.com)
出處: 部落格園 馬瘦風的部落格(https://www.cnblogs.com/shoufeng)
感謝閱讀, 如果文章有幫助或啟發到你, 點個[好文要頂👆] 或 [推薦👍] 吧😜
本文版權歸部落客所有, 歡迎轉載, 但 [必須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标明原文連結], 否則部落客保留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