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0萬代理人上雲,太保壽險數智化按下快進鍵

猶如一枚硬币,每件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在過去将近兩個月的時間裡,新冠肺炎疫情讓整個中國慢了下來,不少行業幾乎陷于停滞。但同時,有些事情正在提速,金融行業的“數智化”就是其中之一。疫情讓人們直接而強烈地意識到:數智化,要加快! 

在保險行業,太保壽險就是按下快進鍵的那一個!20天時間,太保壽險借助阿裡釘釘,實作了近80萬外勤員工和4萬餘内勤人員的線上協同辦公,這一速度和規模是目前行業之最。而太保的加速,整個保險行業乃至整個金融行業的數智化提速,背後離不開金融科技工具的支撐以及數智化思維理念的引導。 

一、20天,80萬+4萬上雲,太保壽險加速度 

如果沒有新冠肺炎疫情,太保壽險這場上雲活動原計劃在春節後開啟平穩部署。屆時,這款名為“太保釘釘”的線上協同辦公軟體将讓太保壽險近80萬外勤隊伍(即保險代理人團隊)和4萬餘名内勤員工實作遠端辦公協同,提供業務經營支援。 

然而,疫情的出現打亂了原有的計劃。政府方面關于減少人員流動,延遲開工,線上辦公等要求,不光給80萬代理人日常工作開展帶來阻力,也加重了内勤管理人員的負擔,進而迫使太保壽險在春節期間緊急加快平台部署。經過20天奮戰,3月1日,“太保釘釘”正式和80餘萬名内、外勤員工見面,中國太保壽險踏上數智化辦公之路。 

從“太保釘釘”的主要功能來看,在B端外勤隊伍方面,提供了出勤管理、直播教育訓練、群日志、訪客打卡等功能,實作了團隊營銷行為的精細化管理;在E端内勤團隊方面,檔案線上協同編輯、視訊會議、企業通訊錄、智能人事等工具則帶來了工作提效、組織明晰、便捷溝通、簡單管理等效果。 

對于一個幾百上千人甚至幾千人的企業而言,上述功能的實作或許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太保釘釘”之上,是80多萬員工同時線上協作,這也是太保壽險這場“雲上加速”值得關注的原因——她打破了“時間”和“規模”兩個方面的“不可能”,對壽險行業而言,意義重大。 

從保險代理人工作特點來看,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将保險産品和全方位的服務帶到消費者面前,他們需要快速擷取公司最新的銷售政策、産品教育訓練以及保險産品的售前、售後服務支援,進而帶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提高業務成效。 

步入數字經濟時代,“線上實力”是企業的重要資本,因而,能否實作對規模龐大的代理人團隊的統一線上化管理,也成了保險公司的制勝關鍵。而這一目标的實作,不光考驗險企的組織行動能力、上司層的決斷能力,更要看是否能找到與自身業務需求相比對的平台工具。而太保壽險借助

阿裡雲

釘釘率先實作了大規模人員同時線上辦公的功能躍遷,這也是金融科技工具力量的證明。 

二、目标向内,組織管理數智化加速度 

在“時間”與“規模”之外,太保壽險這次“上雲”還有一點尤為值得關注。 

從“太保釘釘”所實作的功能來看,針對的不再是以往金融機構數字化常見的在業務服務環節的數字化,而是“數字化+智能化”的數智化,也更是在内部組織管理的數智化上着力。對于企業而言,組織管理層面的改革更難,也更重要。 

太保壽險過釘釘智能硬體打造出“太保智慧職場”,智能考勤、智能前台、智能會議室、智能網絡等不僅大大提高了辦公效率,也吸引了大批年輕保險代理人的眼球,實作“數字化+智能化軟硬一體”的全方位更新,特别是智能考勤,疫情期間可以輕松實作國家倡導的無接觸考勤,阿裡釘釘行業負責人李龍贻特别強調。 

當下,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指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4.8%。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内部組織管理的數智化重要性更加凸顯,可以說,隻有實作了組織管理的數智化改造,整個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更新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往前推進。 

在保險行業乃至整個金融行業,數智化轉型更新一直在進行。特别是在網際網路保險的沖擊之下,險企紛紛通過自有科技團隊或借力外部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賦能進行數智化改革。不少數智化步伐較快的保險企業,從産品設計,銷售到理賠核賠,多個業務環節均已實作線上智能化。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包括保險在内的整個金融行業在過去數年的數智化更新更多的是聚焦在面向C端的業務服務,在企業内部管理方面始終着力不夠,這也反過來成了企業實作數智化轉型更新的掣肘。在保險業務環節之外,内部管理協同也是一個在快速增長的業務需求,隻有高效的團隊協同才能給出高品質的服務,才能在行業競争中更有優勢。 

太保壽險的例子,昭示了傳統保險企業乃至整個傳統金融行業的數智化轉型趨勢——企業們不再僅僅關注面向C端業務服務方面的數智化,而開始着力企業内部組織管理層面的線上化、智能化更新改造。這一更能觸及企業營運管理核心的改造行動,也意味着行業真正的轉型提速開始了。 

三、數智化轉型理念是關鍵 

無論是20天實作80萬人上雲的高效,還是數字化改造對象的轉變,背後都離不開一個企業的數字化理念。回顧太保的發展曆史,可以看到這家企業具有濃厚的數字化基因:太保集團早在2017年就提出數字化更新的戰略——“數字太保”,并推出了一系列數字化産品如“阿爾法保險”、億級客戶保險賬戶體系“

太平洋保險

”APP、智慧理賠“太慧賠”、科技減損“太好保”、以及太保壽險創新研究院打造的“靈犀系列”智能機器人等都已在實際業務場景中落地,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實作了業務上的“資料統一”、“門戶統一”和“智能協同”。 

作為行業裡數字化先行者,無論是IT時代、移動互聯時代還是當下的數字智能時代,太保壽險的數字化轉型屢屢走在行業前列。從用戶端到中背景作業系統,都可以看到數字科技的身影。這也是她在此次疫情中能夠如此快速響應,加速上雲的前提。 

2019年,為深入貫徹落實太保集團成為“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引領者”的願景,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主線,太保壽險提出“聚焦價值、聚焦隊伍、聚焦賦能”的新戰略,以科技助力保險服務生态圈建設、以科技賦能隊伍、以科技支撐服務營運。 

其中,“賦能隊伍”、“支撐服務營運”,都在“太保釘釘”上很好地展現出來。高效的線上辦公、數智化管理原本就是太保壽險要實作的目标,太保壽險将疫情的影響轉化為企業變革的新動力,按下了數智化發展的快進鍵,提前實作營運管理提能級、組織協同增效能、員工辦公數字化。。 

疫情中,銀保監會也發文“鼓勵(各金融機構)積極運用技術手段”,“加強線上業務服務,提升服務便捷性和可得性”。多種因素作用之下,2020年的保險行業乃至整個金融行業的數智化轉型更新,必然是一個加速前進的狀态。 

對于更多的傳統金融機構而言,他們數智化轉型更新達成,不能僅僅聚焦C端業務服務,同時也要着力企業内部組織管理改造。而要實作這一目标,首要解決的必然是數智化理念和認知問題。我國金融行業數智化轉型,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就來自企業的轉型理念,不少金融機構存在數智化轉型的主動性不足,數智化思維欠缺等問題,回看太保壽險的例子,我們也不難發現,在金融科技工具已然到位的情況下,數智化轉型理念是推動這場更新演變的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