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字元串 | Python從入門到精通:高階篇之八
作用域
作用域指的是變量生效的區域。
示例代碼:
b = 20 # 全局變量
def fn():
a = 10 # a定義在了函數内部,是以他的作用域就是函數内部,函數外部無法通路
print('函數内部:','a =',a)
print('函數内部:','b =',b)
fn()
# print('函數外部:','a =',a)
print('函數外部:','b =',b)
執行結果:

在Python中一共有兩種作用域:
- 全局作用域
- 全局作用域在程式執行時建立,在程式執行結束時銷毀
- 所有函數以外的區域都是全局作用域
- 在全局作用域中定義的變量,都屬于全局變量,全局變量可以在程式的任意位置被通路
- 函數作用域
- 函數作用域在函數調用時建立,在調用結束時銷毀
- 函數每調用一次就會産生一個新的函數作用域
- 在函數作用域中定義的變量,都是局部變量,它隻能在函數内部被通路
通過運作如下代碼我們可以直覺的了解到作用域的概念:
b = 20 # 全局變量
def fn():
a = 10 # a定義在了函數内部,是以他的作用域就是函數内部,函數外部無法通路
print('函數内部:','a =',a)
print('函數内部:','b =',b)
fn()
# print('函數外部:','a =',a)
print('函數外部:','b =',b)
def fn2():
def fn3():
print('fn3中:','a =',a)
fn3()
fn2()
變量的查找:
當我們使用變量時,會優先在目前作用域中尋找該變量:
- 如果有則使用
- 如果沒有則繼續去上一級作用域中尋找,如果有則使用,運作代碼如下:
a = 10
def fn2():
def fn3():
print('fn3中:','a =',a)
fn3()
fn2()
- 如果依然沒有則繼續去上一級作用域中尋找,以此類推
- 直到找到全局作用域,依然沒有找到,則會抛出異常:NameError: name 'a' is not defined,運作代碼如下:
def fn2():
def fn3():
print('fn3中:','a =',a)
fn3()
fn2()
若在外層再定義一個fn3,它和剛才的fn3有什麼關系呢?
def fn2():
def fn3():
print('fn3中:','a =',a)
fn3()
# fn2()
a = 20
def fn3():
a = 10
print('a = ',a)
fn3()
若将fn3中的a去掉,代碼再次運作,執行結果:
在fn3中不聲明新的a變量,直接寫a=10,會怎麼樣呢?
def fn2():
def fn3():
print('fn3中:','a =',a)
fn3()
# fn2()
a = 20
def fn3():
# a = 10 # 在函數中為變量指派時,預設都是為局部變量指派
a = 10
print('函數内部:','a =',a)
fn3()
print('函數外部:','a =',a)
如果希望在函數内部修改全局變量,則需要使用global關鍵字,來聲明變量,代碼如下:
def fn2():
def fn3():
print('fn3中:','a =',a)
fn3()
# fn2()
a = 20
def fn3():
# a = 10 # 在函數中為變量指派時,預設都是為局部變量指派
global a # 聲明在函數内部的使用a是全局變量,此時再去修改a時,就是在修改全局的a
a = 10 # 修改全局變量
print('函數内部:','a =',a)
fn3()
print('函數外部:','a =',a)
配套視訊課程,點選這裡檢視
擷取更多資源請訂閱
Python學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