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上雲需求和預算管理的典型實踐

企業在管理雲資源過程中,需要平衡業務靈活和預算可控,組織龐大并且資源衆多成為管理的挑戰。下圖展示了資源預算管理的一個流程範例

企業上雲需求和預算管理的典型實踐
在資源管理上,首先需要遵循一下幾個基本原則:

  1. 統一大賬号模式:企業使用一個企業賬号在阿裡雲申請雲産品資源,通過樹狀組織結構管理各業務部門、産品線以及應用的資源需求,各業務團隊對其所在部門、産品線或應用的資源使用情況及營運成本負責,禁止私自使用獨立雲賬号申請、開通雲産品資源;
  2. 按需申請資源:所有資源申請相關行為應事先由業務與技術團隊充分探讨需求的合理性,按需評估資源使用量以及成本費用;
  3. 雲原生部署架構:業務部署架構設計應遵循“在雲上以最佳方式運作”的原則,通過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設施和聲明式 API 等技術手段滿足雲原生的資源部署要求,做到彈性可擴充(scalable)、松耦合(loosely coupled)、容錯性好(resilient)、易于管理(manageable)、便于觀察(observable)、頻繁變更(changes frequently)。

在上述流程中,對圖中的幾個概念分别進行闡述:

  1. 需求計劃

    根據業務所需,雲資源負責人可發起資源需求計劃。根據企業的業務特性,可執行比如年度資源計劃,按季度追加需求的方式進行管理。需求中包含了所需要用的雲資源類型、規格、地域、數量、時間等等,作為支撐審批的依據。在這個過程中,可利用雲廠商提供的價格報表,根據資源負責人送出的資料進行價格的測算。

比如阿裡雲上可通過官網,或者

價格查詢的API

擷取到各個雲産品規格的價格。注意阿裡雲提供了預付費、後付費以及預留執行個體等多種付費方式,對于相同的資源價格影響很大。

需求送出之後,需要部門的負責人和财務審批通過後,需求才會進入到各個業務團隊的預算池,并且可以針對需求計劃對接後續與雲供應商的商約、合同簽訂流程。

需要注意,需求計劃隻用做企業和雲廠商的規劃用途,如果确認即将要申請開通資源,需要發起大客戶需求報備的流程,提供實際開通資源的具體資訊,如需求報備與需求計劃不一緻,以需求報備實際情況為準。

2 需求報備

需求報備是指大客戶主動向雲廠商發起資源準備的指令,要求雲廠商在預期時間點前準備好大客戶預期所需的雲産品資源,各雲産品須備有充足容量保障大客戶資源的正常順利開通。按照約定,大客戶需要在雲廠商承諾的雲産品資源最長備貨周期之前送出需求報備,與此同時,雲廠商須在産品承諾資源備貨周期内将大客戶報備需求的資源準備到位。簡而言之,如果大客戶沒有事先送出需求報備,雲廠商不承諾保障有資源能予以開通申請。另外,如果需求報備的資源訴求與上述的需求計劃相差較大,有可能會出現需求報備失敗的問題,雲廠商回報無法如期執行需求報備的指令,需要進一步作協商處理。

為了最大程度提高大客戶需求報備以及資源傳遞的成功率,需要盡可能做到以下幾點:

1)年度需求計劃階段,應準确表達業務資源部署規劃,尤其是:地域、時間、雲産品類型以及使用量,為雲廠商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準确有效的業務輸入;

2)需求報備階段,按照年度需求計劃的節奏及内容向雲廠商發起資源準備指令,如實際需求與年度需求計劃不相符,應盡早發起需求報備流程,留有時間提前與雲廠商進行協商溝通,進而保障資源順利傳遞;

3)明确雲廠商各産品的資源備貨周期,提前進行需求确認并發起需求報備流程,盡可能避免因送出短于雲産品約定備貨時間的緊急報備需求造成雲産品斷供的問題,最終影響資源傳遞。

3 預算

審批通過的年度需求計劃将會生成年度預算,根據多個業務部門送出需求可彙總生成企業的全部預算。通常企業在自然年或者财年年底業務複盤之後就可以展開新年度的預算規劃,各個業務線送出需求計劃,逐級審批過後生成預算。

在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同時可存在以下的幾個業務流程:預算轉移,預算追加,預算監控。

對于預算的監控,需要擷取到各個業務部門的實際消費賬單。結合基本原則中盡量使用統一大賬号的模式,可利用阿裡雲的企業财務雲中的統一托管,将各個業務線的雲資源所有者賬号托管到一個統一的賬号中,友善使用API擷取到所有子賬号的消費賬單,監控預算的執行情況。一旦發現預算超支,需要通知業務部門負責人關注費用情況。

4 額度

由于企業在雲上共用一個大賬号,集團内各業務均可使用該賬号申請資源,為了防止業務方不按需求報備随意開通、搶占其他部門需求報備的資源,企業可為各個業務部門設定部分雲資源的額度。當資源傳遞和開通時,将會消耗該部門的資源額度直到釋放。當資源額度不足時,将不允許開通這個類型的資源。是以,預算上報時,如果能精細到資源的規格、地域、用量、時間等資訊,将有助于設定合理的資源額度,保證費用可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