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新人到技術主管,他隻用了2年

從新人到技術主管,他隻用了2年

阿裡妹導讀:

1993年出生,畢業2年,團隊主管,這是阿裡妹對陳琦産生好奇的原因。我問他如何做到,他卻調侃道:被高人指點,被能人套路。今天的内容來自于阿裡雲MVP陳琦專訪,讀完文章,你會明白:所有的能力和努力,都會被看見。

所有偉大都源于一個勇敢的開始

我跟可視化結緣是一個巧合,一開始并沒有很笃定要做這個方向。2015年可視化的市場還不繁榮,我在創業公司實習,跟上司層一起參加各種創業大賽路演,當時我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和上司深度溝通,獨立梳理邏輯,并用PPT圖表和動畫的方式闡述出來,其實并不是太複雜的工作。

PPT展現出的邏輯性與視覺的沖擊感,使其很容易成為比賽的亮點。幾次競賽經曆中,我們的PPT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深受評委贊賞,于是公司的上司找我約談,鼓勵我在資料可視化方向深度探索,并說“要記住今天的談話”。當時我對事業還沒有明确的方向,也沒有意識到這次談話對我以後将産生什麼影響。現在回顧起來,我更願意引用凱迪拉克的廣告語:“所有偉大都源于一個勇敢的開始”,從那個時候起,我走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其實把興趣變成工作是有風險的。把熱愛的事情暴露在殘酷的商業競争環境裡,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會是持續的正回報的選擇。當興趣和利益關聯、和理論挂鈎,你的成果閱聽人人審視,被團隊寄予厚望,你就不再隻是享受它。你需要去思考,如何努力建設更高效的流程、架構,運作模式和方法,關心每個項目的健康程度和投入回報比例。

現在一想到可視化,首先占據意識的是利益的博弈、客戶的驅動、競品的壓力和公司的期望,不再是單純為了生産“資料科學的藝術品”。但同時,我的專業知識也在積累,心智更加成熟,還造就了更專業的團隊,也是讓我欣慰的地方。其實感到掙紮的時刻很多,但我很享受這種博弈的過程;此外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被高人指點,被能人套路,種種深刻難忘的經曆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從新人到技術主管,他隻用了2年

藝術鑒賞驅動我的技術創新

藝術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大比重,不僅因為資料可視化工作本身與藝術密不可分,也因為它可以提升生活的儀式感。我喜歡音樂,攝影,拍視訊,也欣賞電影作品、插畫、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遊戲被稱作第九藝術,形成了全球最重要的娛樂市場,我也很樂于鑒賞遊戲。從技術上來講,資料可視化在視覺效果方面會複用遊戲界一些成熟的引擎和算法,在故事性、代入感等方面也會向優秀的遊戲作品學習借鑒。

關于鑒賞遊戲的說法,這是對遊戲沒有深度接觸或深度喜愛的人所無法了解的。不僅僅滿足于遊戲帶來的愉悅感,而會去反推遊戲的機制和它的實作過程,我對這個過程還蠻興奮的。比如它如何營造深度沉浸感,讓人沉迷其中,甚至忘記自己所處的環境?實體引擎是如何迷人地仿真,并巧妙地節省了性能消耗?某個遊戲的制作團隊有多大規模?耗費了多少成本?如何優化大規模團隊的工作流?每年都會有很多3A級别的遊戲誕生,其中不乏一些作品堪稱藝術品,當然,想欣賞遊戲對閱曆和鑒賞能力也有一定要求,每個人的出發點也有所不同。

從新人到技術主管,他隻用了2年

以專業動人,并心懷感恩

我們有很多大型國企的客戶,對接項目的初期,年齡差距确實可能引發一些信任問題。有時候客戶會對我們幾個90後的專業能力産生疑問,但這種情況隻出現在項目前期。我不會感到不安和緊張,因為這是自己的專業領域,一兩次大型會議或彙報後,客戶就會對我們充分認同。

一些客戶對服務可靠性的要求很高,可能希望我全程在現場參與,這必然會導緻時間上的沖突。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明确,開始培養更多有潛力成為資料可視化行業中某個領域裡的一個符号的人才。通過頻繁充分的内部溝通,為他們提供很好的知識儲備,引導形成自己的風格和專業觀點,并且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沖突予以分析和化解。目前,團隊的幾位主要成員都深得客戶信任,都具備在各自領域獨當一面的能力。

職場給我很重要的感受之一就是要心懷感恩。第一是要感謝自己的平台,我們需要認清自己的真實能力和平台賦予自己的價值,感謝平台對自己的信任,把十幾人的團隊托付給我。另外則要感謝對手,對手是最強的壓力和驅動力。我會花很多時間研究競品,跟對手保持良好交流,互通有無。讓我真正感到緊迫的,往往也是來自對手的壓力,然後加速驅動自己本身的進步。

最後要保持跟外界的交流。深度沉迷容易形成資訊孤島,切忌盲目自信。一定要多關注前瞻的資訊動态、友商和競品的最新成果、行業宏觀的發展情況,積極思考、反推、學習,要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差距。

從新人到技術主管,他隻用了2年

若你也想與行業大咖切磋,了解前沿技術動态;若你熱衷技術開發,想要傳播自己的技術影響力;若你想參與阿裡雲産品的超前内測,用技術連接配接世界,我們等你很久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