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其他技術 |
第 3 章 下行廣播/多點傳播的非正交傳輸
下行非正交傳輸可以應用在廣播/多點傳播場景。系統級的性能評估表明,基礎速率業務和增強速率業務可以疊加傳輸,通過調節兩 種業務的發射功率配置設定,能夠得到多種的增強速率和其覆寫範圍的組 合,在不顯著影響基礎速率業務的前提下,為營運商提供了更多的部 署選擇。
## | 3.1 應用場景 |
下行廣播/多點傳播在電視業務、應急通信、車聯網和機器間通信等場景有廣泛 應用。
(1)電視多媒體和娛樂:超高清晰的電視節目和虛拟現實、360 度視角、 Push-to-Talk/Video。
(2)車聯網:自動駕駛、駕駛資訊、安全駕駛、交通辨別提示。
(3)機器間通信:軟體更新、公共控制資訊。
(4)應急通信:災難(地震、海嘯、台風等)的預警、Amber 預警、化學/ 放射性物質洩漏預警。
在很多應用中,廣播/多點傳播所服務的對象是覆寫範圍内所有的簽約使用者。與 單點傳播業務不同,廣播/多點傳播業務的實體層通常不支援信道狀态資訊的實時回報, 發射端無法實施有效的預編碼以及鍊路自适應和 HARQ。再加上發給每個多點傳播組 的所有使用者的資料都是相同的,其性能衡量名額通常是對應于某一資料速率所能 覆寫的範圍,而不是每個小區的吞吐量。衆所周知,蜂窩通信覆寫的薄弱區域一 般是小區的邊緣,原因有兩個:第一,小區邊緣使用者離基站較遠,有用信号衰減比較嚴重;第二,小區邊緣離鄰區的基站相對較近,受到的幹擾也更強。
廣播/多點傳播可以是單小區的,如 Single-cell PTM,此時不同小區廣播/多點傳播不 同的内容。但在很多情況下,為了彌補小區邊緣的覆寫空洞,廣播/多點傳播采用單 頻網絡(Single Frequency Network,SFN)的部署,即多個相鄰小區保持精确的 時鐘同步,同時同頻向覆寫區域的使用者發送相同的資料,采用同樣的調制編碼方 式。在使用者終端接收側,從多個相鄰小區發來的信号是相同的,隻不過經曆了不 同的路損、陰影衰落、小尺度衰落和時延。SFN 情況下,如果是碼分複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則需要較為複雜的先進接收機來消除由于 傳播時延的差異造成的信号間的幹擾。在第四代的蜂窩系統中,下行采用正交頻 分複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這十分有助于 SFN 方式的廣播/多點傳播網絡,因為隻要是信道的時延在循環字首以内,理論上講, 信号在疊加過程中不會産生幹擾。用數學公式來描述,假設終端能夠收到從 N 個基站發送的廣播/多點傳播信号,其中從基站 i 傳來的信号經曆的大尺度衰落表示為 Li,小尺度衰落 Hi[k],傳播時延為 τ i,相幹合并後的信道在頻域中的響應為:

假設參與 SFN 的小區數足夠多,幹擾可以忽略不計,隻有熱噪聲,類似“無 影燈”式的多點“照射”,此時廣播/多點傳播信号在接收端的第 k 個子載波上的信 噪比可以寫成
式(3.2)中的 PT 是每個子載波上的發射功率,Nthermal 是在每個子載波上 的熱噪聲功率。由于理論上不存在鄰區幹擾,UE Geometry 隻取決于基站之間 的距離(Inter-Site Distance,ISD)。随着基站間距的增大,UE Geometry 的 CDF 向左偏移,覆寫率變差。
| 3.2 LTE 實體多點傳播信道(PMCH)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