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21,籃網不敵雄鹿,至于原因,三個細節如下:

字母哥31+7+9;杜蘭特29+9+7
一、字母哥的“進化”。
兩年前,聯盟就在讨論,内線無解的字母哥如果開發出中遠距離将會是多麼可怕,今天他就揭曉了答案。
字母哥中距離
首節比賽最後一攻,字母哥弧頂運球,右手回拉,左手運兩步到罰球線,迎着阿爾德裡奇撲防直接中距離,純正的鋒線持球攻擊方式;而後個人持球兩粒三分,字母哥又進化了。以往諸強對字母哥的防守是“防突放投”,當他有三威脅後,籃網就不敢如兩個賽季前一般,放他兩米遠,結果:
字母哥助胡得三分
字母哥弧頂持球,克拉克斯頓擴防至三分線,哈登收縮籃下保護油漆區,字母哥冷靜找到右弧頂胡德,後者三分,哈登撲防慢了一步。
這就是字母哥如今的威力,内線強攻不減的同時,進化提升的中遠距離迫使對手不得不外護防守,字母哥就有更多的機會沖擊籃下,以及助攻隊友投三分,全場比賽31分7籃闆9助攻與杜蘭特棋逢對手了。
二、納什的布陣。
湖人在極力打造的理想陣容,高大不失機動型五小,而雄鹿已經實作了。布登霍爾澤祭出的首發:字母哥、波蒂斯、米德爾頓、馬修斯和沃拉,最矮的馬修斯193,米德爾頓201,沃拉203,波蒂斯208,字母哥211。進攻端,他們均有中遠投能力;防守端,有身高優勢,而納什的布陣呢?
托馬斯頂着字母哥防守投三分,咋想的呢?
克拉克斯頓和杜蘭特能夠回應雄鹿的内線,哈登可以回應馬修斯,可在鋒線配置上,納什用的是193公分的杜克和183公分的米爾斯,後果:米爾斯8中1、杜克6中2,聯手僅10分,無法回應馬修斯(12分)和沃拉(13分)聯手25分輸出,球隊失利原因之一。
額外提一嘴,詹姆斯約翰遜和愛德華茲均是201公分,至少二者比杜克和眼裡隻有籃筐的托馬斯要更适應防守需求,但是,納什沒有重用。
三、籃網的硬傷。
即便歐文歸來,也沒有絕對把握擊敗雄鹿,因為球隊的硬傷一直沒有改觀,内線不足。克拉克斯頓,身體相對單薄;阿爾德裡奇和格裡芬老化;布朗和本布裡們太矮了,杜蘭特一個人頂不住字母哥和波蒂斯兩人的沖擊,展現于資料端:
沃拉籃下小抛投
三節戰罷雄鹿98-80領先18分時(末節後半段垃圾時間沒有直接意義),雄鹿籃闆球37-33領先,其中進攻籃闆球10-8領先,二次進攻得分18-11;更重要一點,字母哥和波蒂斯均可以内線護筐,外撲三分,繼而将籃網命中率摁在45.6%+25%僅得80分,令籃網進攻失靈了。
波蒂斯25分12籃闆2助攻1搶斷,克拉克斯頓14分6籃闆,五号位上的差異,是歐文即便回歸也無法解決的硬傷。
波蒂斯三分
誠然,一場比賽有偶然因素,包括納什沒有針對布帥祭出更合适的陣容,但是,兩隊目前的現狀是客觀存在的,字母哥正在向球迷所期待的完美方向“進化”,籃網的内線硬傷擺在眼前一直未能解決,這是兩隊産生勝負的關鍵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