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過後,我們的工作模式可能會産生哪些變化?

疫情過後,我們的工作模式可能會産生哪些變化?

先向鐘南山院士緻敬:假如真有天使,應是這般模樣!

這次疫情至少會帶來兩個變化:

1.大家開始思考公共衛生問題(比如養成出門帶口罩的習慣);

2.企業開始思考遠端辦公等新模式(工具、雇傭關系);

重點談談2...先說結論:2的持續發展,最終會迎來某些崗位【雇傭模式】的變化,同時自由職業者會越來越多,企業成本降低、個人收入會持續擴大。

注:這裡隻談【部分企業】【部分崗位】。

目前企業和個人的雇傭關系是1vs1的,個人的工作環境完全受限于企業,企業通過付出一定成本來達到固定辦公場所内的人員管理,有的企業為了能讓員工老老實實的在自己辦公位上開開心心的工作,不惜購買昂貴的人體工學椅和升降辦公桌,日常也有各種花裡胡哨的下午茶和補貼,簡直是“愛的供養”,當然,這肯定是優質企業,值得尊敬,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又不是搞慈善的...

我這裡硬造了一個詞:“視線管理”,它主要用來描述【無法通過有效工具隻能用肉眼判斷員工工作狀态和面對面交談緩解管理焦慮】的管理方式。我覺得很多企業之是以要這麼做,很多時候是要做“視線管理”。有些公司沒有好的管理制度,也無法衡量工作效率,隻能依靠肉眼觀察員工狀态,同時由于沒有好的溝通協作工具,隻能通過面對面開會來達(打)成共識。“員工”是最能表現企業資産/能力的,員工的聚集會被認為是團結奮進的象征(想想各種扯淡的團建...),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滿足Boss們的驕傲感和對未來發展的希望。

你們以為我要吐槽企業和Boss們?NoNoNo,我認為雇傭雙方都存在一些問題。

曾經有個Boss電話過來問我,說最近覺得公司研發部門好像很閑,是不是工作任務太少了,要加大點工作量了?我随口回了一句:你怎麼判斷的?Boss回:我經常看到工程師手指不動,不敲代碼,盯着螢幕半天,有的拿着筆,又不寫東西,呆呆的在那兒...這家公司我是知道的,研發部門和Boss辦公室不在同一層樓,不過Boss每天會時不時的過去“轉轉”(其實無可厚非了),此時我隻好把【研發工程師每天頂多有兩個小時有效敲代碼,而其他時間在思考或者休息】的行業真相告知給Boss。

實際上,這并不是個案,也不能說明Boss有問題。雇傭雙方本質上是互不信任的,企業不信任員工在脫離視線的情況下能高效産出,而員工不會信任企業能公正公平衡量出自己的有效産出(事實上,也确實很多沒做到)。而且老實說,員工想偷懶,至少有108個不重樣的姿勢,防是防不住的,那怎麼辦呢?

其實作在很多中小企業由于成本問題,已經在思考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遠端團隊,這麼做好處極多,比如:不用再花錢租賃辦公室和購買辦公耗材,可以不限地域的籠絡人才,并且可以減少很多管理成本,而大家缺乏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這裡的工具不僅僅隻是軟體協同工具,還包括一系列可操作性強的公司和員工行為準則、工作流說明等。這方面GitLab貌似做的不錯,據說該公司所有員工全部遠端辦公,除了自己工具上的優勢之外,還釋出了一個開源的員工手冊,内容包含了價值觀、開發流程、溝通指南,甚至招聘、請假、報帳的工作流也都涵蓋在内,文檔在這兒:

https://about.gitlab.com/handbook/

一旦解決了這個問題,雇傭雙方并不用拘泥于辦公場所,企業消減了各種成本,提高了效率,而員工不會有圍城的感覺,同時由于工具制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反而變高。

當企業和員工習慣這種工作模式之後,心态都會悄悄發生變化。企業方面,會覺得,那既然可以遠端辦公,假如以後有人離職了,我就找自由職業者來做就好了,還不用交什麼社保,而且不用固定發薪,隻有合作時才會有成本,不合作時就是零成本。員工這邊也會想,我既然可以遠端幹A家公司的活兒,也可以遠端幹B家的,為什麼不拿兩份錢呢?于是,大家在對方都不知情的情況下默默的“一拍即合”,各行其是~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文章開頭說自由職業者會越來越多的原因。至于怎樣做好一個自由職業者,其實我還在探索的路上,希望以後可以慢慢分享。不過,以我對很多人的觀察,倒是總結出了大家不能走上自由職業道路的原因:自身沒有整合其他資源的能力,以及,自己沒有被其他人整合成資源的機會。

你們覺得呢?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衆号【攻城小獅】

疫情過後,我們的工作模式可能會産生哪些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