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态力量爆發,在疫情最需要的時候

在未能如期上映的春節檔電影《中國女排》中,郎平有這樣一句台詞:“積累就是經驗,經驗就是應變,應變就是智慧”。

在我們IT市場上,這些年大家也常說一句話:市場競争力,不僅取決于自身,更大程度上來自整個生态系統的力量。

或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還不能完全體會這兩句話的意義;在疫情突然襲來的當下,我們則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在過去三個星期裡,我們能夠看到諸多IT企業戰鬥在防疫一線,展現出自身的力量。他們在第一時間做出響應,通過合作來提供最新技術和方案,幫助相關部門對抗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疫情,共度難關。

聯合解決方案,快速上線應對疫情

此次疫情來臨,正逢春節前夕。每年的春節假期,對于IT人來說,是個難得的休息時間。

然而,當疫情到來時,**很多IT企業和IT人都放棄了假期的休息,立刻投入到前所未有的緊張工作中來。

**

作為一家視訊安防領域的領先企業,宇視科技在疫情釋出的同時就開始了行動。1月22日,宇視科技就釋出了非接觸式精确測溫、出入權限精準管控等相關解決方案,幫助相關部門提高檢疫排查工作效率和準确性。

此後,宇視科技又相繼推出了六套防疫防控解決方案,涵蓋特殊人群遠端關懷、應急指揮視訊會議、非接觸式開門及控梯、企業園區防疫大資料平台等領域。

這些解決方案,都是宇視科技與生态夥伴聯合推出的。其應急指揮的DataV可視化方案,是與阿裡雲合作推出,并在疫情期間免費為公衆開放;企業園區防疫方案,則采用了齊聖科技的大資料技術。

從1月23日起,這些解決方案就在醫院、地鐵、高校、政府、高鐵等場合陸續投入使用,并且支援了各地“小湯山醫院”的建設。

生态力量爆發,在疫情最需要的時候

迅速做出反應的,還有各地衛生主管部門。

早在1月29日,疫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浙江省衛健委就全面上線了“疫情資訊采集系統”,以此進行資訊管理并支援決策。該系統覆寫浙江省11個地市衛健委、90個區縣衛健局、上千個基層防控工作小組。

這樣一個龐大的系統,是由谷瞰醫療在大年初三的24小時内開發完成的。谷瞰醫療是一家專注于醫療健康資訊網際網路平台的專業服務商。當然,僅僅有谷瞰醫療自身的團隊是不足以完成這一使命的,阿裡釘釘、達摩院等團隊給予了鼎立支援。

能夠快速開發上線,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阿裡“宜搭”的支援。“宜搭”是一個技術平台,“适宜搭建、容易搭建”,開發者通過簡單的拖拽、配置應用子產品,無須開發代碼即可快速完成業務應用的搭建。

此前,谷瞰醫療已經利用“宜搭”平台承接了多項與疫情相關的應用開發,拿到衛健委的需求之後,很多功能即可通過快速搭建完成,隻需要做少量的定制開發。

24小時應用上線,就是在這樣的生态協作中實作的。

發揮科技力量,保障安全複工複産

随着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複工複産”又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經濟發展,是保障社會穩定的基礎。但疫情防控在當下仍是重中之重,不容有所閃失。

如何讓兩者兼得?科技的力量再次得以凸顯。

北京南站是每年春節返程客流的主要到達站之一。今年的返程高峰雖遠不如往年,但仍面臨着很大的防控壓力。

1月30日,北京南站就在安檢區域和出站口安裝了多套紅外測溫儀,對旅客體溫進行實時檢測。該裝置的研發者是千方科技,采用“紅外視訊監測”技術,遠端鎖定體溫異常者。目前,可以檢測的體溫測量誤差控制在0.3度,同一視訊界面最多可同時檢測40人。

這套紅外視訊監測裝置的背後,是由千方科技的一整套“千方重點場所疫情防控雲平台解決方案”。這一方案不僅能夠進行實時檢測,而且通過阿裡雲等雲平台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報警、預警、分析、管理等實時操作,協助從業人員和相關部門進行疫情防控。

城市大腦營運服務商銀江股份,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阿裡雲平台的智慧抗疫解決方案。

僅在交通領域,就包括:交通大資料分析平台(對進出城車輛進行追蹤管控)、智慧安保平台(對交通設施進行智能控制)、疫情交通出行服務平台(釋出交通管制資訊)、疫情交通實時保障平台(智能推薦交通管控政策)等。

生态力量爆發,在疫情最需要的時候

随着企業的逐漸複工,如何保證員工安全、如何組織線上辦公,又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近來,很多IT企業都釋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

藍淩軟體聯合阿裡釘釘推出了抗疫管理系統,為大中型組織解決報表統計、物料管理、抗疫知識管理、與原有IT系統對接等需求,幫助企業快速實作線上辦公、安全合規的抗疫管理。

這種基于現有協作平台開發的辦公應用,具有部署簡單、使用友善、友善擴充等特點,在發生疫情這樣的特殊時刻,能夠發揮非常大的作用。

未來的工作生活方式,或将永久改變

宇視、銀江、藍淩、千方、谷瞰,隻是此次對抗疫情過程中快速部署的諸多解決方案的代表。從阿裡雲全球生态業務部的統計中,我們能夠看到**阿裡雲與合作夥伴聯合開發的數十種應用和方案,覆寫醫院、政府、社群、交通、司法等諸多領域。

仔細研究這些解決方案,我們會發現,其中很多不僅是當下的抗疫“戰情”需要,更是我們未來的長久需求所在。

2003年的“非典”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網絡購物從此走入了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2020年的“新冠”疫情,很有可能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線上和遠端工作的占比将大幅度提升。

疫情讓我們發現,很多工作完全是可以線上完成的,不必事事見面。當這樣的工作方式成為習慣時,就會帶來永久的改變。

2月4日下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某法庭,隻有合議庭成員現場出庭,案件雙方當事人則足不出戶在家中利用電腦登入網上視訊庭審系統,參與了這次在疫情期間的庭審。

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法定程式,雙方代理律師通過網絡現場進行了證據交換、筆錄核對及電子簽名等各個步驟。不到40分鐘,一場同步錄音錄像的線上庭審就順利結束。

這是北京一中院首次使用網上視訊庭審系統,實作遠端庭審,保證了疫情期間法院審判工作的正常進行。這一線上庭審系統,是由華宇科技、共道科技與阿裡雲合作推出的。

不難發現,這樣的線上審判方式,在便利性、低成本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不僅适用于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完全可以應用于日常審判工作中。目前,相關法院已經在積極推進線上立案、線上庭審、線上調解等線上訴訟活動的常态化。

生态力量爆發,在疫情最需要的時候

除了線上審判,線上教學、線上測試、線上審批、線上辦證等行業應用場景也會越來越多。

據統計,全國已經有超過2億人在家辦公,通過釘釘直播“在家上課”的學生則達到數千萬。按照“在家上課”計劃,阿裡釘釘的線上課堂功能,在疫情期間,免費向全國大中國小開放,并覆寫廣大農村地區學校。

IT企業所提供的雲服務,已經成為此次對抗疫情過程中最亮眼的明星。在幫助我們防禦新冠病毒的同時,雲服務也為自己赢得了需求巨大的未來前景。

當疫情過去,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恢複正常後,雲服務市場将會繼續快速發展,成為企業IT市場的主導力量。整個雲生态系統的所有企業,也将成為獲益者。

當你需要的時候,我就在那裡

2月10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釋出會上,民政部上司釋出呼籲:“能不能開發一個服務社群抗疫的軟體?這比捐十個億還管用。”

當晚十點多,阿裡雲通過微信公衆賬号對外宣布:“在此報告,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準備好的,是阿裡雲聯合支付寶、釘釘推出的免費的智能社群疫情防控小程式,幫助社群一線從業人員完成出入登記、健康打卡、疫情通知等工作。

在滿屏“有責任、有擔當、有技術、有實力”誇贊的背後,我們更關注這是如何做到的。據了解,這一應用是阿裡雲此前的疫情防控中就一直在開發,并不是突然做出來的。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力量的爆發不在于戰時的突然發力,關鍵是平時的力量積蓄。當危機發生時,力量自然而然就爆發出來。

生态的力量同樣如此。

生态力量爆發,在疫情最需要的時候

一年前的2019年3月21日,在北京雲峰會上,阿裡雲釋出了“被內建”戰略。也就是從那一天起,阿裡雲的生态建設全面加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阿裡雲已經建設起了一個強大的雲生态系統,也為今天的應對疫情的力量爆發奠定了基礎。

在去年底的廣州雲峰會上,阿裡雲釋出了一個面向雲生态夥伴的“百萬計劃”。該計劃的核心内容是,為合作夥伴的解決方案最高投入100萬專項資金支援,開展聯合市場活動。

據介紹,首批參與該計劃的包括軟通動力、千方科技、金蝶、伯俊、數雲等五家合作夥伴;而阿裡雲的最終目标是助力100家聯合解決方案合作夥伴,實作年銷售額過億。

我們可以預期,随着雲生态系統的不斷強大,雲生态的力量将會在未來的日常中逐漸爆發,也可以幫助我們應對下一次的突發事件。

當然,我們希望下一次的疫情,永遠不會出現。

本文來源: 科技商業

作者:于洪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