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聽新聞,疫情期間上海經信委等多部門聯合招标紅外測溫等防疫綜合解決方案,已經有139家企業拿着303個方案投标。在交通、安防領域擁有諸多優勢資源的千方科技也火速進入這個領域,與阿裡雲合作上線疫情雲平台。這裡不妨以具備大公司股東背景的千方科技為例進行分析,其在“疫情期間的一時之舉”,或透露出戰略轉型的思維。
1. 疫情雲平台方案是怎麼來的?
現在全國多數機場、車站、醫院等公共場所都已部署紅外感覺測溫裝置,針對瞬時大客流做輔助篩查,系統發現體溫異常會報警,再結合人工額溫槍準确測量,做二次核驗。比如在北京南站北出口的治安崗亭處,部署的就是由千方科技提供的軟硬體方案,包括閘機、熱成像儀、智能攝像頭、雲控平台等。向千方科技了解,疫情期間每日進出南站的乘客數量不大,這套方案日均檢測2000人左右,日均報警人數3-4人。
客觀說,這類熱成像技術本身技術壁壘并不高,但放在疫情監測與處置這種特殊時期,快速部署與管理閉環這兩點是考驗。當然這都是建立在準确測量基礎上的,這裡說的準确測量不是體溫計級别的,而是允許一定的誤差,因為該場景主要是做篩查,要求快速并行采集樣本,況且是在被測者戴着口罩的前提下快速擷取額頭溫度,無需控制人流單獨配合。像千方科技、曠視科技的方案測溫誤差均在正負0.3攝氏度以内。
所謂管理閉環,從千方科技的方案看,當系統報警、從業人員攔下行人做二次測溫時,監測資料會實時上傳到雲端背景進行比對分析,再将分析結果回報到前端,供從業人員做下一步排查。這與進入機場前的防爆檢測有類似之處。
除南站外,千方科技的方案還部署在社群、企業等場景。能快速部署,是因為端雲一體的标準化,即用即連,阿裡雲在這個方案中提供ECS雲伺服器以及RDS雲關系型資料庫,千方科技內建應用層;能快速開發上線,是因為雙方已經在其他領域磨合了一年時間,去年5月阿裡巴巴入股前就已展開合作,基于這個磨合期,這次得以讓千方科技提出的防疫情應用方案得到阿裡雲快速響應,完成公有雲的傳遞。
這套方案用到了邊緣計算資源,但整體上該場景下所需的計算量、方案複雜度等均要弱于千方科技此前和阿裡雲合作的場景——城市大腦交管聯合解決方案。交通資料采集分析是千方科技的專業領域,在這套方案中它是離道路交管這個應用層最近的行業ISV(軟體服務商)角色,它将自己最熟悉的交管業務模型內建在阿裡雲的平台上,以輔助城市大腦做交通規劃控制與優化、緩解擁堵。
根據千方科技2018年報披露,其交通大資料業務日均可完成4000多萬社會車輛、700多萬行業車輛以及5000多條交通事件的資料采集。交通應用方案就是建立在這些大資料資源之上。可以說,從智慧交通方案進入防疫情方案,是一種“降維”部署。從端到雲的這個路徑在先前合作中已經跑通,為防疫情這個新場景下的快速部署提供了便利。
2. 內建商的轉型
阿裡雲去年提出的“被內建”思路可以說是一個戰略級别的決定。通過界定自身的業務邊界,把上層SaaS開放給那些海量的、長尾的、最懂各細分行業與客戶的ISV,以期建構圍繞阿裡雲的SaaS生态圈。這類似于App Store或Google Play與開發者的關系,但比這種關系更加緊密,雲廠商不是隻提供一個彈性計算伺服器,而是以咨詢公司的思維方式去和各行業ISV共建解決方案。
阿裡雲在2020财年第三季度中的營收首次超過了百億人民币,在利潤方面,把股權激勵、無形資産攤銷這些非現金項“加回去”之後,經調整的EBITA margin(EBITA利潤率)是負的4%,正接近EBITA視角下的盈虧平衡。阿裡雲早期在國内市場“布道”多年,已換來了傳統行業整體上雲的局面與意識。雲廠商現在對地方政府與大企業客戶的争搶已經白熱化,但越是龐雜的項目,越難以靠單一雲廠商的資源和精力完成方案傳遞,上層就會分包給懂行業的ISV和SI(系統內建商)去做,可以說接下去是拼雲生态的階段。
反過來,雲計算的發展改變了IT産業的傳遞方式,不是單純賣軟硬體,而是賣服務、賣綜合解決方案,這個過程溢出了ISV的轉型機會。當甲方客戶有雲服務的需求時,作為乙方的ISV會順勢轉變服務模型。
以千方科技為例,今年距其創立已經20年,最初它是定位在GIS地理資訊系統領域的軟體商,做系統內建起家,服務多行業;後将業務聚焦在交通資訊化上,先後進入高速公路(機電系統、智慧路網)與城市交通領域(城市綜合交通解決方案、交通大腦),深耕多年積累起深厚的資料資源與産品能力;2018年并購宇視科技後又進入安防監控領域;目前确立的戰略方向是面向智慧交通和智能物聯,向雲端、人工智能與5G方向發展。
根據千方科技2018年報,智能安防業務的收入占比已超過智慧交通,達50.96%;公司做産品的毛利率比做內建高出14%左右。智能交通是一個市場集中度很低、區域性強的領域,千方科技所在的第一梯隊中就有10個左右玩家;而傳統的系統內建業務利潤較薄,行業趨勢以後可能會越來越薄。是以新領域與新技術的拓展對千方科技的轉型很重要,參與到阿裡雲的大型城市項目中,對轉型積累是利好。
上面提到的疫情雲平台及産品能力,等疫情平息後,很有可能會被千方科技用于城市安全場景中。打造智能安全城市的趨勢是,正在從事後追查驗證發展到事中幹預和事前預警,像疫情下的紅外測溫就屬于事中幹預,預測比追查的技術要求更高。可見,千方科技緊急上線的疫情雲平台是有戰略層面考慮的,帶有長期規劃的思維。
本文來源:一千二百字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