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陝西西安,古城長安,曆史上先後有10多個王朝建都在長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許多網友評價西安是“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陝西地下遍處是寶,有一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1984年夏天,陝西石泉縣的一個農民老譚照常在河裡掏東西,在農村待過的人都清楚,夏天下河掏東西是非常有樂趣的,有時掏魚,有時掏螃蟹,有時掏掏石頭,這次老譚就在河中泥沙裡掏出了一個像小棍子般的東西,隻是這東西越瞧越漂亮。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老譚又用河水将“棍子”上的淤泥洗幹淨,在陽光的照射下,“棍子”金燦燦的,老譚仔細端詳,又覺得“棍子”像“蠶”,有九個腹節,胸腳、腹腳、尾腳都清晰可見,老譚雖然讀過多少書,但陝西總是出現有考古發掘的事情,老譚認為這“蠶”是老祖宗留下來到的寶貝,于是他帶回了家。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帶回家後,老譚掏到金寶貝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時間文物販子紛紛找到,一個比一個開價猛,後來文物販子将價格提到了2萬,2萬塊錢在當時可是特别值錢,更何況是農民家庭。

不過老譚沒同意,他拒絕了所有想要收購文物的人,村民開始“嚼舌根”,認為老譚想要一個更高的價格,貪得無厭,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老譚帶着“金蠶寶貝”到了西安,無償捐獻給了陝西曆史博物館。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博物館得寶貝後很快進行了鑒定,專家鑒定後發現這是漢代鎏金銅蠶,是迄今為止國内首次發現的,為國家一級文物,據《石泉縣志》記載,老譚所待的地方,在古時候,養蠶業非常興盛,并且漢代的養蠶缫(sāo)絲業達到了高峰。

我國的絲綢在古時非常有名,漢朝時期有絲綢之路,絲織品不僅暢銷國内,還遠銷國内多地,那就是史上的一個重要标志,是以有條件的人家就會以鎏金銅蠶當成殉葬品,現今不少九零後在小時候也都養過蠶寶寶。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另外在《邺中記》記載有,永嘉末年,人們在春秋霸主齊桓公墓中發現了“金蠶數十箔”,隻是一直以來考古界并沒有發現金蠶,根本不知道金蠶長什麼樣,直到老譚将漢代鎏金銅蠶上交了國家,如今漢代鎏金銅蠶成為了鎮館之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