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使用iRPA Studio建立的本地項目,如何部署到雲平台上?

本文是2020年第15篇原創文章,也是汪子熙公衆号總共第198篇原創文章。

最近在微軟Bing搜尋裡輸入China,就會出現這樣的提示。。。

沒太多可說的,唯願天佑中華。

以前看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我是傳奇》,影片裡的人類世界被病毒肆虐之後,荒草叢生滿目瘡痍,隻剩主人公一個人一隻狗,好可怕。

如果說《我是傳奇》裡神秘病毒的爆發,是由于科學家們想攻克癌症進行研究時的無心之失,那麼這次現實中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肆虐,原因在哪,大家都心知肚明,無語。

牢騷歸牢騷,既然在這種非常時期,大家都最好盡量減少外出,那麼就宅在家裡學習吧。

Jerry前一篇文章 SAP智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介紹了如何用SAP 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Desktop Studio,在本地開發一個能夠自動控制Windows自帶的電腦應用的方法。

本文繼續介紹我昨天剛剛學到的,如何将Desktop Studio裡開發好的本地項目,部署到SAP雲平台CloudFoundry環境去。

為簡單起見,我在Desktop Studio裡僅僅建立一個能彈出Popup對話框的Hello World項目,然後将其部署到SAP雲平台。

這個場景裡涉及到的三個元件:

(1) iRPA Desktop Studio: 機器人流程項目的本地開發工具。

(2) iRPA Desktop Agent: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運作環境。

(3) iRPA Factory:SAP雲平台上的web應用,提供了iRPA項目的部署,觸發管理,運作監控等功能。

在SAP雲平台的subaccount裡,點選Subscriptions,找到并訂閱SAP 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服務。

進入之後點選Go to Application, 進而登入到SAP iRPA Factory:

https://jerry-subdomain.app.irpa.cfapps.eu10.hana.ondemand.com/

在iRPA Desktop Agent裡,把SAP iRPA Factory的url維護進去:

進而建立起SAP iRPA和本地Agent的一對一關系。

在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Studio裡建立一個Hello World項目:

切換到workflow視圖,建立一個workflow:

在workflow編輯頁面裡添加一個最簡單的彈出messageBox的行為(activity):

完成後如圖所示:

點選工具欄的build按鈕,生成運作時需要的腳本檔案:

在将其部署到SAP雲平台之前,我們先做一番本地測試。

切換到Scripts标簽頁,在生成的JavaScript代碼裡設定上斷點。這段代碼的作用就是彈出一個Hello World的對話框,語義和SAP UI5的Dialog控件類似。

點選調試按鈕:

在Desktop Agent裡選擇Test newWorkflow這個菜單項:

之前設定好的斷點就觸發了,可以單步調試:

一旦單步執行完第43行的jerrypopup.open方法,就會看到一個Hello World的popup對話框,如下圖所示。

至此本地開發就結束了,下一步就是将Studio裡開發好的這個項目部署到SAP雲平台上。

步驟很簡單直接,先把Studio裡開發好的工程導出成本地壓縮封包件:

然後切換到SAP雲平台的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Factory控制台,點選Import按鈕,導入本地壓縮封包件:

導入之後,點選Deploy按鈕進行部署:

成功部署後,會在Deployments标簽頁面看到Deployed的提示:

點選Add trigger按鈕,增添一個觸發器:

選擇觸發該自動化流程的具體時間,以及重複觸發的時間間隔:

這個用法有點像傳統的ABAP Netweaver裡的SM36,SM37這些事務碼。

當然出于測試目的,也可以選擇立即觸發,點選Run now即可:

看到Execution successfully requested,說明機器人自動化流程成功地觸發了。

同Netweaver一樣,在SAP 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Factory裡可以對這些自動化流程的執行情況進行監控:

關于SAP iRPA的下一步學習方向,Jerry覺得應該是研究如何利用它做一些有實際意義的任務,比如操作Excel檔案,驅動SAP标準産品等。感謝閱讀,祝大家明天除夕愉快。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汪子熙”,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衆号"汪子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