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驅動服務型社會建設

12月13日,由阿裡雲主辦,天津雲頂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天津雲計算與數字化峰會順利召開。分論壇二為産業網際網路分論壇,主題為共建新技術模式,推動産業更新。産業網際網路是基于網際網路技術和生态,對各個垂直産業的産業鍊和内部的價值鍊進行重塑和改造,進而形成的網際網路生态和形态。産業網際網路是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的重要載體,本場論壇邀請3名專家為大家分享産業網際網路轉型新路徑。

資料驅動服務型社會建設

作為阿裡雲MVP,我有幸出席論壇并分享了“資料驅動服務型社會建設”相關主題,“雲+數+AI”的協同發展和快速融合,正在驅使着服務型社會建設的全新演進。大資料離不開雲計算和AI的支援,全面應用大資料、雲計算、AI和區塊鍊的結果就是建構資料中台。提高資料的可靠性、高性能、低成本、安全性、企業級服務、彈性能力與擴充性等,驅動服務型社會建設。我在會上分享的觀點主要有:

# 1、過去5年中,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企業在慢慢關注服務型業務系統的建構,資料也慢慢從以往最末端的定位逐漸更新成所有業務系統的源泉。

1)政府和企業正在從“以基礎設施為中心的流程型組織”往“以資料分析為中心的資料驅動型組織”過渡。

資料驅動服務型社會建設

2)如同英文字母“U”一樣, 在IT時代主要實施的是管理型系統,這個時候如同字母“U”的左半邊一樣(從上往下看),業務人員的需求是核心訴求,最終通過管理型系統沉澱為底層資料,這些資料隻是簡單的為報表和BI分析提供支援,更多的時候這些資料隻是作為管理型系統的末端被儲存着;當新一代資訊技術革命過渡到DT時代後, 業務系統逐漸從管理型系統過渡到服務型系統,如同字母“U”的右半天一樣(從下往上看),資料成為了所有業務系統發起的起點,基于資料的360度閉環,為各個業務系統的精準化服務提供了核心底層支撐。

資料驅動服務型社會建設

3)服務型社會是建構在大資料的土壤之上的,過去20年智慧城市的反複重複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沒有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的支撐,所有的“智慧”系統都要大打折扣,一個純管理型的業務系統是無法真正滿足各個使用者的訴求的。

資料驅動服務型社會建設

4)如“Gartner: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2018”所示,大資料逐漸變成了一種普惠技術,在大資料競争的紅海中差異化競争是取勝的關鍵。

資料驅動服務型社會建設

# 2、大資料的核心價值是分析和預測

1)大資料是價值驅動的 ,隻有落地到具體的業務場景才有價值

2)大資料離不開雲計算和AI的支援,全面應用大資料、雲計算、AI和區塊鍊的結果就是建構資料中台

3)拿來主義無法承擔大資料落地的重任,隻有自主可控的系統才可以有效解決資料的可靠性、高性能、低成本、安全性、企業級服務、彈性能力與擴充性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