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栖号: https://www.aliyun.com/#module-yedOfott8 第一手的上雲資訊,不同行業精選的上雲企業案例庫,基于衆多成功案例萃取而成的最佳實踐,助力您上雲決策!

2017年,據國務院《關于深化“網際網路+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指出,工業網際網路通過系統建構網絡、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态和應用模式,是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2019年3月,“工業網際網路”成為“熱詞”被寫入《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在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熱度不減,其中“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成為阿裡達摩院釋出的《達摩院 2020 十大科技趨勢》預測之一。
阿裡達摩院稱,随着5G、IoT裝置、雲計算、邊緣計算的迅速發展,未來将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實作工控系統、通信系統和資訊化系統的智能化融合。制造企業将實作裝置自動化、搬送自動化和排産自動化,進而實作柔性制造,同時工廠上下遊制造産線能實時調整和協同。這将大幅提升工廠的生産效率及企業的盈利能力。對産值數十萬億乃至數百萬億的工業産業而言,提高5%-10%的效率,就會産生數萬億人民币的價值。
那麼在技術上,工業網際網路在超融合的過程裡,可能會遇到的技術壁壘有哪些?作為開發者,需注意哪些問題?帶着這些疑問,CSDN、專訪阿裡雲智能首席智聯網科學家丁險峰(花名:柯鎮)來一探究竟。
“未來10年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時代”
丁險峰表示,“未來10年是工業網際網路時代,就像過去10年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丁險峰介紹道,4G時代産生移動網際網路,其主要解決消費側的效率問題。随着5G技術的發展,産生工業網際網路,而工業網際網路主要解決的是供應側的效率問題。
如何将産品快速地銷售到使用者手裡?其解決方案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效率已達到最高點了。在這之下,如何提高人們的總體營運效率?如今考慮的是讓生産這些産品的過程更為快速。
比如我們以前想要某件網紅同款的衣服,這款衣服從制造到購買到自己手上,有可能要等上三個月。而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未來可能是今天消費者想要一款衣服,直接下單給工廠,工廠優先排産起來,三天做出來送到家裡。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需要大幅度地提高供給側的速度,這就是基于工業網際網路而進行數字化轉型更新的核心訴求。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數字化轉型更新的工具,進而使得企業能夠快速地響應消費者的定制化需求,開拓了企業的營收來源,提高了營運利潤。假設能夠為40萬億GDP的制造業通過開源節流而提高10%的效率,那就是4萬億的利潤。
據阿裡達摩院總結,工業網際網路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将制造企業内部的IT軟體系統與OT裝置系統打通,進行自動派單,進而實作柔性制造。二是在工廠外實作上下遊産業鍊的優化組合。三是産品的設計和産品生命周期的管理。
“超融合”即三化融合
談及本次預測中,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中的“超”強調的是三化融合:IT(Information Technology)、OT(Operational Technology)、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據介紹,将雲計算、通信技術、工業技術融合是工業網際網路超融合的技術壁壘。例如之前是用FPGA來做交換機,現在用雲來做交換機的話,需将原來的軟體雲化,這個過程将是巨大技術挑戰,同時也是巨大成本紅利,為企業大幅度節約的通信和計算成本。
這其中,如何解決高度碎片化的工業通訊是個頭疼的問題:原本工廠需布置衆多電纜、工業Wi-Fi、無線接入點等,不僅成本較高、布置麻煩,且維護成本也較大。
随着5G技術的發展,未來工廠無需布線,可能一個大工廠用幾個5G基站就能搞定工廠的網絡。
解決網絡互通的問題後,由于5G的核心網絡、工控軟體雲化和通信軟體的雲化後,将實作資訊互通。
據丁險峰表示,在促進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上,阿裡從三個方面來進行:
- 第一,IoT平台雲化。
- 第二,雲化5G核心網。未來交換機不需使用硬體來建構,而是基于普通伺服器用軟體來實作核心網,且5G核心網可放在工廠的機房裡。
- 第三,打通工控軟體,未來将工控軟體可放在工廠本地機房或者電信的邊緣機房裡。進而基于雲邊一體化平台實作IT、OT、CT的大融合。
飛象工業網際網路平台
2018年,阿裡雲推出飛象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來解決OT軟體、通信軟體和IT軟體的快速開發和融合。飛象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包含邊緣計算平台與工業PaaS雲平台兩個部分,使SaaS軟體和雲平台在IoT應用開發、工業大資料分析、工作流程持續優化。具有雲邊端一體化架構、工業平台高可靠性、海量裝置接入聯接力、分層實時性響應、高并發數量響應支撐、平台開放性等特性。
這個平台像一個瑞士軍刀,便于開發者快捷開發:如針對ERP、CRM等IT軟體,Math、POM等工控軟體,Wi-Fi、藍牙、NBIoT、LoRa等通信技術都可以跟平台快速對接。目前,此平台已被350家工業企業使用。
未來
談及未來,丁險峰認為半導體行業、封裝行業,汽車、制船、電子業、鋼鐵業、水泥業等大型制造行業都是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機遇。
如今估值2800億美元的台積電,便是實作了工業4.0的企業,通過數字化實作了大規模柔性定制服務的能力。
在2020年,企業和技術人如何做好準備迎接該浪潮呢?丁險峰認為企業要有擁抱工業網際網路的思維,而且要做好戰略計劃,邀請先進的咨詢企業來提供協助,進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更新。
而相關從業的開發者要懂得雲計算的技術,并聚焦在工業網際網路的轉型更新裡,及時進行IT/OT/CT軟體的雲化。
原文釋出時間:2020-1-5
本文作者:伍杏玲
本文來自阿裡雲雲栖号合作夥伴“
CSDN”,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