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單的簡介 | Python從入門到精通:進階篇之一序列

在學習本課程之前先來 入門篇 學習下Python的基礎知識。

序列

清單的簡介

清單(List)是一種用于儲存一系列有序項目的集合。類似于棧,項目的清單用[]括起來,建立的清單,可以添加、移除、搜尋清單中的項目。

清單在Python中用list來表示,它是Python中的一個對象。在基礎篇中我們也講過對象,對象就是記憶體中專門用來存儲資料的一塊區域,但是這節課講的清單和之前學過的是有差別的。

之前我們學過的對象,像是數值,它隻可以儲存一個單一的值。

清單的簡介 | Python從入門到精通:進階篇之一序列

在這裡,“123”或者“hello”都是一個值占一個地方。

那麼現在老師說了,咱們班有20個同學,要将同學們的名字存起來。用這種單一值的對象肯定是不友善存儲的,而清單中可以儲存多個有序的資料。

清單的常用操作

1、清單的建立(通過中括号[]來建立)

my_list = []           

這樣就建立了一個空清單。

然後在清單中存儲資料:

清單中存儲的資料稱為元素,一個清單可以在建立時指定多個元素,也可以在程式使用過程中存儲多個元素。也可以了解為清單是用來存儲對象的對象。

my_list=[10]           

這裡就建立了一個隻包含一個元素的清單,當向清單中加入多個元素時,中間用英文的逗号隔開‘,’。

#建立了一個包括有五個元素的清單
my_list=[10,20,0,3,5]           

上面示範的都是數字的元素,但是其實清單中可以存儲任意的對象。

my_list = [10,'hello',True,None,[1,2,3],print]           

在這裡存儲了數字、字元串、布爾值、空值、清單以及函數,将我們學過的都包裹進去了。但是一般不會這麼寫,一般都是同一個類型的元素。

清單中的對象會根據我們插入的順序存儲在清單中,第一個插入的對象儲存在第一個位置,第二個存儲的資料儲存在第二個位置。。。

清單的簡介 | Python從入門到精通:進階篇之一序列

2、清單中元素的擷取

可以通過索引擷取清單中的元素。索引是元素在清單中的位置,清單中的每個元素都有一個索引。索引是從0開始的整數。

清單的簡介 | Python從入門到精通:進階篇之一序列
my_list = [10,20,30,40,50]
print(my_list[0])           

執行結果為:

清單的簡介 | Python從入門到精通:進階篇之一序列

對比一下清單中的第一個元素正好就是10。

如果使用的索引超過了最大的範圍,會抛出異常:IndexError。

3、擷取清單的長度(清單中元素的個數)。

使用len()函數來擷取清單的長度,擷取到的長度,是清單的最大索引+1。

my_list = [10,20,30,40,50]
print(len(my_list))           

執行結果為:

清單的簡介 | Python從入門到精通:進階篇之一序列

練習:

建立一個清單,在清單中儲存你最好的5個朋友的名字

然後分别通過索引來擷取每一個朋友的名字。

配套視訊課程,點選檢視

更多資源敬請訂閱Python學習資源庫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