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衛彭總的“警衛員”,為何會加入韓軍?還受美國顧問誇獎

作者:軍事帥哥

在南韓軍警部隊的曆史上,有一個軍官身份很離奇,他曾經自稱是彭總的“警衛員”,在抗戰期間和彭總、左權等進階将領有過交集。抗戰勝利後,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又在1950年加入了南韓軍隊,成為韓軍中的“另類軍官”。他的名字叫車一赫。

車一赫曾經加入朝方義勇隊華北支隊,到了1942年敵後抗戰進入極其艱苦的階段,日軍希望通過幾次大規模的作戰行動,将八路軍全部殲滅。

1942年5月,日軍出重兵,在飛機大炮等重武器的配合下,對129師和八路軍總部展開大規模的“掃蕩”,彭總和其他戰友帶領部隊分散突圍,左權留下來掩護戰友,最後壯烈犧牲。

保衛彭總的“警衛員”,為何會加入韓軍?還受美國顧問誇獎

【左權】

危急時刻,為了保護八路軍首長的安全,包括車一赫在内的義勇隊100多名官兵主動請戰。

剛開始,他們的請求沒有被上級準許。他們又找到羅瑞卿,希望能發揮作用,保衛首長機關的安全,做彭總和八路軍總部的“警衛員”。羅瑞卿被他們的執着所打動,準許了他們的請求。

義勇隊的幹部戰士受領任務,兵分兩路占領山頭抵抗日軍。面對優勢兵力日軍的進攻,義勇隊的官兵拼死抵抗,給八路軍總部的突圍赢得了寶貴的時間。在戰鬥中,車一赫不幸負傷。

保衛彭總的“警衛員”,為何會加入韓軍?還受美國顧問誇獎

【朝戰時期的韓軍】

抗戰勝利後,車一赫回國,并在1950年加入了韓軍。但是問題出來了:車一赫本來是朝方義勇隊的官兵,屬于八路軍的特殊建制。按理他應該在抗戰勝利後回國,成為人民軍的骨幹力量,然而車一赫去了南韓,并且加入了韓軍,這一反常現象的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兩天後,朱老總指令武亭等将領率領朝方義勇隊等抗日武裝先期傳回東北,“以便達成解放之任務。”來到東北的朝方義勇隊和幹部被改編為4個支隊,武亭等人率領3個支隊傳回朝北,這些人大部分成為人民軍的骨幹。

就在武亭等人進軍東北,傳回朝北的關鍵時刻,車一赫卻獨自一個人去了南韓。原因衆說紛纭,但大部分觀點認為,他去南韓是為了尋找他失散多年的妻子。

回到南韓的車一赫,加入了當地的一個社會組織,并用手槍打死了當年通緝他的日本密探。由于當時原朝方總督府的部分日本人和美軍合作,打死日本密探的車一赫被美軍通緝。為了保命,車一赫被迫進入三星集團,以小部門的負責人身份養家糊口。由于在三星幹活賣力,車一赫加入了李承晚當局的準軍事組織,并以準軍事組織大同青年團為跳闆,成為南韓陸軍上尉,指揮第18戰鬥警察大隊進攻左翼遊擊隊。

車一赫的戰績很突出,曾以三個連的兵力打退了2000多遊擊隊的進攻,讓韓軍将領刮目相看,受到美國顧問的表揚。值得一提的是,車一赫指揮部隊戰鬥的經曆,卻也暴露出南韓軍隊的一個缺點:軍紀差。

車一赫指揮的警察部隊,在國内圍剿“遊擊隊”時,發現其他的南韓軍警部隊軍紀很差,經常不分青紅皂白殺人,對老百姓大開殺戒。他則對部隊要求很嚴格,對百姓秋毫無犯,戰果也不錯,被美國顧問誇獎。

保衛彭總的“警衛員”,為何會加入韓軍?還受美國顧問誇獎

說的這,不得不說一下南韓的軍紀為何如此糟糕。南韓軍隊的前身和日軍密切相關,這要從南韓獨立前半島的悲慘曆史說起。

東北亞半島的地理位置重要,唐朝、明朝時期,日軍就兩次入侵,結果被唐軍和明軍打退。清朝後期,日軍第三次入侵,清軍在平壤戰役中慘敗而歸,丢掉了中原王朝對半島的“宗主國”地位。

到了20世紀初期,“大韓帝國”滅亡,日本成為半島的宗主國。為了對付群眾的反抗,日本當局在半島建立了以總督為主的殖民機構,以日軍、僞警察等組織對群眾實施極其殘酷的迫害。甚至在1937年中國全面抗戰爆發之前,半島的青年人要想參加日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畢竟在日本人的眼中,他們隻是所謂的“二等公民”,根本不值得一提。

保衛彭總的“警衛員”,為何會加入韓軍?還受美國顧問誇獎

随着全面抗戰爆發,中國軍隊在淞滬、徐州、太原等戰役中抗擊日軍,日本“三月滅亡中國”的野心破碎,日本越發感到兵員不夠用了。為了維持侵華戰争,日本一方面從本土征召兵員緊急擴充軍隊,另一方面想到了半島的“二等公民”,開始征召當地人參加日軍。在整個二戰時期,在半島地區參加日軍的青年人不低于20萬人,後來的南韓總統樸正熙在二戰時期還當過日軍的軍官。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一大批參加過二戰日軍的退役老兵和軍官回到了半島,後來南韓獨立後,李承晚當局要組建自己的軍隊,抗衡三八線以北的人民軍,人民軍從蘇聯那裡購買了大量的T34坦克、自行火炮、雅克9戰鬥機等先進的重武器,人民軍的骨幹還參加過抗戰和解放戰争,可謂是兵強馬壯。南韓這邊怎麼辦呢?李承晚自然想到了那些在二戰中參加過日軍的南韓人。

是以,為了急于組建南韓軍隊,李承晚就采取了“拿來主義”的套路,把那些參加過二戰日軍,有軍官指揮經驗的一批人,直接留在了南韓軍隊裡。看看他們的名字和來曆,就知道朝戰前後到越南戰争時期,韓軍的軍紀為何很差了——

白善烨,此人沒有直接參加日軍,而是參加了僞滿的特别作戰部隊,曾和我軍交過手。後來擔任韓軍第1師師長。

丁一權,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曾在僞滿軍隊當中任參謀。

這些人,要麼直接參加日軍,要麼參加緊跟日軍作戰的僞軍,由于冷戰的原因,他們在二戰中的罪行沒有被清算,進而回到了韓軍中,成為韓軍的将領,這些有“二戰侵略前科”的軍官指揮韓軍打仗,韓軍的軍紀之差就可想而知了。

保衛彭總的“警衛員”,為何會加入韓軍?還受美國顧問誇獎

【樸正熙,二戰時參加過日軍】

根據有關記載,韓軍于1950年7月一次性屠殺1800多名所謂的“犯人”。根據目擊者的叙述,韓軍會把“犯人”押送到海邊,集體大屠殺。韓軍還會把“犯人”壓上船隻,集體送入大海。1951年2月,韓軍在居昌郡屠殺了350多名手無寸鐵的兒童。根據美國檔案于2008年公布的資料,在朝戰爆發前後,死于韓軍槍口和刺刀下的無辜者和“犯人”有10多萬人。

以上的屠殺行為,隻是韓軍在北韓戰争中屠殺的冰山一角,到了越南戰争時期,韓軍繼續犯“老毛病”,在越南境内大開殺戒。

韓軍絕大部分部隊紀律差,屠殺行為司空見慣,而這個名叫車一赫的軍官所指揮的南韓警察部隊,卻能做到對平民秋毫無犯,難怪他成為韓軍中的另類,李承晚也排擠他。又因為車一赫曾在八路軍服役,更是被李承晚當局猜忌,始終沒法晉升。

到了1958年,車一赫在陪伴家人遊玩的時候突然溺水身亡,南韓的官方結論是車一赫因身體疾病加意外事故的原因死亡,但也有更多的人認為,車一赫死于李承晚當局的暗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