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9年大資料十大新聞盤點

作者:資料觀

随着大資料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全國各地加速布局,開創了大資料産業發展的新局面。在2019年,我國大資料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融合應用、行業規範等成為大資料發展的主基調。那麼,在本年度,中國及全球的大資料領域發生了哪些熱度比較高的事件?資料觀通過詳細梳理,盤點了2019年大資料10大新聞。

新聞01 歐盟《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實施後,多家企業獲罰單

2018年5月25日起,歐盟《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正式生效,這一條例被稱為“史上最嚴資料保護法案”。今年1月21日,法國資料監管部門開出首張GDPR罰單,對美國搜尋巨頭谷歌處以5000萬歐元罰款,約合人民币3.66億元。法國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CNIL)在聲明中稱,Google在處理個人使用者資料時存在缺乏透明度、使用者獲知資訊不充分以及缺乏對個性化廣告的有效同意等問題,這也是GDPR實施後數額最大的罰單。

在2019年,被處以重罰的科技企業遠不止谷歌一個。7月,針對2018年劍橋分析的隐私洩漏醜聞,經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最終裁決,Facebook被處以罰款50億美元,這是FTC對一家科技公司所開出的史上最大罰單。

新聞02 工信部等三部門釋出綠色資料中心建設指導意見

2月12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綠色資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以提升資料中心綠色發展水準為目标,以加快技術産品創新和應用為路徑,以建立完善綠色标準評價體系等長效機制為保障,大力推動綠色資料中心建立、運維和改造,引導資料中心走高效、清潔、集約、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實作資料中心持續健康發展。

《意見》明确,要建立健全綠色資料中心标準評價體系和能源資源監管體系,打造一批綠色資料中心先進典型,形成一批具有創新性的綠色技術産品、解決方案,培育一批專業第三方綠色服務機構。

新聞03 大資料、雲計算工程技術等成為國家新職業

今年上旬,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釋出了13個新職業,其中包括大資料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和數字化管理師三項與大資料行業相關的新職業。

其中,大資料工程技術人員定義為,從事大資料采集、清洗、分析、治理、挖掘等技術研究,并加以利用、管理、維護和服務的工程技術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包括:1.研究、開發大資料采集、清洗、存儲及管理、分析及挖掘、展現及應用等技術;2.研究、應用大資料平台體系架構、技術和标準;3.設計、開發、內建、測試大資料軟硬體系統;4.大資料采集、大資料清洗、大資料模組化與大資料分析;5.管理、維護并保障大資料系統穩定運作;6.監控、管理和保障大資料安全;7.提供大資料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

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定義為,從事雲計算技術研究,雲系統建構、部署、運維,雲資源管理、應用和服務的工程技術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包括:1.研究、開發虛拟化、雲平台、雲資源管理和分發等雲計算技術,以及大規模資料管理、分布式資料存儲等相關技術;2.研究、應用雲計算技術、體系架構、協定和标準;3.規劃、設計、開發、內建、部署雲計算系統;4.管理、維護并保障雲計算系統的穩定運作;5.監控、保障雲計算系統安全;6.提供雲計算系統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

數字化管理師定義為利用數字化辦公軟體平台,進行企業及組織人員架構編輯、組織營運流程維護、工作流協同、大資料決策分析、企業上下遊線上化連接配接,使企業組織線上、溝通線上、協同線上、業務線上、生态線上,實作企業經營管理線上化、數字化的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包括:1.将企業及組織人員架構編輯在數字化管理平台,負責制定企業數字化辦公軟體推進計劃和落地實施方案,進行扁平可視化管理;2.負責數字化辦公所有子產品的搭建群組織運轉必備流程的維護,實作組織高效安全的溝通;3.設定企業及組織工作流協同機制,實作知識經驗的沉澱和共享;4.通過業務流程和業務行為的線上化,實作企業的大資料決策分析;5.以企業為中心的上下遊和客戶都實作線上化連接配接,用大資料優化整個生态的使用者體驗,不斷提升生産銷售效率。

新聞04 196所高校獲批“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

教育部今年3月印發了《教育部關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大學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共196所高校獲批“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加上此前三批高校,我國已有480餘所高校成功獲批“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

此外,今年還有25所高校獲批“大資料管理與應用”專業。在今年獲批的高校中,河南省、山東省、湖北省、陝西省的高校數量領先于其他省份。

新聞05 2019數博會在貴陽成功舉辦

5月26日,2019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會議圍繞“一會、一展、一釋出、大賽及系列活動”展開。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為數博會發來賀信。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目前,以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蓬勃發展,對各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各國需要加強合作,深化交流,共同把握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處理好大資料發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挑戰。

本屆數博會共舉辦了162場活動,參會和觀展人數超過12.5萬人,參會企業(機構)4847家,參展企業(機構)448家,布展面積6萬平方米,共展出超過1200餘項最新産品、技術和解決方案。

數博會作為全球首個大資料主題博覽會,至此已連續在貴陽成功舉辦五屆,2017年升格為國家級博覽會,成為充滿合作機遇、引領行業發展的國際性盛會,成為共商發展大計、共用最新成果的世界級平台。

新聞06 十餘家大資料公司接連被查,禍起網絡爬蟲、“套路貸”

自今年9月以來,多家大資料公司接連被查,巨變啟幕,行業“一夜入冬”。

2019年9月6日,第三方資料風控公司魔蠍資料和新顔科技的相關負責人在同一天被警方帶走調查,由此拉開了行業大整頓的序幕。之後,聚信立、天翼征信、公信寶、同盾科技子公司、51信用卡等諸多公司也相繼被查。

11月20日再傳出消息,江蘇淮安警方打擊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緩存公民個人資訊1億多條,其中,拉卡拉支付旗下的考拉征信涉嫌從上遊公司擷取接口後,違規将查詢接口出賣。

行業最嚴監管已經來臨,業内人士表示:大資料發展和利用從野蠻生長時代進入了正規化管理的關鍵時代。

新聞07 換臉軟體“ZAO”從爆紅到被約談,部分APP侵犯使用者隐私受關注

今年9月,一款名為“ZAO”的換臉社交軟體因其新穎的形式和強大的功能迅速引爆社交網絡。走紅之後,ZAO的使用者協定引發了廣泛質疑,部分使用者在網絡上公開表達了關于隐私、肖像權等問題的擔憂。

随後,針對媒體公開報道和使用者曝光的“ZAO”App使用者隐私協定不規範,存在資料洩露風險等網絡資料安全問題,工業和資訊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對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進行了問詢約談,要求其開展自查整改,依法依規收集使用使用者個人資訊,規範協定條款,強化網絡資料和使用者個人資訊安全保護。

随着此類換臉軟體火爆網絡,涉及隐私資料安全的換臉、人臉識别相關應用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央視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多款APP還存在着随意收集人臉資料資訊的情況。比如一款叫做“人臉打分”的APP和另外一款叫做“證件照随拍”的APP,在沒有任何使用協定的情況下,随意采集使用者的人臉資料資訊;一款名為“轉轉”的APP上以關鍵詞“人臉資料集”搜尋相關資訊,迅速彈出了一件名為“人臉相關算法訓練資料集”的商品,這個資料集包含5000多張人臉,打包隻要10元。此外,在百度一個名為“快眼”的貼吧,也發現有銷售者在兜售人臉資料。

新聞08 2019年中國大資料企業50強釋出,華為、騰訊、阿裡位列前三

在9月舉辦的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上,工信部等部門釋出了《2019中國大資料産業發展白皮書》,并公布了2019中國大資料企業50強榜單。榜單顯示,随着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産業的深入發展,2019年大資料體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态勢。2018年我國大資料産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随着大資料在各行業的融合應用不斷深化,預計2019年中國大資料市場産值将達到8080億元。

在榜單中,華為、騰訊、阿裡、小米、百度、滴滴出行、中科曙光等企業入選50強名單。

該榜單由政府主管部門上司、大資料産業資深專家、名企CIO、高校、研究機構、投資人專家共同組成專家委員會,從大資料産品、解決方案、應用案例、投融資需求及發展潛力等多個次元對大資料企業進行考核評審産生。

新聞09 六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啟動

今年10月20日,在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會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期間正式召開,會議釋出了《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并向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區)、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等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授牌,正式啟動試驗區建立工作。

會議要求,各試驗區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品質發展,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結合各自優勢和結構轉型特點,在數字經濟要素流通機制、新型生産關系、要素資源配置、産業集聚發展模式等方面開展大膽探索,充分釋放新動能。

新聞10 我國多地區出台資料管理辦法

今年以來,為規範大資料産業發展,我國多部門、多地區出台了資料管理相關辦法。例如,為進一步加強科學資料管理,保障科學資料安全,提高科學資料開放共享水準提供了制度規範,中國科學院在2月印發《中國科學院科學資料管理與開放共享辦法(試行)》;5月28日,國家網信辦對《資料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到,國家采取措施,監測、防禦、處置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外的資料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資料免受洩露、竊取、篡改、毀損、非法使用等,依法懲治危害資料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

此外,今年1月1日,《天津市促進大資料發展應用條例》正式施行;1月17日,《吉林省公共資料和一網通辦管理辦法(試行)》公布;《貴州省大資料安全保障條例》10月1日起施行;11月1日,《海南省大資料開發應用條例》正式實施;11月15日,《福州市政務資料資源管理辦法》《福州市政務資料彙聚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福州市政務資料資源共享開放考核暫行辦法》《福州市公共資料開放管理暫行辦法》等四部資料資源相關管理辦法正式實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