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ujian仿真環境的搭建與操作

開發環境: Ubuntu 64 16.04.6

1. 配置GCC編譯器 首先使用gcc -v以及g++ -v檢查版本号是否高于4.8

sudo apt-get  build-dep  gcc
sudo apt-get  build-dep  gcc-c++
           

完成後使用gcc -v以及g++ -v檢查版本及是否成功

RISCV-Tools 安裝git sudo apt install git 擷取wujian源碼 git clone [email protected]:T-head-Semi/wujian100_open.git 擷取riscv-tool Link 解壓工具鍊到riscv_toolchain目錄下

EDA開發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iverilog verilator gtkwave 切換工作路徑至 wujian100_open/tools 修改setup.csh中的相關軟體路徑(可用whereis xxx指令查詢軟體路徑)并運作 source setup.csh 可能會有報錯:“No command 'setenv' found” 這是因為ubuntu環境下終端模拟器預設為bash,需要将.csh檔案中對應的setenv name value更改為export name=value即可。 切換工作路徑至../wujian100_open/workdir 運作相應軟體 ../tools/run_case -sim_tool iverilog ../case/timer/timer_test.c 此時可能會運作失敗,是因為筆者所用ubuntu版本号較低,對應安裝的iverilog相應軟體版本不夠,需手動安裝新版 本,或更新ubuntu至18以上的版本。 通過指令解除安裝掉老版 sudo apt-get –purge remove iverilog 下載下傳10.0以上版本,筆者此處選擇10.1,下載下傳位址 下載下傳後解壓并進入檔案

./configure
make           

自主配置

sh autoconf.sh
make install
           

使用iverilog -v檢視版本,如下圖所示

wujian仿真環境的搭建與操作

回到路徑../wujianopen_100/workdir再次運作 ../tools/run_case -sim_tool iverilog ../case/timer/timer_test.c 則可見以下界面

wujian仿真環境的搭建與操作

*4. Modelsim仿真 對應建立工程,添加對應的檔案至工程中,需要注意的是tb, busmnt兩個檔案的書寫中用到的systemverilog相關文法,是以在win的modelsim環境下需要将兩個檔案的字尾更改為.sv即可 在linux環境對應路徑../wujian100_open/workdir中找到test.pat檔案,拷貝至modelsim工程下,并将檔案tb.sv中的259行指令 $readmemh("inst.pat", temp_mem);中的inst.pat更改為test.pat即可 如下圖所示為對應pwm的仿真波形

wujian仿真環境的搭建與操作
wujian仿真環境的搭建與操作

文章來源:晶片開放社群

文章連結:

https://occ.t-head.cn/community/post/detail?spm=a2cl5.14300636.0.0.1b87180fUvXHRt&id=64708849600718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