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電網5G網絡建設方案曝光:利用廣電700/60MHz建11.31萬座基站

雲栖号: https://www.aliyun.com/#module-yedOfott8 第一手的上雲資訊,不同行業精選的上雲企業案例庫,基于衆多成功案例萃取而成的最佳實踐,助力您上雲決策!

近日,國網(國家電網)公司拟利用中國廣電700MHz頻段、60MHz頻譜資源開展5G網絡建設的消息不胫而走,《國家電網5G網絡建設方案》也随即曝光。

據悉,國網的5G網絡建設内容分為六個部分:核心網建設、承載網建設、基站建設、網管及支撐系統建設、安全體系建設和服務公司生産經營的自用業務終端建設。

方案具體内容如下:

國網(國家電網)公司拟利用中國廣電700MHz頻段、60MHz頻譜資源開展5G網絡建設。

5G網絡建設内容分為六個部分:核心網建設、承載網建設、基站建設、網管及支撐系統建設、安全體系建設和服務公司生産經營的自用業務終端建設。

國家電網5G網絡建設方案曝光:利用廣電700/60MHz建11.31萬座基站

國網5G網絡整體架構圖

  • 核心網

國網公司5G核心網建設以業務需求為導向,建設國幹層、大區層、省層和地市層4個網絡層級。在國幹層設定骨幹NRF(網絡存儲庫功能)兩套,在大區層設定6個核心網控制面網元,在省層部署27個核心網使用者面網元,在地市層部署294個核心網使用者面網元。

國家電網5G網絡建設方案曝光:利用廣電700/60MHz建11.31萬座基站

分層部署的5GC組網架構圖

國幹層部署于兩個中心城市,負責網絡功能的注冊、發現和選擇,将5G網絡能力對外開放。

大區層部署于國網公司6個分部,主要實作核心網控制面功能,負責終端的移動性和接入管理;SMF(會話管理功能)負責對話管理功能等。

省層部署于國網公司27個省公司,地市層部署于294個地市公司,兩者主要實作核心網使用者面功能,負責資料彙聚、無線鍊路和媒體接入等。

  • 承載網

國網5G承載網重點依托公司現有資源,分為省際幹線、省内幹線、本地網絡三部分。

國家電網5G網絡建設方案曝光:利用廣電700/60MHz建11.31萬座基站

承載網與核心網對應關系

  • 省際幹線

省際幹線承載全國跨省業務,将全國中心、大區中心與省級中心相連,實作省級核心、大區核心、全國核心間資料互通。省際傳輸網采用OTN裝置搭建,單台傳輸容量80x100Gbps。全部裝置安裝在總分部、省公司中心機房及500kV以上變電站通信機房内。

目前國網公司省際幹線光纜以OPGW光纜為主,随500千伏及以上電網線路架設。目前跨區跨省光纜建設時間較早,光纜纖芯數量偏少,同時承載系統較多,資源使用率高,部分區段光纜資源出現瓶頸。省際幹線優先利用現有光纜空餘纖芯,同時對現網裝置進行騰退、整合,部分區段根據實際需求對光纜進行改造。

  • 省内幹線

省級光傳輸系統為國網三級骨幹光傳輸網絡,承載各省跨地市業務,将省級中心與地市中心相連,實作各地市核心網與省級核心網之間業務上傳與下達。省級光傳輸系統采用OTN裝置組網,網絡容量為80x100Gbps。全部裝置安裝在省公司、地市公司、220kV及以上通信機房内。

目前省内幹線光纜以OPGW光纜為主,随220千伏及以上電網線路架設,部分區段光纜資源出現瓶頸,需建立光纜。

  • 本地網絡

本地網絡是地市基站上聯至地市5G核心網的承載網絡,分為地市接入層、地市骨幹層。

國家電網5G網絡建設方案曝光:利用廣電700/60MHz建11.31萬座基站

本地網絡業務傳送結構

地市骨幹層在本地網絡中起到彙聚作用,将地市接入層上傳的5G基站上傳的業務回傳至地市5G核心網。地市骨幹層傳輸網為國網四級骨幹網絡,實作地市接入層業務的彙聚。單台裝置按照彙聚6台接入層裝置設計,采用80x100Gbps容量OTN裝置,安裝位置為110kV站機房、縣公司機房為主的自有物業。

地市骨幹層上聯光纜依托地市110kV、35kV線路光纜,部分區段需建立光纜補充。目前110kV站機房大多采用一體化電源,難以滿足新增裝置電源接入需求,涉及大量電源改造。部分機房條件簡陋,不滿足裝置運作環境,需進行改造。

地市接入層作為承載網絡末端層級,一般為環網結構,将5G基站與地市骨幹層相連,進而将5G業務上傳至地市核心網。地市接入層傳輸網實作5G基站接入,單台裝置按照接入8座基站設計,裝置覆寫廣、數量多、帶寬需求大,采用40x100Gbps容量OTN裝置。

地市接入層光纜與現網光纜重合度不高,地市接入層下聯至5G基站、上聯至地市彙聚層光纜需要大量建立。地市接入層光傳輸裝置安裝站址優先選用變電站、配電所、營業廳等自有物業,部分站址選用第三方物業。所用站址電源不能滿足新增裝置需求,大多數站點需要進行電源改造。

  • 無線接入網

無線接入網建設以SA(Standalone:獨立組網)作為基礎架構,以建構“布局層、補盲層、吸熱層”三者協作型無線結構化網絡為目标,充分利舊現有杆塔、機房等配套資源,建立基站11.31萬座,并完善配套電源設施。無線網絡将覆寫公司經營區域範圍内A+、A、B、C類區域以及D類部分區域65萬平方公裡,包含國網公司經營區域内60%以上的人口。

5G基站選址方面,充分利用公司豐富的基礎資源設施,盡可能選用自有杆塔和站所(電力公司、變電站、供電所、營業廳等),後期根據網絡覆寫情況可考慮采用置換的方式租用鐵塔公司杆塔。

在杆塔建設方面,按照站址資源類型,建設内容主要包括:

(1)自有物業站所:在自有物業建築物樓頂建設各種樓頂增高架、樓頂桅杆/抱杆,或建設自立鐵塔,用以加挂基站天線、安裝室外裝置。

(2)自有物業杆塔:在電力輸電杆塔上安裝鐵塔抱杆,以加挂基站天線、安裝室外裝置。

(3)租用鐵塔公司等第三方杆塔與站所:在第三方通信杆塔上安裝抱杆,以加挂基站天線、安裝室外裝置。

在機房建設方面,主要分為固定建築物機房和室外活動機房兩類。

對于自有物業站點,一般情況下,基站裝置安裝在通信機房或二次裝置機房内,屏位或機房面積不足時,需要擴建、改造;部分供電所、營業廳未設定機房的,需要建立。

室外活動機房用于自有電力杆塔和租用第三方資源站點。其部署于自有電力杆塔站址,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是在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角鋼塔或鋼管塔内部布置緊湊型機房,有效使用面積約6m2;二是在110kV以下電壓等級的角鋼塔和各電壓等級鋼管杆,推薦在杆塔外部布置活動機房,并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

在電源配套方面,對于供電公司、變電站、供電所、營業廳等自有物業站點,由于新增基站裝置,電源負載需求增大,部分站點電源容量不足,需擴容或改造電源;上述自有物業建立機房、室外建立活動機房,應按照技術标準配置-48V電源系統。

在前傳網絡方面,對于自有物業站所、自有物業杆塔兩種基站站址,可利舊現有的電力光纜資源,部分供電所、營業廳無本地接入光纜資源或纖芯容量不足的,需要建立前傳光纜;租用鐵塔公司等第三方杆塔與站所的,需要視具體情況租用或建立前傳光纜。

  • 網管系統

國網公司基于核心網部署,分級建設網管系統。建設内容包括綜合網管系統、終端網管系統、無線網絡營運支撐系統、無線網絡運維支撐系統以及同步時鐘。

面向建立的5G網絡,網絡管理、營運、運維的挑戰将是全方位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網絡營運運維能力,将成為5G時代電信網絡營運運維的剛需。通過人工智能、大資料分析等技術的應用,實作高計算量資料分析、跨領域特性挖掘、動态政策生成等,建設綜合網管系統、營運支撐系統、運維支撐系統等一系列的平台和系統,賦予5G時代網絡管理、營運、運維新的模式和能力。

  • 管理支撐平台架構安全體系

國網公司5G網絡安全體系的建構基于網絡的整體部署與業務接入規劃。重點打造涵蓋公司專網與和5G公網的隔離防護、5G網絡自身安全防護在内的網絡安全建設;開展海量物聯終端的接入防護與安全監控建設,確定邊界安全與終端安全;根據業務類型的不同,開展針對性的安全防護設計與建設,確定業務安全。

  • 5G專網與和5G公網的隔離防護

公司在5G網絡中根據自有業務需要,保留專用信道承載電力專用業務,實作與5G公網之間的實體隔離,滿足國家和行業監管要求,具體方案如下:

終端方面,電力專用業務和5G公網業務使用不同終端;空口方面,電力專用業務和5G公網業務使用不同固定頻段的頻譜,實作實體隔離;基站方面,電力專用業務和5G公網業務經不同RRU接入不同的BBU基帶闆,共用BBU控制、電源等公共闆卡和機框;回傳網方面,通過電力回傳網絡采用時隙隔離方式,實作實體隔離;核心網方面,電力業務通過公司核心網絡傳輸,公網業務通過廣電核心網絡傳輸,實作實體隔離。

隔離防護示意圖如下所示:

國家電網5G網絡建設方案曝光:利用廣電700/60MHz建11.31萬座基站

5G網絡自身安全防護

建設5G網絡的系統性、差異性的安全保護能力,實作以使用者資料安全為中心,在資料從産生到傳輸至終端的完整生命周期中,不僅注意5G本身的安全防護,也要針對雲、終端等進行系統地、完整地防護。建設可靠的差異化安全防護能力確定充分發揮5G網絡針對不同使用者、不同業務的提供差異化安全防護服務。

建設統一的端到端的身份認證體系,實作統一的認證鍊和權威的數字身份體系,從終端到雲到營運商網絡到基站,都進行完整的身份認證,以過濾掉大部分的非法使用者和非法入侵,并防止如木馬等的傳播。

建設邊緣計算的安全防護措施,保障電力業務系統的終端實體安全、雲平台安全、資料安全、通信安全。

建設網絡切片安全防護機制,通過無線接入網隔離、承載隔離、網絡切片間隔離、網絡功能隔離、網絡切片與使用者隔離等安全措施保障網絡切片安全,防止網絡切片之間非法通路。

  • 邊界和終端安全

開展海量物聯終端的接入防護與安全監控建設,通過eSIM安全晶片和安全子產品建設,采用可信加強、認證等措施解決各類終端僞造、接入等安全問題。開展信令資料及使用者面資料保密性和完整性保護,實作無線通信終端和基站之間雙向認證。

  • 業務應用安全

根據不同類型的5G網絡承載業務,分析典型安全風險和需求,開展針對性的安全防護設計和建設工作:

針對帶寬有極高需求的eMBB(增強移動寬帶)場景,如超清視訊監控、移動巡檢等,5G網絡可通過擴充LTE安全機制來滿足eMBB場景所需的安全需求。

針對連結密度有較高要求的mMTC(海量機器類),如智能家居和用電資訊采集類業務,設計輕量級安全算法和簡單高效的安全協定,降低物聯網裝置在認證和身份管理方面的成本,實作面向泛在電力物聯網海量裝置的高效安全防護。

針對低延遲時間高可靠性的uRLLC(超可靠低延遲時間)場景,例如配電自動化、配網差動保護等,通過降低需要優化業務接入過程身份認證的時延、資料傳輸安全保護帶來的時延、終端移動過程由于安全上下文切換帶來的時延、以及資料在網絡節點中加解密處理帶來的時延。

  • 業務及終端

國網公司在建設5G網絡的同時購置部分自有業務終端,開展業務接入工作。先期接入的主要業務類型包括配電自動化、用電資訊采集、精準負荷控制、配變監測、分布式能源等。

國網5G網絡營運主要面向2B和2C兩類客戶,其中2B業務又可以分為公司自有業務(如配電自動化、用電資訊采集等)和其他行業(企業)使用者業務。

參照公網營運管理經驗,營運商不負責終端的采購和建設,由業務使用者自行解決,如個人手機、企業用終端CPE(客戶前置裝置)等,是以國網5G網絡建設的終端部分主要為服務公司生産經營的自用業務終端建設,主要業務類型包括配電自動化、用電資訊采集、精準負荷控制、配變監測、分布式能源等。

目前電力業務接入無線網絡主要是通過獨立CPE終端接入方式實作,随着網絡大規模建設和終端大規模接入,外置式獨立CPE終端無法滿足建設和運維的需求,嵌入業務終端内部的子產品式通信倉将是合理的解決手段,如在電表集中器中用700MHz頻段的5G通信倉替代現有的營運商4G通信倉,插入公司5G網絡的sim卡即可接入網絡。

下圖以營銷業務為例展現了兩種不同的終端形态。

國家電網5G網絡建設方案曝光:利用廣電700/60MHz建11.31萬座基站
  • 人才隊伍建設

建議以5G網絡建設為契機,持續開展5G技術教育訓練,不斷培養專家型、複合型人才。同時,允許各級通信機構嘗試使用更為靈活的用工方式(如:勞務派遣、業務外包等),進而實作無線網絡建設人才的迅速擴充。5G網絡建成後,參與建設的人才隊伍可轉為網絡運維人員,進而建立一支長期穩定的建設管控和運維管理團隊。

原文釋出時間:2019-12-19

本文來自阿裡雲雲栖号合作夥伴“

5G産業圈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