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胡逢法的專訪,推薦閱讀(約5分鐘)。
思考點燃理想,嘗試成就結果
國中時,學校附近有個工廠,課餘時間經常跑到那裡去看勞工幹活,看到很多場景覺得比較好玩,比如勞工在做産品品質檢查,當時都是用肉眼去看的,我當時想,這類工作得一個個用人去看去記錄,要是用機器自動去完成該多好,那時我對自動化及視覺裝置這一塊應該已經萌生了興趣。讀研的時候,我發現圖像處理這些研究很有實際應用價值,例如機器替代人工去做很多繁瑣且辛苦的事情可以緩解很多勞工的壓力等。是以我的學習和工作也一直在做這些方面研究,我逐漸地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結合各個子產品的知識添加到系統裡的方式來實作很多功能。
以前我是做算法類的,隻要把某個功能點寫好即可。智慧園區的一個項目需要我從技術和業務兩個角度考慮問題,不同的視角不斷碰撞,于是産生新的點子。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知識和技術可以更好地結合利用起來,做出的效果令人很有成就感,對個人的經驗和能力來說都有很大提升。

負重前行,每一次轉折都彌足珍貴
我的職業生涯有幾次較大轉折,從規模龐大的上市公司,到初創的技術團隊,再到杭州際視科技有限公司的合夥人。尤其家人會不了解,覺得大公司很好,瞎折騰什麼?
個人認為大公司擁有完善的機制、企業文化等,這些對于培養職業素養方面有很多好處,我現在仍然保持當時養成的一些好習慣并在工作中頗有收益。同時,在大公司也會存在一些限制,後來我有自己的想法想去實作,是以去了網際網路創業公司體驗。其實每次轉變過程也是對自己内心的一種拷問,我不是想簡單的跳槽,而是在朝我想要的方向去發展。這個過程也包括對自己優勢劣勢的考量、生活工作的複盤,以及對未來的重新規劃。
挑戰肯定是有的,比如在大公司工作時,更傾向于專注,大多數時候隻需要負責好個人的小子產品并不斷專精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而到一個初創團隊裡,需要考慮的問題接踵而來,做事方式、溝通方式需要轉變,思維都需要轉變等,剛開始時會有些不适應,對個人來說也是一種挑戰。由大多數時候隻需做好某個領域的技術活,其他事情基本上不用管,轉為不光專精某一方向,還需要不斷擴充周邊知識,不同方向的内容産生交集。從原有的點向面的碰撞,到需要掌握更多的系統性的工作,對個人來說這也是一筆寶貴的經曆。
與時俱進,融會貫通
随着近幾年深度學習的興起,視訊圖像智能的準确率在很多應用領域已經超過了我們人眼的識别,如人臉識别、目辨別别。但是從更高的次元去考慮,如視訊的分析、視訊的了解,個人認為目前圖像以及相應的算法還處于人類的嬰兒期,比如說:它可以區分出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但是當這些變成一個視訊序列的時候,比如在一個固定的場景中,要讓它判斷這個人在幹什麼,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還需要探索一段時間。未來會朝着場景了解這方面推出新的應用和創新,比如在智慧園區智慧工地裡面,發現勞工工作時的危險行為,能進行甄别和及時危險預警;在心理學上,結合圖像或者腦電波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對人的心理活動進行探索。也就是從目前圖像檢測、分類跨到對圖像和視訊系列的了解,進階到更高的次元。
目前看來,圖像視訊這一塊發展是挺迅速的。近年來,随着硬體的性能拓展和提升、深度學習的發展,不論性能還是準确率都提升非常快。早些年的時候,做一些最簡單的物體分類,可能得花上幾個月才能做成一個比較好的分類器(比如人臉識别),目前有一些現有的模型可以在幾周甚至幾小時就可以得出效果更好的分類器。是以知識在不斷的更新時,我們也要不斷地學習,更新技術和知識體系。可以參考最新的一些會議,國内外高效的論壇等。另外一個重要的點是,個人要善于橫向發展,融會貫通,很多東西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實際上很多問題結合生活中很淺顯的例子就可以引用過來更便于了解,特别是我們視覺上的方式比較直覺,可以用簡單的模型引用到複雜的邏輯上,這樣會了解得更快。
勤于思考,勇于創新,胡逢法也在努力踐行阿裡雲 MVP的使命,用其思考和技術為人類探索更美好的生活。
胡逢法近期技術分享:智慧廠區視覺防控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