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湖北宜昌用大資料為企業“畫像”增信

  近日,湖北宜昌市得心實用氣體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延忠通過網上金融服務大廳“企貸通”平台申請200萬元續貸,當日下午湖北銀行客戶經理方超“接單”。随後,朱延忠成功提款。如此便捷高效令朱延忠感歎,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湖北宜昌探索建設網上金融服務大廳,用政務資料為企業“畫像”增信,讓銀行實時對接放貸,暢通銀企對接管道,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得到緩解。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方面難在小微企業“抵押難”,缺乏足夠抵押物、質押物,難以通過傳統金融産品獲得融資;另一方面難在銀行“獲客難”,難以從數量龐雜的小微企業中識别誠實守信、踏實做事的企業。對此,宜昌網上金融服務大廳探索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針對“抵押難”,宜昌通過内外部資料的挖掘與整合,圍繞涉企資訊化關鍵點發力,打通大資料“腸梗阻”,不僅率先實作工商、人社、民政、公安等32家機關、60餘億條資料歸集,更突破性地将電力、稅務相關資訊接入網上金融服務大廳平台。“利用平台強大的政務資料整合能力,形成包含工商、股權、行政處罰、司法訴訟等資訊的企業信用報告,幫助銀行精準分析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和信用狀況,降低了對抵押擔保的依賴,讓銀行敢貸款、能貸款、收得回。”宜昌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針對銀行“獲客難”,宜昌設定融資申請平台,企業線上申請,填寫需求資訊,銀行實時接單,根據企業需求推薦相關融資産品。“在背景可以明确看到客戶需求,改變了銀行過去上門拜訪、打電話等傳統獲客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功率。”建行三峽分行副行長劉晖說,平台有效解決了銀企雙方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小微企業之是以融資貴,主要是因為銀行服務成本高、風險大。而線上快貸模式,省去了許多人工環節,不僅降低了經營成本,也通過智能風控降低了風險,大幅減少了壞賬損失。同時,基于平台強大的資料整合,對企業的評價方式由人為判斷轉變為基于資料分析的科學判斷,客觀性和科學性大大增強。建行湖北分行介紹,該行“小微快貸”不良率一直穩定在較低水準,目前不良率0.62%,遠低于各類貸款的平均水準。如此一來,在降低成本、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小微企業融資貴也明顯緩解。

  大資料帶來的安全感,不僅讓銀行受益。“有大資料作為支撐,這讓我們比過去敢擔保了。”宜昌市中小企業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菊芝說,過去擔保公司隻能通過征信報告和固定資産評判貸款人的償還能力,如今通過網上金融服務大廳的各項大資料,可以精準分析判斷對方的實際能力,降低了擔保公司的風險。

  宜昌奈克斯汽車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文龍做二手車生意,因現金收車,資金壓力大。近期他和公司另兩名合夥人通過網上金融服務大廳申報了4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從送出申請到銀行完成授信僅用了1天時間。按程式完成公示後,劉文龍1周内拿到了貸款。“線下辦理需要45天到60天,這麼快就融到資,極大地緩解了我們資金周轉的壓力。”

  此外,宜昌網上金融服務大廳還在探索實施線上抵押、線上公證等業務,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幫助銀行減少風險,降低不良貸款率。

  自今年2月上線試運作以來,宜昌網上金融服務大廳已有19家金融機構的26項金融産品實作靜态展示,9家銀行和1家擔保公司的7個信貸産品、1個擔保産品實作線上直連直通辦理。截至10月14日,通過網上金融服務大廳有效申請融資貸款的達到1.56萬人(戶)次、授信3655人(戶)、4.28億元,放款2171人(戶)、2.46億元。

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

http://www.ctoutiao.com/2524886.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