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是什麼
1.1計算機是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無法離開計算機了。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遊戲機、汽車導航、智能電視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計算機,而且對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重要。
一句話總結一下:計算機就是一個用來計算的機器!
目前來講,計算機隻能根據人類的指令來完成各種操作。是以我們學習計算機,就是學習如何控制計算機!
1.2計算機的組成
計算機由兩部分組成:硬體和軟體。
硬體就是我們看得見摸得着的裝置,它包含外部裝置和内部裝置,例如鍵盤、滑鼠、顯示器、CPU、主機闆、記憶體、硬碟等,就像人的器官,但是一個人隻有器官就可以存活嗎,顯然是不能的。
軟體是看得見摸不着的,負責控制計算機的硬體;它包含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種類型,就比如windows、macOS、Linux就是系統軟體,office、釘釘、絕地求生等這些統稱為應用軟體。
1.3計算機的使用方式
軟體驅動硬體的運作。我們必須通過軟體來對計算機完成各種操作,但是注意,軟體中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會對使用者開放,是以使用者需要調用軟體的接口(internet或者是互動界面)來操作計算機。
使用者界面分成兩種:TUI(文本互動界面)和GUI(圖形化互動界面)。我們經常使用的界面就是GUI,比如Android,IOS手機系統這些。TUI的話如果沒有學過程式設計語言,沒有見過DOS指令的話一般是沒有接觸過的。那TUI是長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通過一些操作來見識一下TUI的真面目,首先按下快捷鍵win+R打開運作視窗,輸入cmd,按下Enter鍵,你看到的這個界面就是文本互動界面,如下圖所示。

輸入一個dir就會顯示目前目錄,如下圖所示,預設顯示是C槽的目錄檔案:
如果輸入cd desktop就會顯示桌面的目錄,如下圖:
如圖就看到了桌面上的目錄檔案,這些指令在後面都會講到,是以不清楚的同學也不要着急。
TUI和GUI都是用來實作計算機操作的,不同的是GUI更為使用者所熟悉,隻需要通過滑鼠點選等簡單行為就可以實作對計算機進行操作,而TUI需要通過一定的指令才可以,但是TUI的文檔指令是直接操作計算機的,是以在響應速度上要比GUI更快一些。
對于軟體的使用者來說隻需要掌握GUI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快捷操作計算機,但是對于Python的開發者來說TUI的操作方法是必須要掌握的,尤其是對于以後在很多情況下Python要部署到Linux上,而Linux系統就是通過TUI實作人機互動的,是以文檔指令是開發者必不可少的技能。
1.4Windows的指令行
指令行就是上文所說的文本互動界面,通過指令行可以使用一個一個的指令來操作計算機。
任何的計算機的作業系統中都包含有指令行,比如:windows、linux、macOS等,因為指令行是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式,即使是滑鼠不好用了還是可以通過指令行實作對計算機的操作。
指令行有多個不同的名字:指令行、指令行視窗、DOS視窗、指令提示符、CMD視窗、Shell、終端、Terminal,但是這些都是指向指令行視窗,就是之前示範的那個小黑框框,但是它們可能有不同的樣式。
練習1:通過搜尋引擎來搜尋一下,各個作業系統當中的指令行視窗的樣式。
接下來通過幾個方面來認識什麼是指令行。
1、如何進入到指令行
第一個就是上文說過的win鍵+R出現運作視窗,輸入cmd,然後回車,就可以調出了
2.指令行的結構
版本及版權聲明(一般沒有什麼用)
Microsoft Windows [版本 10.0.16299.431]
(c) 2017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權利。
-
指令提示符
C:Users使用者名>
-
C: **
目前所在的磁盤根目錄
可以通過 x: 來切換盤符(x表示你的盤符)
-
Users使用者名
所在磁盤的路徑,目前所在的檔案夾
cd 來切換目錄
-
指令提示符,在大于号後邊可以直接輸入指令
練習2:嘗試使用多種方式進入到你的系統的指令行,并且觀察你的和我的有什麼差別?
1.5常用的dos指令
- dir 檢視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夾)
- cd 進入到指定的目錄
- . 表示目前目錄
- .. 表示上一級目錄
- md 建立一個目錄(建立檔案夾)
- rd 删除一個目錄(删除檔案夾)
- del 删除一個檔案
- cls 清除螢幕
這裡還有一些小技巧,也傳授給大家:
- 方向鍵上下,檢視指令的曆史記錄
- tab鍵自動補全指令
指令的文法:指令 [參數] [選項]
參數和選項都是可選的,選項一般是/開頭;
練習3:通過搜尋引擎搜尋一下其他的一些常用DOS指令,并嘗試使用一些指令的選項
1.6環境變量
對于學習者來說,看到一個新的名字首先應該來看一下這個名字本身的含義是什麼,有助于以後在使用的時候更加快速的了解場景。
那麼什麼是“環境變量”呢?變量我們知道,像“x=1”、“y=1”這些都屬于變量,那麼環境呢,在這裡就是指我們的作業系統。是以環境變量就是指:作業系統當中的一些變量。
每個人對于計算機的操作習慣都是不同的,但是作業系統不可能為每個人配置一套不同的系統,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作業系統裡面有内置不同的變量來承接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比如:有的人想把檔案存放到C槽,有的人想存D盤,有的人想存到E盤,這時候作業系統就會調用系統的x變量來擷取使用者的習慣資訊,你讓這個x=C,那檔案就到了C槽,你讓x=D,那檔案就到了D盤...以此類推,這樣就可以通過修改環境變量,來對計算機進行配置(主要是來配置一些路徑的)。
下面介紹一些環境變量的使用過程:
1.檢視環境變量
右鍵 計算機(此電腦),選擇屬性
系統界面左側選擇 進階系統設定
選擇環境變量
環境變量界面分成了兩個部分,上邊是使用者環境變量,下邊是系統環境變量,系統環境變量可以修改整個系統,使用者環境變量隻對個人起作用。
建議隻修改使用者的環境變量,不要修改系統的環境變量
2.添加環境變量
通過“建立”按鈕添加環境變量
一個環境變量可以有多個值,值與值之間使用;(英文)隔開
3.修改環境變量
通過“編輯”按鈕來修改環境變量
4.删除環境變量
通過“删除”按鈕來删除環境變量
練習4:進入到環境變量的界面,建立一個USERNAME環境變量,修改USERNAME環境變量,并嘗試添加多個值,然後删除USERNAME環境變量。
1.7path環境變量
環境變量裡面有一個常用的變量:path,這節課帶大家來認識一下。
正常打開檔案的邏輯是要先運作cmd打開指令提示窗,再一步步的去打開檔案;如果輸入錯誤,就打不開檔案了。
顯然這有點麻煩,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使得檔案在任意位置就可以打開呢,本小節帶你用path環境變量實作這個想法。
path環境變量中儲存的是一個一個的路徑。
當我們在指令行中輸入一個指令(或通路一個檔案時),系統會首先在目前目錄下尋找,如果找到了則直接執行或打開,如果沒有找到,則會依次去path環境變量的路徑中去尋找,直到找到為止。如果path環境變量中的路徑都沒有找到,則報錯:'xxx' 不是内部或外部指令,也不是可運作的程式或批處理檔案。
我們可以将一些經常需要通路到的檔案會程式的路徑,添加到path環境變量中,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任意的位置通路到這些檔案了。
注意:修改完path之後需要重新開機指令行視窗才可以。如下圖就可以直接打開了。
注意事項:
1.如果環境變量中沒有path,可以手動添加
2.path環境變量不區分大小寫 PATH Path path
3.修改完環境變量必須重新啟動指令行視窗
4.多個路徑之間使用;隔開
練習5:在桌面建立一個hello檔案夾,檔案中建立一個abc.txt輸入随意的内容,然後将hello的路徑添加到path環境變量中,嘗試在任意位置通路abc.txt。最後将hello路徑從path環境變量中删除。
第二節:學習準備(下):計算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