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各業中,一群有觀點,敢于創新,勇于面對挑戰的技術達人,正在全面地參與中國數字化轉型,為中國在前沿科技實踐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擁抱新科技,大膽在商業中不斷驗證自己的技術想法,阿裡雲 MVP就是這樣一群人,
阿裡雲最具價值專家 ,簡稱MVP(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是阿裡雲為感謝全球傑出技術人所作貢獻,授予全球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實踐領袖的榮譽稱号。他們懂技術,愛分享,願意普惠更多開發者,推動行業進步。他們來自數字轉型最熱行業,他們如點點繁星,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點亮更多技術人的前路。
别樣人生:創業精神,薪火相傳
脫去國際大公司的光環,轉化角色成為引領者,将自己技術創新理念,轉化為産品解決行業問題,帶領同路人勇于面對行業挑戰!
北京葉帆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洪峰,冶金專業出身,出于對程式設計的熱愛自學C語言。從微軟中國的軟體開發,到工控程式員到物聯網創業公司CEO等多個角色,都堅持着“制造機器人的夢想”。十多年技術路上他逐漸成為技術布道師,
《技術創業者如何繪制戰略“一張圖”》一文,吸引60+萬的創業者、技術人。
趙舜東被圈内人士親切地稱為“趙班長”,曾在武警某部負責指揮自動化的架構和運維工作,2008年退役後一直從事網際網路運維工作,當過站長維護伺服器,早期擁抱雲計算,從Devops、智能運維不斷更新自己技術實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方法論。現在已經成為運維圈知名的講師!
思必馳VP、北京研發院院長、中科院女博士,初敏的背景漂亮得令人稱歎,是女性開發者的典型代表。這位阿裡校友成為阿裡雲MVP,繼續與我們并肩作戰,深耕人工智能,拓展語音技術在物聯網外的新業務、新場景的落地。
也許他們的專業、性格相去甚遠,但因同為“阿裡雲MVP”身份而得以相聚一堂,享受思想火花的碰撞,尋找同行人堅持前路。
數字中國:雲計算助力行業轉型
上海駐雲科技CEO蔣爍淼,2013年創立了公司,這是緣自從小就玩網際網路,在1994年還憑借着上網證的時代,就接觸網際網路了,1999年建立了個人網站。2009年接觸了阿裡雲,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他成為了試飛員,引領中國雲計算的産業發展。像桃園結義那樣,找到了創業中最合适的人與他共同前行。他認為雲計算逐漸成為了一個從包含基礎設施,到提供整套管理、軟體解決方案的龐大體系;未來,下一個網際網路時代中,将會是物聯網的天下,而以雲計算作為物聯網的基石,才是制勝的關鍵。
90後 CTO花了6年,改變了你日常生活裡的這件事。今年25歲的黃勝藍接到了阿裡雲MVP認證通過的郵件,成為最年輕的阿裡雲MVP之一。黃勝藍的創業經曆堪稱精彩:高中憑借奧賽保送武漢大學,大二一度中斷學業開始投入創業。六年後的今天,他的公司已經為20多萬家免費客戶、近500家付費客戶提供服務。黃勝藍曾說:“在寒風下堅持自己、專注練内功,在春天來的時候,你就是第一個起跑的人。”
碼上公益:用技術溫暖他人
MVP共創公益項目,一直都在默默進行。從服務數萬愛心教師支教,到推動中國漁業生态保護,阿裡雲MVP主動肩負起了更多的使命。
浙江銀杏谷投資公司資本技術總監戚俊,作為一場特殊“産品溝通會”的主持人,同時也是阿裡雲“碼上公益”平台上的3000多名愛心極客之一,特意從南京趕到上海,為“最美食物包”系統三天後的産品上線,做最後一次溝通、調研。他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餘,放棄了娛樂休閑活動,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從初期溝通到撰寫代碼都親自上陣,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也拉着公司同僚一起幫忙。
戚俊曾說“即使最基本的,都不應該浪費。即使最貧窮的,都不應該挨餓。整個過程雖然辛苦,但能用自己寫的代碼真的為社會做點事情,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這是IT工程師最大的榮幸。”
兩年多來,阿裡雲MVP緻力于用開放的心态,與非凡的夥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技術。我們舉辦了上百場 MVP TechShow技術布道,為在各行各業的MVPs提供豐富多彩的聚會和教育訓練。
在這裡,你既是技術先驅,又是意見領袖;是領域探索家,更是行業布道者。與其他有趣的靈魂一起讨論前沿技術,探索技術創新,實作個人進階。我們邀請你,讓科技更具力量,用技術連接配接世界。
了解豐富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