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頭條編譯 今年,涉及中國買家的北美并購案,無論是從金額還是筆數來講,都呈斷崖式下跌。雖然對于這種局面大家有所預料,但是如此大的下跌的幅度多少還是讓人有些震驚。
PitchBook最新資料顯示,今年截至第三季度,中國買家推動的北美并購交易總額為200億美元,僅為2016年高點(全年2985億美元)的6.7%。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今年全年将不及2016年10%。換句話說,2019年相比2016年跌幅将超過90%。
在過去兩年,此類交易總額停滞不前——2017年為1930億美元,去年1790億美元;與此同時,交易筆數大幅下滑——從2016年的696筆交易降至2017年的496筆,然後再到去年的274筆,今年截至第三季度隻有73筆。

美國公司和中國收購方之間幾乎已經停止了交易,至少目前是這樣。其中一些是受到了中美貿易戰的牽連,但是更多的可能與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有關。出于對國家安全的考慮,CFIUS已經叫停了數筆大額交易。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美國航空航天和半導體行業。現在,能源、運輸、醫療甚至金融服務公司都将面臨審查。一句話總結就是,受CFIUS監管審查的行業範圍非常廣泛。由于美國監管機構對并購交易的破壞,包括取消了一些已經完成的交易,現在無論是美國公司還是中國買家都非常清楚如果沒通過審查将面臨怎樣的結局。
目前我們尚不清楚中美貿易戰結束後這一并購市場是否會立即複蘇,到時候交易也許會有所增加,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被取消的并購交易中大多歸根結底是因為國家安全問題。
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
http://www.ctoutiao.com/243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