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納斯達克更改上市規則,限制中國小型公司IPO|全球快訊

納斯達克更改上市規則,限制中國小型公司IPO|全球快訊

據企業高管和投資銀行家透露,以及監管檔案顯示,納斯達克正在遏制中國小型公司的IPO,具體方式包括收緊限制和放慢對這些公司的IPO申請的審批速度。

此舉伴随着這樣一個現象:越來越多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小型公司的IPO募資大部分來自中國投資者,而不是美國投資者。

在美國上市後,大多數中國小型公司隻在公開市場上交易很少一部分股票,大多數股票掌握在少數内部人手中。這種低流動性導緻這些公司對許多大型機構投資者沒有吸引力,而這些機構投資者正是納斯達克想要迎合的對象。

例如,中國線上藥房1藥網(111 Inc)首席執行官劉峻嶺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1藥網去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募資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股票賣給了公司高管的熟人。

最近兩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中,“網紅孵化”公司如涵控股(Ruhnn Holding)、課後教育服務提供商樸新教育(Puxin)和寵物産品制造商多尼斯(Dogness)也出現類似情況,即購買股票的中國投資者多于美國投資者。如涵、樸新和多尼斯沒有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

更改上市規則

“自2018年年中以來,納斯達克對此類中國IPO帶來的市場低流動性和高波動性的擔憂就已經變得十分明顯。”美國希夫哈丁律師事務所(Schiff Hardin)亞洲業務主席Ralph De Martino表示,他為中國公司的IPO提供法律建議。

納斯達克在2018年10月首次提議更改上市規則,這些更改在上個月生效。新規提高了對一隻股票平均交易量的要求,并呼籲公司至少50%的股東每人至少在IPO中投資2500美元。

納斯達克發言人拒絕就上市規則變更對中國小型公司IPO的影響發表具體評論。

在中美貿易和技術争端日益更新之際,納斯達克對中國小型公司IPO的限制成為這種緊張局勢中的一個最新熱點。

上周五,美國股市上的中國公司股票大幅下跌,此前不久有報道稱白宮正在考慮讓中國公司從美國退市。上周六,美國财政部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目前沒考慮阻止中國公司赴美上市。

Refinitiv資料顯示,自2000年以來中國公司累計在美國股市融資700多億美元,其中包括電商巨頭阿裡巴巴、拼多多和京東,這些巨頭吸引來了美國大型股票市場投資者。然而,事實證明,很多小型中國公司并不受歡迎。

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不良記錄。Dealogic資料顯示,在過去18個月裡,募資額不超過2億美元的中國IPO的平均交易價格下跌38%,同等規模的美國公司僅下跌13.9%。

Dealogic資料還顯示,2018年約有19家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高于2017年的8家。

延長審批時間

據企業高管和投資銀行家透露,随着上市規則的改變,中國小型公司的IPO也經曆了更長時間的等待,同時受到了納斯達克的審查。

例如,生産和銷售保健品的幸福生物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王雪竹告訴路透社,為了獲得上市許可,他向納斯達克承諾其IPO募資至少有30%來自美國投資者。

中國高管和投資銀行家說,大多數尋求美國IPO的中國小型公司在美國沒有業務和品牌知名度。現在,在董事會中引入美國公民已經成為這些公司為獲得上市準許而采取的一個政策。

例如,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為了讓納斯達克準許其2019年8月的IPO,重慶豬肉加工商祥泰食品不得不在董事會中增加兩名美國人。對此,祥泰未回應置評請求。

據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另一家主要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在密切關注中國公司的上市,但是它尚未像納斯達克一樣更改上市規則。

本文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

http://www.ctoutiao.com/2337476.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