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靈活”導引1. 為什麼要關注靈活?2. Scrum 的 “3355”3. Scrum 架構

1. 為什麼要關注靈活?

1.1 響應市場的研發變革

  • 更快變化:市場、競争、資本、技術、社會
  • 順勢而為: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适應

靈活的起因是軟體行業的自我進化,是面對不斷加速的需求變更與技術複雜度雙重挑戰下的管理實踐,希望借助一些方法論上的變化,适應變化。時至今日,我們所處的環境的變化在不斷加速中,從市場、競争、資本、技術、社會等方方面面都在經曆着快速的演進。尤其是雲計算的普及應用,進一步加劇了變化的加速。一個業務從靈感到上市可能是倍速的提升,進而要求其他市場的參與者也同步加速應對。變化無法拒絕,隻有順勢而為,跟随變化,把握變化帶來的機遇。

1.2 靈活引發的采購變革

資金的來由:年度預算 vs 市場驅動

大部分企業的采購資金來自按年編制的年度預算,面對現在的環境,越來越多面臨預算編制難,調整周期長的内部挑戰,業務發展強烈需要由市場驅動來安排資金。

資金的使用:批量采購 vs 碎片化采購

根據年度預算,企業很容易實作批量采購,進而實作采購成本的降低,但受變化的影響,決策風險提升高,采購到位的産品不一定是業務當時需要的,造成資産閑置,最終的總體費用不一定低。碎片化采購模式導緻在單次采購時,企業缺少談判的話語權,采購單價難以控制,但由于按需采購,減少了資産閑置、過度采購的情況的發生。總體的費用也不一定低。

資金的決策:集中采購權 vs 下沉采購決策

按需付費導緻業務人員實質決定了費用的發生。之前采購源自層層的稽核,先稽核後花費,而采用雲計算模式後,業務一線人員的操作模式有可能會導緻業務的費用有重大的差别,他們是最了解采購需求的人,也是最有可能優化使用模式的人,但卻沒有采購權,導緻需求和決策分離,決策的品質和效率都面臨挑戰。業務呼籲下沉采購決策。

1.3 靈活 –DevOps 之基

“靈活”導引1. 為什麼要關注靈活?2. Scrum 的 “3355”3. Scrum 架構

DevOps 是這幾年運維崗位不斷讨論和探索的實踐。但業務的發展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靈活解決了産品研發環節的效率問題,進而引發借助持續釋出支援産品的持續銷售的可能,而持續部署又進一步将軟體的價值直接呈現在客戶面前,實作了需求到價值的加速流轉。而這一切的累計必然會面臨部門間的協作問題,在推進靈活、持續釋出、持續部署過程中就孕育着 DevOps 的推行和實踐。而且靈活、持續部署、DevOps 等彼此借鑒互相提升,邊界已經比較模糊。

1.4 靈活 – 不止于産品

靈活是一類方法論,不局限于産品研發、技術服務等傳統靈活适用場景。精益創業、MVP 等都是靈活思想在企業經營領域的探索。

2. Scrum 的 “3355”

靈活有很多種實踐,但目前流行度最高的是 Scrum,本文後續以 Scrum 為例介紹靈活具體是什麼。Scrum 核心可以簡化為 “3355”,即 3 個角色,3 個工件,5 個活動,5 個價值觀。具體可以參考 Scrum 指南。這些都可以了解為一些最佳實踐,而不是束縛你實踐的條條框框。在了解每項背後的初衷後,其具體落地實踐就可以因地制宜了。

“靈活”導引1. 為什麼要關注靈活?2. Scrum 的 “3355”3. Scrum 架構

3. Scrum 架構

“靈活”導引1. 為什麼要關注靈活?2. Scrum 的 “3355”3. Scrum 架構

Scrum 圍繞着 Sprint 沖刺展開,從需求的管理、版本規劃的制定,再到版本的開發,和傳統工作模式有一些差别。最核心的是對 Sprint 這個時間盒的了解和認同,以及由此産生的相關影響的接受和遵循。這裡面的核心 2 個因素,一是 Development Team 的形成,要求很高,需要很長時間的不斷打磨,另一個是能容納 Scrum 的組織氛圍或環境,允許 Scrum 團隊有一些不同。針對後者,很多實踐是對内靈活,對外用傳統項目管理的模式來封裝,進而實作夾縫中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