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沒有可能,讓使用者一直心心念念你的産品,就算離開了也會再回來呢?
根據《2019年上半年小程式行業發展白皮書》,微信小程式日活2.5億,服務商家8200家,覆寫行業200多個;支付寶小程式日活2.3億,小程式數量超過20萬;百度小程式月活1.8億,小程式數量超過10萬。
小程式定位于用完即走的場景,反過來,卻給商家留存使用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小程式超高的日活量為自己引流并成功轉化呢?引流過來的使用者又該用什麼辦法把他們留下來呢?

一、小程式強營運理念
一個小程式能提供給使用者的價值畢竟是有限的,無論早期的使用者活躍和忠誠度有多高,假如長期不能給使用者新的“刺激”,使用者的沉寂隻是遲早的事,這就要求小程式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營運團隊。
小程式的插件能力,使得商家可低成本進行多種營銷活動——拼團、砍價、秒殺、搶購……從使用者角度來看,無論優惠幅度大小,經常性的營銷活動都能有效提升複購率,也就減少了流失率。
二、商家搭建激勵體系
換個角度,提升使用者的離開成本,也能起到降低流失率的效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小程式内搭建使用者激勵體系——如利用積分商城,引導使用者通過簽到、消費、分享等各種行為擷取積分,進而兌現成獎勵。
同樣的道理,會員卡、預存有禮也能起到留存使用者的作用——通過贈予優質使用者會員卡,配合一定的權益,使得使用者離開即意味着放棄會員權益;而預存有禮,則是利用充X增X的方式将使用者利益綁定到小程式内,使使用者在餘額消耗殆盡之前難以離開。
三、利用公衆号引流
對于中小商家而言,同行競品太多,使用者很容易“跳槽”,而一旦小程式被淹沒在長長的清單中,這個時候留存機制做的再好,留存率也很難得到提升,而公衆号則可以從外部破除這一困局。
借助圖文推送,公衆号不僅能為小程式引流,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起到“消息推送”的作用,将營銷資訊傳達給使用者,進而得到召回使用者的機會,當然前提是公衆号能穩定産出優質且垂直的内容。
四、公司建立品牌聯系
相比打價格戰,滿足使用者差異化的需求并不用犧牲利潤,卻同樣能留住使用者,而這首先就需要找到使用者對品牌更深層次的需求,進而迎合使用者對品牌進行改造,使其産生認同感,以此産生差異化的優勢。而塑造品牌是長期積澱的結果,這就需要從使用者體驗角度出發,確定每一個環節都能與品牌定位保持一緻——營銷文案、産品品質、小程式界面、售後服務等,對于中小商家而言打造品牌的成本不可謂不高,但回報也是十分可觀的。
綜上所述,小程式作為典型的去中心化産品,缺少流量分發的管道,意味着引流和獲客都需要商家親力親為,維持一個較高的留存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産品的可用性是鈎子用法的硬核基礎之一,隻有足夠高的可用性,才能讓使用者能總想着你也才會産生最終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