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9雲栖大會上,發生了哪些大事?

9月25日,一年一度的雲栖大會,聚集了來自世界上幾十個國家的上千名科學家、CTO、企業家,以及對技術充滿熱情的超過6萬名從業者和愛好者。

“十年前,我們讨論的是雲計算和大資料的萌芽,五年前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時代,站在十年展望未來,整個社會都在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主論壇演講中說。

雲栖大會的十年,見證了中國數字經濟的大發展,更成為數字經濟未來的風向标,阿裡巴巴在數字經濟時代跟整個社會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立體豐富。

在數字化驅動和承載的新經濟和新社會當中,一切都在被重新定義。接下來,我們走進雲栖,看今天發生了哪些大事。

01//

阿裡第一顆晶片問世

平頭哥釋出AI晶片含光800

阿裡巴巴第一顆自研晶片正式問世,達摩院院長張建鋒現場展示了這款全球最強的AI晶片——含光800。

含光為上古三大神劍之一,該劍含而不露,光而不耀,正如含光800帶來的無形卻強勁的算力。在杭州城市大腦的業務測試中,1顆含光800的算力相當于10顆GPU。

在業界标準的ResNet-50測試中,含光800推理性能達到78563IPS,比目前業界最好的AI晶片性能高4倍;能效比500IPS/W,是第二名的3.3倍。

張建鋒說:“在全球晶片領域,阿裡巴巴是一個新人,玄鐵和含光800是平頭哥的萬裡長征第一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含光800性能的突破得益于軟硬體的協同創新:硬體層面采用自研晶片架構,通過推理加速等技術有效解決晶片性能瓶頸問題;軟體層面內建了達摩院先進算法,針對CNN及視覺類算法深度優化計算、存儲密度,可實作大網絡模型在一顆NPU上完成計算。

含光800已開始應用在阿裡巴巴内部核心業務中。根據雲栖大會的現場示範,在城市大腦中實時處理杭州主城區交通視訊,需要40顆傳統GPU,延時為300ms,使用含光800僅需4顆,延時降至150ms。拍立淘商品庫每天新增10億商品圖檔,使用傳統GPU算力識别需要1小時,使用含光800後可縮減至5分鐘。

含光800将通過阿裡雲對外輸出AI算力。基于含光800的AI雲服務當天正式上線,相比傳統GPU算力,成本效益提升100%。

過去半年,平頭哥先後釋出玄鐵910、無劍SoC平台。随着含光800的釋出,平頭哥端雲一體全棧産品系列初步成型,涵蓋處理器IP、一站式晶片設計平台和AI晶片,實作了晶片設計鍊路的全覆寫。

02//

阿裡雲三任總裁同台對話

十年傳承,步入技術無人區

阿裡雲三任總裁,王堅、胡曉明和張建鋒在2019杭州雲栖大會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對話。

從10年前堅定投入雲計算核心技術研發,到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到來,十年傳承的堅定投入,讓阿裡雲能夠持續探索科技未來,步入技術的無人區。

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回憶道,“10年前,我們為雲計算加上了一個定語,定義為以資料為中心的雲計算,為今天以資料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搭了一個橋,開了一條更遠的路。”

這是阿裡雲的起點,通過大規模計算作業系統飛天的建設,開創了中國雲時代,為數字經濟時代提供計算引擎。到現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的數百萬客戶在使用阿裡雲的雲計算、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服務,其中包括一半以上的中國上市公司和80%以上的科技公司。

過去10年間,雲計算已經在關鍵技術和應用規模上實作對傳統IT的全面超越,雲、大資料、AIoT和移動協同正在引領時代的發展。

“阿裡巴巴是一家技術公司,科技是未來,”阿裡巴巴集團CTO兼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今天所有的技術都是為了滿足一種需求。并不是說CEO一定要了解技術,但是他需要了解技術的趨勢和業務的變化。”

螞蟻金服集團總裁胡曉明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在西安的一個羊肉泡馍路邊攤,也能夠通過信用體系,獲得貸款。這背後就是資料計算在重構這個世界的信用體系。他認為,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一個通用技術,必須要去思考、去推動技術和資料的創新。

面向未來,雲計算、大資料、智聯網、移動協同将成為數字經濟的四大關鍵技術,阿裡雲的使命也從“飛天夢”走向更廣泛的數字經濟領域,支撐數字經濟的偉大程序成為阿裡雲的新使命和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03//

達摩院公布2周年成績單

40餘項世界第一

2年前,阿裡巴巴宣布成立達摩院,馬雲要求達摩院“活得要比阿裡巴巴長”、“服務全世界至少20億人口”、“必須面向未來、用科技解決未來的問題”,不少世界級科學家紛紛加入達摩院,潛心紮根基礎科學研究。

截至2019年9月,達摩院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累計發表近450多篇論文,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視覺計算等領域算法奪得40多項世界第一,已成為阿裡聚集科技人才和基礎技術研發的“技術基石”。

目前,達摩院内“高手如林”,擁有10多位IEEE FELLOW、3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超過一半的科學家擁有名校博士學曆。

達摩院今日對外公布了研究成果及進展。

作為一家面向未來的研究,達摩院同時還緻力于推動整個社會加強對于基礎科學研究發展的關注,先後舉辦了全球數學競賽和青橙獎,為青年一代科學家提供開放的資料資源和應用場景等全方位支援。

今天,第二屆達摩院青橙獎名單揭曉。10位青年科研學者經過層層篩選獲得了這一獎項,每人将獲得達摩院提供的100萬元人民币獎金和全方位的研發資源支援,此次獲獎者最年輕的科學家隻有28歲。

“在青年博士走上科研道路的初期給予支援,能激發他們的研發熱情與堅持紮根基礎科研的決心。阿裡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說,“借助青橙獎、我們希望更多人關注到青年科學家,他們是中國創新技術的未來”。

與其他科學獎項不同,除去現金獎勵外,達摩院會為青橙獎得主提供自由出入阿裡全球各地研發機構的權限,提供資料、場景、計算力在内的研發資源,配備專門的技術與工程團隊,幫助青年學者将科學想法轉化為現實。2018年首屆青橙獎的得主,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科技學院研究員張蘭在達摩院的提供的應用場景的幫助下,推動自己的科研成果——基于指紋的資料追溯大資料原型平台走出實驗室。

最後,用一張圖來總結一下2019雲栖大會都發生了哪些大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