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皮書首發:173位大資料決策者眼中的資料中台是長這樣的

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颠覆性創新正在加速,企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必須不斷加速數字化轉型才能生存和領先。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需要更為深入地了解客戶和市場,以資料洞察來驅動企業的行動,進而更好地擷取、服務以及留存客戶,實作業務增長。

而作為洞察經濟的核心引擎,資料中台顯得尤為關鍵。2019年6月Forrester咨詢公司對國内資料中台進行了研究,通路了173位大中型企業中對資料洞察實踐有了解和規劃、熟悉資料中台相關概念且使用資料中台相關産品的負責人。探索了資料在推動商業洞察、提升客戶體驗、深化數字化轉型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資料中台必備的能力,并且針對如何建構資料中台,從戰略、組織、技術和人才等次元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以下為Forrester首席分析師穆飛在“2019首屆數栖大會”上對于研究成果的精彩演講分享實錄,由數瀾科技整理,略有删減。資料中台白皮書下載下傳,可掃描下文海報中二維碼即可擷取。

客戶時代:讓資料民主化,驅動企業的每一個行動

Forrester的研究認為每經過幾十年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2010年開始我們進入客戶時代。

客戶時代,企業一定要轉型成為客戶癡迷型的企業,一切的行動、洞察和産品、服務都要基于客戶的需求存在。為了滿足這樣的目标,我們的資料應用也經曆了一系列的變遷:

• 從1970年開始,最早是管理資訊系統(譬如ERP系統),開始利用計算機幫助企業處理複雜的流程和業務;

• 資料越來越多,管理層需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就有了決策資訊系統,可把各個流程中的資料整合出來,成為一系列指導意見傳遞給管理層;

• 不僅管理層,底層員工也有資料需求,這時BI系統出現了,可以有政策組織、收集資料,幫助底層員工通過拖拉拽的方式把資料用起來;

• BI系統隻能處理到一些診斷性的資訊,對于預測性的資訊(譬如未來要發生什麼,做一些分析的時候),Analytics系統開始出現了;

• 随着資料越來越多,分布式的技術出現,2010年出現大資料技術,可處理PB級資料。BI+Analytics+大資料,整合起來大多面向某一個主題或者某一個單獨應用,為企業某一部分人提供服務,是以資料顯示大概隻有20%的資料用起來了;

• 客戶時代,需要成為客戶癡迷型的企業,一定要用到全量資料,讓資料真正民主化,讓資料真正驅動企業每一個行動,從2015年左右開始出現了“洞察系統”——以資料中台為支撐,可以讓資料真正用起來。

以資料中台為基礎的洞察系統位于企業應用的核心

傳統的企業有前台系統(互動系統SoE),需要通過它來和客戶産生互動,去服務、擷取客戶的資訊。我們也有傳統的背景系統(記錄系統SoR),包含傳統的管理資訊系統,可以把企業内部的資訊沉澱起來;在客戶時代我們還會依持續有政策的擷取資料(自動化系統SoA),因為在客戶時代,在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我們的連接配接人和物的資料越來越多,有自動化系統可以幫助企業持續擷取資料。

而位于最中間的位置就是洞察系統SoI,是以資料中台為支撐,能夠真正幫助企業從資料擷取洞察,能夠幫助企業把洞察直接轉化為行動,這是資料中台為支援的洞察系統主要發揮的作用。

資料中台能為洞察系統帶來巨大收益

有了洞察系統,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收益,并不是泛泛而談,而是有實際的資料來支撐。

企業擁抱了資料中台,可以催生洞察型業務,将給企業業務增長帶來強大的推進能力。總結分析全球範圍内比較有代表性、能夠做到以洞察為驅動的企業,對于較成熟已上市大型企業,年均增長率可達到27%,對于較靈活的初創公司更可達到40%的年均增長率,遠遠領先于全球平均GDP增速。

統計來看,全球8%企業進入洞察驅動較高階段,而57%的企業隻是在洞察驅動初級階段,由于沒有資料中台,無法達到全面洞察驅動。從增長速度來看,較進階别企業的業務增長能力可以是較低級别企業的1.8倍左右;對于響應客戶的需求、維持競争的優勢,也有2倍的差距。是以如果想在客戶時代持續保持領先,就一定要擁抱資料中台,形成資料洞察系統。

資料中台可以強有力地推動數字化轉型

Forrester展開調查研究,走訪國内173位大資料決策者,他們的級别大多都是在進階經理以上,是資料中台相關産品的規劃和使用負責人,接下來我将把他們對于資料中台的看法呈現給大家。

資料中台可以強有力地推動數字化轉型,從三個方面來看:

• 以客戶為中心,能夠全面用洞察驅動企業每一個行動。通過資料中台,對客戶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可更為精準觸達想要的客戶,營銷更為精細化;

• 在客戶時代,客戶需求千變萬化,企業一定要快,一定要不斷推陳出新,否則就會被淘汰,資料中台可以有效支援企業開展大規模的創新,在客戶時代取得持續的領先;

企業通過盤活的全量資料,建構堅實的競争壁壘。通過資料中台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持續競争優勢,比如你可以更了解客戶資源,可以獲得更高客戶的忠誠度。通過内外部資料的打通,更有效利用資料,資料會越來越多,資料資産增值,擷取競争優勢,我們走訪的客戶很多認為資料中台可以帶來這些價值。

資料中台應該具備多元核心能力

資料中台既然有這麼多的好處,資料中台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怎麼樣才算資料中台?

第一,資料整合和管理能力。資料在不同系統,企業要整合全量資料首先要彙聚資料;

第二,資料提煉和分析加工。資料就像石油,但石油很難直接應用,需要變成汽油、柴油、潤滑油才能應用;

第三,資料資産化服務。資料中台推動的洞察系統,需要全面推動企業的每一個動作,這時候要有全方位服務平台,把資料資産轉化為豐富多樣的資料服務;

第四,達到業務價值的變現。資料中台的建設并不隻是IT部門的事情,資料中台一定要全方位跟業務融合,才能為業務帶來價值,系統的建設才能夠持續往前走并取得成功。

具體展開來看:

• 在資料整合階段,需要資料中台整合企業内部多種來源的資料,有結構化、半結構化或者完全非結構化的各類資料,實作非常簡便的管理和內建營運。這一步最為關鍵的是要讓使用者能夠很友善找到資料,因為目前來看稍微大型一點的企業想要快速而精準地找到一個資料還是不容易的事情;

• 在提純加工階段,一定需要非常完善的标簽體系,而且該體系是面向業務的。也就是說如果純粹從IT人員角度來看資料,是缺少業務次元的,這時需要和業務部門一起,建構一個完善的标簽體系。同時需要智能的資料影射的方法,能加快原始資料資産化程序。當然這裡面很重要的是資料品質保障體系,尤其是對于AI應用,資料品質差之毫厘,結果也會謬以千裡。此外,在彙聚整合和提純加工,安全保障非常重要。

• 在資産服務化階段,需要提供簡便資料服務開發環境以及先進的資料分析等能力 。全量資料彙聚及資産化後,關鍵在于最大化服務企業,是以需要便捷的資料服務開發環境,不僅能讓資料工程師,甚至可以讓業務人員也可以開發出洞察驅動類的應用,這是最理想的狀态。同時資料可視化、AI服務以及資料分析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

• 在服務的業務化階段,這關系到我們強調的洞察系統,之前是前端、後端系統,中間為什麼要加一個洞察系統?因為這個系統最關鍵的作用是要把企業洞察轉化為行動。傳統企業會做各種報表、彙報郵件,最後到底帶來什麼特别有效的結果?它是有限的。是以一定要把通過中間的洞察系統(資料中台),打通資料驅動業務的通路,實作資料的價值變現。在此基礎之上,需要管理豐富的資料應用,并且針對場景做實際的應用擷取價值。

建設資料中台需要全面發力

根據Forrester的資料調研顯示,2018年有74%的企業要建資料湖,但實際上,至少有1/3的企業隻建成了資料的泥沼,資料沒有用起來,想從裡面取出有價值的資訊是非常困難的。

為什麼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因為資料中台是一種戰略選擇、組織形式,也是一套資料營運的機制,而非僅僅是工具和産品。是以推動資料中台的全面落地不僅需要技術作為強力的基礎保障,還離不開戰略級的通盤考量、組織架構的支援、以及優秀資料人才的供給保障。企業需要從多方面形成合力建設資料中台,依據本行業的業務特點,解決資料孤島、資料維護、資料價值利用低等沉疴痼疾,将資料變成可持續增值的資産, 幫助企業不斷深化轉型,傲立潮頭,基業長青。

如果隻是買了一個叫做“資料中台”的産品,而且隻是技術部門來主導這件事情,未來得到的結果一定失敗。

首先從戰略角度來看,企業一定要建設以資料為驅動的戰略。因為企業上下從業務部門到技術部門,從資料部門到業務開發部門,各部門一定要有一緻的願景,通過戰略可以實作資料驅動的願景,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可以看到有96%的企業也認識到,依靠自有能力不足以完成資料中台的建設過程,需要尋找合适的合作夥伴、共建和共赢。是以與資料中台相關的商業市場,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

從組織的角度來看,很多時候企業各部門都希望能夠拿資料,不希望給資料。是以需要有一個跨部門的組織,能夠確定資料能在各個組織間充分互通;

技術方面,資料中台一定要打通多方資料,一定要提供豐富的資料服務,打通前台和背景企業内部各個系統之間從資料到洞察到行動的能力。

最後是人才,也是非常關鍵的。據統計,全國大資料類人才需求量大概是180萬,但是目前隻有30萬,還有150萬的缺口。是以即便有合作夥伴,企業内部也一定要培養大資料相關人才。可以看到企業對資料治理體系、資料資産化、服務化的人才都是非常期待的。

更多資訊可以通路數瀾社群~

https://bbs.dtwave.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