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這個世界賦能,是我們技術人的使命

一個人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她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生活的使命。

——— 史蒂芬.茨威格 《人類群星閃耀時》

  使命是我們做事情的底層驅動力,清楚自己的使命并為之不斷前進,不斷得到力量,的确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我是程異丁,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計算機碩士學位,于同濟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學位。曾深耕于金融科技領域,畢業後多年從事證券算法交易平台的研發工作,以及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創業。後跨界加入時尚共享開創者衣二三任CTO。以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技術為依托,開創着全新的業務模式,建構了創新生活方式的會員電商平台,在時尚與科技融合的前沿不斷探索。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十年,從金融證券到時尚電商,從高并發服務架構到大資料及推薦算法,從業務和技術上來講都是跨度大次元多的。有句話講,在一條路走上遠了,不要忘記為何出發。

某個時候我向自己發出了靈魂拷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又要到哪裡去呢?

  我很清楚,我是一個對計算機技術有着無比熱情的人,畢業後一直在做技術相關的工作,樂此不疲。我的目标是什麼?我的使命又是什麼?有人說過,使命通常和喜歡做的事情有關系,但規模要宏大很多。

  很幸運,我找到了我的使命,一個技術人的使命,關鍵詞就是「賦能」。

通過技術的發展,為這個世界賦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如此宏大的使命,在日常的工作中是怎樣作為指導和目标呢?下面具體談談技術人在賦能業務、賦能組織、賦能技術這幾個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賦能業務

  實作對業務的賦能,技術人有兩個主要任務:打造新模式,以及實作能力革命,提升業務效率。

  在衣二三的實踐中,我們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實作了客戶和衣服的連接配接,以及倉配洗等各個線下環節的資源排程,将服裝租賃的場景成功的搬到了線上,這是通過技術打造的新業務模式。

在我們的履約側,通過對各個環節的流程模組化,我們把服裝的循環,清洗,倉儲及物流通過系統來管理,協調每一個具體的工作崗位,實作整體工作效率不斷提升。

  另外我們通過對商品和訂單的資料模組化和挖掘分析,有效識别了爆款服裝,優化了庫存效率以及反哺供應鍊,為合作夥伴提供了額外的價值。我們依然還在不斷地努力,不斷通過最新的智能技術,發掘業務流程中可以被改變和優化的環節,完善我們的系統能力。

  當然,我們不僅僅是賦能者,在一個更高的次元,我們也是被賦能者,享受着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紅利。我們所有的系統,包括伺服器,資料庫,以及網絡連接配接、大資料倉庫等,都是建築在阿裡雲提供的基礎設施之上的。阿裡雲以其技術實力,打造了一衆優秀的産品,讓客戶尤其是早期資源并不豐富的公司可以有一個非常簡單且高效的起跑,輕裝上陣,赢得業務的勝利。

  很難想象,如果一開始将大把的資源都投入到IT基礎設施建設上,那等到産品上線的時候可能市場都已經不複存在了。

賦能組織

  業務之外,公司的組織形式是公司戰略的直接展現,組織設計者需要保證組織有足夠的能力和效率,來落實戰略。

  關于組織架建構設,我非常認同阿裡巴巴CEO張勇在2015年所提出的大中台和小前台的方式,我認為産研團隊的結構,是最應該按照這個思路來設計的。

  傳統公司的産研是作為一個獨立子產品存在的,上遊為業務方。這個獨立組織承接來自不同業務方的需求,排定優先級,制定排期,然後進入開發。這種傳統結構的好處就是管理效率高,而且集中化的團隊對于所做出來的系統的整潔和可維護性是一個有效地保證,但壞處就是對于業務方的需求響應慢,而且出于産研角度的排期政策與業務方的實際需求優先級不一定能夠保持一緻,導緻業務效率下降。

  與之相對的,如果将産研團隊分散至各個業務單元,可以實作各自團隊的需求直接被響應,避免了集中化的排期,但這樣的組織結構所達成的響應效率,是各自為政導緻的系統複雜度,重複的功能子產品,以及相對備援的人員配置換來的。

  考慮到這些代價,分散小團隊的組織架構對業務總體的影響有時甚至是負面的,尤其是對于初創型公司,很多時候是沒有足夠的資源來以一定的備援程度換取快速的響應能力,每一個開發項目都是要仔細斟酌和計算投入産出比的。

  當然,世間萬事很少是非黑即白的,完全0和1分明應該是隻存在于計算機的世界裡面。大中台配合小前台的組織架構,正是在組織角度選取了0和1之間的方式,能夠在保證資源最大化利用為前提,以小前台的方式,最大程度為業務提供靈活性和快速反應的能力。

  這種組織能力,保證系統和産品的品質,以及公司資源的優化利用,是作為技術人的我們不斷需要追求和思考的。組織賦能,對我們的要求不僅僅是完成工作任務,還要站在更高的視角來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

賦能技術

  對技術賦能,不僅僅是我們使命所然,更是寫在我們基因裡面的底層邏輯。

  如今技術本身的發展是非常快的,和其他行業有所不同,技術人如果不能進跟技術的發展,就很容易被淘汰。原地踏步的人可能很快就會發現,不僅僅是行業主流應用你逐漸陌生,甚至連大家的思維方式都變得難以接受。

這種現實,就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每個人做到自我提升,有着不斷進步的欲望和追求,組織的能力和健壯性就會随之提升,對各種變化的适應能力也會變強。

  網際網路的發展,真正實作了連接配接的革命。人與人的連接配接,人與物的連接配接,物與物的連接配接,都由于網際網路的存在達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和廣闊。這樣的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是所有人協作的結果,所有的研究者和從業者,通過不斷的交流和碰撞,推動了技術的進步,打造着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裡我們早已經摒棄了閉門造車,技術人在不斷地對行業和社群進行着分享與回饋,同時也享受着新技術新應用帶來的紅利。賦能技術,也被技術賦能,大家能一起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相信通過技術人不斷的賦能與被賦能,和所有人一起,通過打造一個個成功的業務,一個個偉大的公司,最終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改變這個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