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劍分享“站在上帝視角看資料”,點燃企業大資料夢想與思潮

“2018年,在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概念的花式風口與泡沫之下,企業服務領域反以其針對B端企業的重實用性與寬“護城河”,正有條不紊的發展着。雲服務、企業OA、協同SaaS産品、大資料服務等各種兼具靈活性與實用性的産品層出不窮,企服産品的提效應用讓許多企業擺脫了冗雜的工作流程,提升了業務效率,湧現而出的商業機會則成為了新經濟突破口。”

在資料化時代,企業使用者如何用好大資料、賦能企業自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是以,數瀾科技CEO風劍在3月16日中國企業服務大會 - 西安站中,結合自身近10年的大資料從業經驗,提煉企業資料化方法論,向現場觀衆分享了一場關于《資料掘金,賦能企業級使用者》的主題演講,從上帝視角深入淺出看懂大資料,具體全文摘錄如下:

企業服務雖然近一兩年在國内增長特别快速,但跟國際發展比起來還是相差的較為遙遠。去年美國的企業服務市場占比60%以上,國内隻占7%,是以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空間巨大。

在大資料行業内,很多企業會通過搜集大量資料來做資料産品進而服務各個行業,導緻早期國内大資料公司都傾向于”拿”資料。近兩年雲服務企業高速發展之後,我認為在大資料領域更重要的事情變成了如何幫助企業把自身資料變成一種價值、一種未來,企業最重要的事應該是:把資料真正用起來。

一、大資料的未來不是時光機

在未來5年内,無論是面向企業還是政府,在大資料方向上都會有一個特别重要的契機:怎麼幫助政府和企業把自身的資料用起來?目前的時間節點就是最好的,因為隻有把自身資料用起來,才有可能把企業外部的資料用起來。

我們總結大資料領域有三大核心理論,第一條理論是資料的連接配接。在國内錯綜複雜的環境内,企業和政府的系統環境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大型企業少則十幾套系統,多則幾十套、上百套系統,不同的系統開發商提供的資料也是千奇百怪。是以資料的連接配接變得特别關鍵,例如一個政府裡有很多職能部門,部門之間的資料連接配接就變得很重要。我們認為這是讓資料産生價值的第一要點,誰擁有能把資料連接配接起來的能力,誰就有把資料能力最大化的可能。

在資料連接配接方法論的基礎上,我們推崇人、物、場景的連接配接。基于此,能夠讓大資料發揮價值的核心關鍵點在于:場景化,這也是數瀾第二條大資料核心理念。

比如今天大家在一起聊天,這是一個場景—“在一個時空次元上,聊企業服務、資料怎麼用。”因為有這個場景的存在,把我們所有的上司和同行連接配接起來,這個連接配接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的,也可能是人與物之間的,甚至是物與物之間的連接配接關系。

我們把這種連接配接方式稱之為“基于場景的連接配接”。在大資料領域還有一種誤區:提起大資料很多人會想到“時光機”,把過去成長的資訊用生動、形象、感性的詞語加可視化數字表達出來。制作時光機時,可以将所有機器記錄的資料拉出來,包括跟誰聊天、什麼時候發生交易等資料,再對時間序列資料抽取排列,這樣每一個人的行為就都刻畫在曆史時空的次元上,每個人雖然行為複雜但同時也可視清晰,這種資料應用就叫做時光機。

但大資料的未來不是時光機,時光機是傳統IT方式的延伸,它隻是對過去事物的描述,并不算真正的大資料。我們認為真正的大資料應該是“時光倒流”,讓我們可以經過很多年後回到過去的某一場景來推演預測,或規劃未來。這種理論特别神奇,舉例來說:若幹年後回顧今天,如果來參會的企業中沒有數瀾科技,那對數瀾科技的發展會有怎麼樣的影響?這種思維方式叫時光倒流,在公檢法領域中可廣泛應用“時光倒流”理論,尤其根據線索破案。例如找不到案件突破口而陷入迷茫時,可以通過時光倒流技術不斷的把角色做替換、把時空做替換,不斷的疊代;把時間、地點移動推導發展的時間序,當這個時間序不能夠延續下去的時候,我們認為這就是案件最佳可疑點。

其他大量場景也都可以借用“時光倒流”理論,将過往發生記錄過的所有資訊全面連接配接起來,去假設你的未來。

這種連接配接方式很奇怪,是舊時空次元上的連接配接,也許是你和你的同僚、你的朋友、你的兄弟,也許是某一件事物或者某一個場所,我們認為這種方式使連接配接産生巨大價值。

二、違背了不确定性,大資料的價值就永遠歸于零

第三條理論是:資料最大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大家都喜歡假設我的資料特别有價值,經常會用來做資料分析或者預測,但不管什麼樣的模型和技術,如果違背了不确定性,它的價值就永遠歸于零。

舉一個例子,很多人會把雙色球的資料存下來做預測。然而雙色球每一期開獎完全随機,過往價值永遠是零。我們仍然有很多資料同行會對雙色球資料做分析和預測,比如1号球在過去的三十二年從沒有出現過,那麼它再出現的可能性極高或極低?聽起來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不作弊,那1号球永遠隻有三十二分之一出現的幾率,這是機率論的基本法則。如果說已經确定了發生機率的事件,就不需要用大資料去做了。它違背了不确定性的方法論,大資料一定是不确定的。

再比如業界很火的量化投資,我也曾經做過相關模型分析,發現量化投資是一個僞命題,因為這個場景内有一個基礎前提:資金總量不變,量化模型形成産品面向社會公衆的時候就變成一種坑人模式,誰吃虧,誰來賺,量化投資模型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資金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所有股票有漲自然有跌。

什麼樣的場景是有價值的呢?就是不确定性的場景。比如流行顔色的預測,是全社會貢獻的資料,一個人不能左右潮流,當很多人慢慢喜歡這種顔色的時候就變成了趨勢。我們人類也許不知道,但資料能夠實時知道增長的速度,在2019年哪種T恤是流行的。

是以不确定性的場景才有大資料解的價值。

三、大資料的上帝理論

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即很多人覺得做資料産品必須以某一個角色去了解研究資料,這就違背了“大資料的上帝視角理論”。無論政府還是企業,資料永遠會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問題。很多人會陷入自身的角色中看問題,做産品覺得自己必須替入某一個角色去研究而抽象不出。處理商務、客服問題都可以設身處地,但是處理資料不可以,因為資料是至上的,不要用你局限的眼光去左右資料的走向。當你把自己變成某一個角色的時候,你已經不知道全局的走向是什麼所有角色的想法是什麼了。幾個人在前面走着,我永遠不知道後面這個人對我有沒有威脅,但如果站在上帝的視角去看資料的蛛絲馬迹,就會知道這個人有嫌疑,嫌疑度有多少。做大資料應用的時候,天生就是上帝視角,資料産品絕對不能站在某一個視角看全局,這樣出來的産品就會片面和糟糕。

是以數瀾在做資料産品的時候都會遵循上帝理論,從全局看一個點,看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可以看未來趨勢。但是你不能站在某一個角度看我,要站在上帝的視角,大資料賦予了你能從上帝視角檢視問題的能力和高度。是以要解不确定性場景問題需要非常多的”東西”來支撐,這樣的”東西”也許業界目前還沒有,但是我們正在努力嘗試,數瀾在做大資料解決方案的時候會認真觀察什麼樣的場景下,什麼樣的方法适用于什麼樣的企業。同時也會自我告誡自我冷靜,另一面的世界我們并不清晰了解,這樣的場景不能碰,資料無能為力。

前不久我們為某城市做了一個基于大資料分析挖掘固定資産異動原因的項目:城市固定資産為什麼會異動?異動的原因有哪些?異動的區間在哪裡?什麼時候會反彈?政府決策者特别希望利用資料找到答案(大資料上帝視角),不能一直異動,否則企業怎麼辦?老百姓怎麼辦?政府怎麼辦?數瀾用大資料技術連接配接固定資産資訊、投資記錄等各方面資料,研究分析後告訴政府區間在哪裡,原因在哪裡,在已知為何異動後,應該采取什麼樣的對策,可以極大的縮短異動區間,預測反彈節點。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我們不确定而提出的,因為不确定,是以我們用資料做相應的支撐。

四、資料業務化和資料資産化是巨大的機會

資料本身的價值。很多人喜歡講資料價值多喜歡講場景化應用/資料産品。但資料的産生、加工、應用等每一個環節的價值都是巨大的,隻有把資料生命周期各階段都研究透徹,我們在做資料産品的時候才會變得得心應手。數瀾的數栖平台一直圍繞這三大方法論做相應研發和演進。我們有一家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是國内知名的B2B原材料采購平台,他們有非常強烈的訴求,希望能解決原材料采購之間的上下遊信任問題,依靠平台本身的能力,怎麼做到上遊是可靠的,下遊又有哪些?數瀾通過資料的整合,把他的上、下遊企業串聯之後通過關系網絡+信用風控推薦值得信任的合作企業,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政府和企業做資料的切入點也非常重要,方向一定是從内往外的。過往傳統的從外向内式的服務方式也許不到三年就會慢慢被淘汰。

對于政府和企業來說,目前有兩個階段存在巨大的機會,分别是政企資料資産化和政企資料業務化。

【現場問答整理】

問:我們都知道和發達國家的企業服務領域相比,中國的企業服務發展是多個領域同步前進,那麼日後的發展會怎樣?

答:今天中國90%的初創企業基本都在做To C,因為To C太容易成長為獨角獸了,相比之下,國内To B的市場剛剛起步。

數瀾成立的時候有特别大的夢想,要在企業大資料領域搶一個位置。To C做到最後都要站隊,誰有流量誰就勝出,但是To B不一樣,即使是親兄弟,如果你的産品不能為企業帶來價值,那它也絕對不會用。因為不好的産品會給企業效率帶來影響,是以To B特别現實,你的産品能給我帶來價值,我就使用你的産品,這種價值就會帶來很強的黏性。

數瀾科技本身成長特别快,2016年6月份成立,到現在完成了多輪融資,投資我們的機構都是國際頂級的VC。但數瀾哪怕到今天都還是處于剛剛會爬的階段,我們每次跟客戶講,我們是初創的企業,希望公司先花5年時間活下來,活下來就有機會。再花5到10年的時間在這個領域建立自己的行業壁壘和标杆,這是數瀾的整體的計劃,當然還有我們自己的大夢想。

問:大資料仍然是今年的大風口,一些大的公司擁有海量的資料,也有更加豐富的大資料處理經驗,以及足夠有說服力的産品,如果這些企業進入的話,對于數瀾科技會有多大影響呢?

答:第一點,很多場景下,對企業自身來說,對外面的資料訴求遠遠沒有大家想象那麼大。尤其是傳統型企業,比如原料采購、生産制造、過程控制、品質檢驗等全流程走下來,對外面的資料沒有太多訴求,把自己的資料用好就已經很有價值了,BAT資料的價值雖然是巨大的,但目前對我們的壓力沒有那麼大。我們從服務傳統企業開始,一個傳統企業動辄上百億、上千億的成本預算,如果能夠幫助他們提升一點點效率,那提升效率節省下來的錢就足夠支付你的服務。我有句話叫“走自己的路,看都不要看别人”,我們不要看别人,我們不想看别人,當你看别人的時候就會覺得壓力特别巨大,當你發現别人錢比你多,技術比你好,什麼都比你強的時候,你會徹底崩潰,目前我們發現競争沒有那麼大。

第二點,我們在平台方面,走自己堅定不移的那條路,技術方面的創新是所有進步的根源和核心動力。數瀾對平台的投入特别巨大,數栖平台的打造搭建前後花了18個月的時間,公司基本全部技術力量都投入到了平台建設中。很多人覺得創業公司做平台一定會死,我跟他們說那也不一定。是以這裡面取決于我們自己想要什麼、值得舍去什麼。我們願意直面競争,不打價格戰,在幾次招投标終輪PK的時候,我們都沒有在價格上做妥協,輸就輸,但要堅守自己該有的信念和原則。

當然第二點指的并不是說一定要走差異化路線,而是要明白和堅定不移的走自己認定的那條路。因為企業服務太廣泛了,就像BAT服務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企業服務也有自己的各條路可以走。我喜歡講一句話:一個甯波市年産值過億的企業客戶就有幾千家,如果我們利用大資料為客戶創造足夠多的價值,客單價可以做到幾百萬,而這種公司将傳統領域結合大資料轉型賦能可以做的特别好,市場也足夠大,我們應運推出,這個時機剛剛好。

行走在創業路上,越往前走路就越來越多了,這就是一個過程。在這條路上不要忘記原本的初心,這條路的起點、沿途所見的風景和想要的夢想,一個都不要忘記。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在把自己和他人對比的過程中,可能會喪失自己原來的想法,這讓人了解但同時也非常可惜,堅持做自己是最重要的。

以上内容為風劍現場演講實錄,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并持續的關注我們!

關于數瀾科技

數瀾科技是一家專注于企業資料資産化及應用增值的專業大資料服務公司,緻力于将領先的大資料理念和實踐經驗傳遞給各領域企業和政府客戶,幫助企業和政府将資料轉化成生産資料,并借助雲計算和算法賦能,最終實作企業生産力和政府治理能力的快速提升。自2016年6月成立至今,數瀾團隊踐行大資料“連接配接”、“不确定性”和“場景化”的三大核心理念,目前已為近超過1000家企業和政府使用者提供大資料相關服務,旗下核心産品數栖平台作為國内領先的一站式大資料資産化及應用平台,助力地産、零售、政企、金融、汽車等多領域客戶取得卓越的資料業務效果。秉承着“緻力于企業資料資産化及應用增值”,共建大資料生态服務的願景,數瀾科技将堅持與各資料消費方、資料開發方和資料提供方等專業生态夥伴共同攜手,共迎大資料應用的美好未來。

關于風劍

甘雲鋒(風劍),中國國籍,數瀾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曾在華為、金蝶、阿裡巴巴擔任過資料架構師、資料科學家、資料業務負責人等職位。2012年即開始負責建立阿裡集團最核心的資料互聯技術(ID-MAPPING)、資料資産體系(TCIF)、資料價值營銷系統(DMP)、城市智慧大腦(AI項目)等;沉澱國際領先的大資料思想及前沿技術研究,奠定大資料應用建設的基礎理論構架,并在此基礎上建構了國内首個較為系統全面的大資料應用平台; 2015年即作為國内首批将大資料理念思想及大資料技術能力靈活應用到各專業領域特别是傳統行業的大資料應用實踐者,獲得超過20多個行業領域客戶及資本市場的認可和青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