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失去三大優勢,警告用非對稱手段施壓,國運衰落刹不住車了?

作者:尖峰熱評

這幾年來,美國為了打壓我國,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可謂是手段盡出,然而結果卻南轅北轍。

根據美國智庫自己的研究,全力打壓我國幾年以後,美國不但沒能穩住自己的世界地位,反而在國際競争中,逐漸失去了三大控制優勢,要輸的機率更大了。

為此,它們還警告稱如果繼續這麼下去,那麼美國就要使用非對稱手段,來向世界施壓,維護自己的霸權了。

這就挺令人好奇的,美智庫為何說自己在失去三大控制優勢?其所謂的“非對稱手段施壓”,指的是什麼手段?

美國失去三大優勢,警告用非對稱手段施壓,國運衰落刹不住車了?

所謂三大“控制優勢”,其實是美國全球霸權的三個支柱

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美國智庫所謂的三大控制優勢是什麼?

按照美國布魯斯金學會釋出的報告,美國之是以能夠在冷戰結束以後,掌握世界霸權,是因為擁有三大控制優勢,它們分别是科技層面的絕對控制,全球分工層面的絕對控制,以及價值觀層面的絕對優勢。

這三大優勢,是美國得以稱霸全球,控制世界的最根本原因。其中科技層面的絕對控制優勢,比較容易了解,就是說美國掌握着全球大部分先進技術的知識産權,其它國家或許在某一項技術領域,刻意超越美國,但整體來看,跟美國的差距還很大。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美國掌握着領先全球的科技,就等于生産力領先全球,這是其能夠稱霸全球的經濟基礎。

第二大控制優勢,也就是所謂的全球分工層面的絕對優勢,指的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之中,美國掌握着資本和技術,是以可以輕易地把産業轉移到一個國家,也可以輕易的轉移出去。

美國失去三大優勢,警告用非對稱手段施壓,國運衰落刹不住車了?

最典型的比如8、90年代的日本,因為經濟發展太快,威脅到美國的地位了,于是被美國利用資本和技術,重新調整全球産業分工,把大量制造業遷移到南韓,中國,東南亞。

此舉直接讓日本經濟停滞30年,至今還在原地徘徊。這也是美國實作自己全球霸權的一個重要支柱。

美國智庫總結出來的第三大控制優勢,是指美國價值觀,在全球範圍内的影響力。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所謂的“美式民主自由”,能不能稱為真正的普世價值。

過去的30年裡,由于蘇聯解體,美國一家獨大,其文化和價值觀,也作為一種強勢文化,在全球範圍内迅速蔓延,從東歐到中東,東亞到南美,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受到美國文化入侵的影響。

這種影響讓美國可以輕而易舉的在其它國家和地區施加政治影響力,策劃顔色革命,制造混亂,進而拖垮該國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拉伯之春”。

美國失去三大優勢,警告用非對稱手段施壓,國運衰落刹不住車了?

2010年前後,美西方在阿拉伯世界掀起顔色革命的高潮,号稱是把“自由民主”的“春風”,吹到了中東。結果10年過去,阿拉伯之春變成了阿拉伯之冬。

美國卻借此機會,在中東收割利益,維護了自己的霸權。是以說,這種價值觀層面的控制又是,也是美國霸權的另一大支柱。

搞清楚了美國智庫所謂的三大控制優勢是什麼,另一個問題也就随之而來,為何這三大控制優勢,現在都在逐漸失去呢?

中國崛起重塑世界格局

按照美國霸權的固有邏輯,支撐起霸權的三大控制優勢逐漸消失,簡直是一個悖論。

因為隻要美國還是世界霸主,那麼就可以利用這三大優勢,打壓其它國家的發展。而利用了這三大優勢,把其他國家打壓下去了,那麼美國霸權自然不會被動搖,三大控制優勢,也不會失去。

這是一個互為因果的内部邏輯,在過往的幾十年裡,美國人正是利用這個邏輯閉環,打壓其它國家,維持自己的霸權的。

那麼為何這些年來,美國所謂的“三大控制優勢”,逐漸消失了呢?

這當然是因為全球格局之中,出現了一個變數。這個變數,就是中國。

從絕對領先的科技控制優勢來講,美國人得以長時間保持領先優勢,一方面是因為先發優勢,就是起步的比别人早。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美國對全球人才的“虹吸”效應。作為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社會奉行強者通吃,弱者一無所有的規則。這對于底層的普通人民來說,當然不是好事,因為普通人競争力低。

美國失去三大優勢,警告用非對稱手段施壓,國運衰落刹不住車了?

但對于進階技術人才來說,卻恰恰相反。美國高度強調自由的社會氛圍,對于人類社會中的強者,是很友好的。科學家們,就是強者。

是以大量其它國家的技術人才,被美國優渥的報酬所吸引,移民到美國,進而使美國保持了自己的技術領先優勢。

但這種現象遇到中國人的時候,發生變化了。傳統的儒家思想和價值觀,讓中國人對家國的眷念,非常濃重。是以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在美國學到技術之後,甯肯放棄美國優渥的生活,也要回到祖國。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人追求個人利益,不肯回國的。但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留在美國的那些人,影響不了大局。這就導緻建國以後的這70年裡,我國在人才方面,面臨的局勢遠比其它國家要好,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國的絕對技術優勢。

第二,從全球分工的角度來看,以往美國掌握着資本和技術,是以可以任意用這些技術和資本,改變全球技術分工,進而扶持或者打壓一個國家的經濟。

但是當這種分工面對中國的時候,情況也發生變化了。不同于日本,南韓這樣的小國,中國人口多,市場大,而且在全球所有民族之中,中華民族也是最勤勞的民族。

美國失去三大優勢,警告用非對稱手段施壓,國運衰落刹不住車了?

這就導緻,當低端的制造業,轉移到中國之後,迅速的開花落地,形成遠超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競争力。等美國人意識過來的時候,才發現已經轉移不出去了。

因為美國操縱全球市場分工的能力,來自于資本。資本是逐利的。中國人以自己的勞動力素質,規模效應等優勢,讓這些資本發現,把産業從中國轉移到其它國家,都是吃虧的。

另一方面,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太大,又傳統的愛存錢,哪怕隻是從低端制造業上賺取微薄的利潤,彙集起來的時候,也足以集中力量突破技術封鎖,進而自發的讓産業鍊由低端向中高端發展。

這麼一來,美國人主導全球産業分工的手段,就失效了。這個所謂的控制優勢,也開始消失。

第三,從價值觀的層面來看。冷戰結束以後,因為拖垮了蘇聯的緣故,美國人對自己的“自由民主”的價值觀,是很有信心的,堅信總有一天,中國也會被它們同化。

結果30年過去了,中國不但沒有被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同化,反而開始反“公知”了,這些“公知”就是美國價值觀的喉舌,這說明想要對中國價值觀入侵,也宣告失敗了。

至此,科技上的控制優勢,産業分工上的控制優勢,價值觀上的控制優勢,在面對中國的時候,都宣告失敗。

前面咱們說過了,美國靠這三大優勢,維持自己世界霸權的邏輯,是互為因果的,現在這三大控制優勢都被打破了,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自然就被動搖了。

美國失去三大優勢,警告用非對稱手段施壓,國運衰落刹不住車了?

美國智庫警告說,要用非對稱手段施壓,本質上就是因為正常的手段已經失效了。

這就帶來另一個問題,所謂的非堆成手段,究竟是什麼呢?

所謂非對稱手段施壓,就是抛棄規則,不擇手段

弄清楚了美國所謂三大控制優勢是什麼,以及這三大控制優勢,是怎麼失去的。接下來我們再聊所謂的“非對稱手段”施壓。

顧名思義,所謂“非對稱手段”,就是我有而你沒有的手段。那麼什麼東西是美國有,而我們不具備的呢?

其實很簡單,比如以國家安全的名義,限制歐洲企業,向我國出售光刻機,就是美國有,而我們沒有的,因為高科技的技術儲備上來說,這些年我們雖然有所發展,但還是比不上美國。

再比如利用所謂的“人權問題”,在輿論上抹黑我國。也可以算是美國由,而我們沒有的。

這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朋友,而是過去幾十年間,美國利用自己的經濟政治優勢,輸出強勢文化,讓很多國家都被“美式民主自由”洗腦。而我國的文化對外影響力,沒有美國那麼廣泛。

美國失去三大優勢,警告用非對稱手段施壓,國運衰落刹不住車了?

由此觀之,其實所謂的“非對稱手段”施壓,美國人早就再用了,那麼這種施壓手段,真的能改變美國霸權搖落的結局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幾年以來,美國國際上司力的降低,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從邏輯上來說的話,所謂的“非對稱手段”,其實就是抛棄規則,不擇手段的打壓其它國家。這種施壓方式,短期内自然是能見到一定效果的,但是從長期來看,對美國的弊端遠遠大于利益。

道理很簡單,眼下全球的規則,很大程度上是美國主導建立的,他們在過去相對守秩序,不是因為他們愛守秩序,而是因為隻有這麼做了,對美國才最有利。

現在為了打壓我國發展,自己打破對自己有利的規則,從長遠來看,當然是不利于美國的。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打壓中國晶片産業。短期來看,這的确能夠遲滞我國晶片技術的發展,但正如歐洲媒體所說的那樣,從長期來看,這就是逼着我國越發的獨立自主,擺脫對美國晶片技術的依賴。

更重要的是,這種粗糙的制裁手段,必然導緻逆全球化的發展。美國能有今天的經濟基礎,全靠了經濟全球化的東風。如果沒辦法讓資本在全球自由流動,沒辦法借助全球化收割其它國家,美國憑什麼比其它國家更富更發達?

美國失去三大優勢,警告用非對稱手段施壓,國運衰落刹不住車了?

是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打破經濟全球化之下,資本和技術自由流動這個規則,對于美國來說,等于自己挖自己的牆角。作為眼下國際秩序的最大得益者,任何破壞規則的行動,都是給美國自己挖坑。

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的“非對稱施壓”手段,并不能阻止美國的衰落,反而有可能加速這個過程。

結語

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有時候就像是一場耗時持久的戰争。

從單一的某一場戰役來看,可能會受到戰術,兵法的影響,逆轉勝敗。但站在更長期,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決定勝負的,永遠是兩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而綜合實力這東西,是需要一點一點累積,踏踏實實發展增長起來的。想靠着某些出格的手段,就赢得大國競争的勝利,那純粹是癡人說夢。

反過來說,一個癡迷于施壓“手段”,而不提綜合實力的國家,恰恰說明,它在綜合實力上,已經占不到優勢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