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走進區塊鍊-認識區塊鍊

區塊鍊是當下非常火爆的一個概念,因為比特币而被挖掘研究。區塊鍊與其說是新興技術,不如說是新的理念、新的概念,是對目前中心化系統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是經濟模式的創新。

那麼什麼是區塊鍊呢?概括來講區塊鍊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合約機制、共識機制、激勵機制、加密機制、塊鍊式存儲結構等計算機技術。

1走進區塊鍊-認識區塊鍊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區塊鍊是怎樣将這些技術結合并應用的。

分布式組網機制:區塊鍊網絡是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節點組成,這裡的節點可以了解為接入區塊鍊網絡的計算機。在整個網絡中不存在中心化伺服器,這些節點之間具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區塊鍊網絡中産生的資料,每一個節點都會有完整的記錄。當某一節點失效,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運作。這種組網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被攻擊的可能,這裡有個51%原則,也就是隻有控制了全網一半以上的節點,才有可能控制整個網絡。這對于作惡成本來說是高昂的,進而也保證了區塊鍊網絡的安全和穩定運作。

合約機制:區塊鍊網絡中由于不存在中心機構,是以節點間的互動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種規則賦予了區塊鍊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我們把這種規則叫做智能合約,正是有了智能合約,區塊鍊才在各行各業有了廣泛的應用。例如一筆交易,我們可以定義交易合約,如a向b發起轉賬,隻要a的餘額滿足轉賬條件,即可觸發執行合約。或者财産繼承,我們可以定義财産繼承合約,可以将資産記錄到區塊鍊上,如果發生繼承請求後,子女a可以獲得40%财産,子女b可以獲得60%财産,當條件成立時,子女a和子女b即可獲得相應的财産所得,中間不需要複雜的操作流程。智能合約給予我們很多的想象空間,需要我們在實際應用中去探索去發掘。

共識機制:由于在區塊鍊中沒有中心機構背書,是以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使所有節點意見達成一緻,基于此而引入了共識機制,比較常見的共識有POW、POS、DPOS、PBFT等等。共識的過程是對結果達成一緻的過程,基本的處理方式是在區塊鍊網絡找出一個記賬節點,将資訊記錄,并分發給其他節點,當資訊确認無誤後,整個網絡中的節點都會記錄下這條記錄,此時這個資訊即被确認,這裡的資訊可以是一筆交易、一個規則、一條資料等,概括的說就是想要放到區塊鍊上的任何資訊。共識的結果是全網确認的結果,無論是對的或是錯的都是一種共識。

激勵機制:激勵機制不是所有區塊鍊都具有的功能,有些聯盟鍊或者私有鍊就不包含激勵機制。但是激勵機制在區跨鍊中也是比較重要的存在,有了激勵才能促使區塊鍊網絡中的節點共同維護網絡環境,反過來為了擷取激勵,節點才會更有動力,更好的為區塊鍊網絡服務。激勵的産物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TOKEN,比特币就是激勵産生的結果。

加密機制:加密機制在區塊鍊中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是保護使用者隐私,二是保證資料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區塊鍊中使用者的身份是一串加密後的位址,在進行資訊互動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形如“0x60cda5fe1ff842c6b452d0aad0169b93ccb0610f”這樣的位址,并不能知道使用者的真實身份。資料的傳輸采用密碼學原理,通過密鑰的加密解密來保證資料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

塊鍊式存儲結構:塊鍊式存儲結構是區塊鍊比較有特色的存儲方式,在區塊鍊中把一段時間内産生的資料打包成一個資料塊,使用hash作為塊的辨別,并加蓋時間戳,後續區塊會把上一區塊的hash最為本區塊的父區塊,這樣便形成了帶有時間順序的塊鍊式資料結構。資料塊可以了解為含有多條資料記錄的集合,可以是一條記錄也可以是多條。這種資料結構可以查詢到某一資料的全部來源。例如比特币的賬戶餘額并不是一個固定存儲的最終結果值,而是通過查詢對應賬戶的每一筆交易結果計算得來的。

總結,區塊鍊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但是區塊鍊還有很多需要完善和研究的地方,我們期待會有更多更優秀的區塊鍊項目出現。

繼續閱讀